- 吃的藝術:崔玉濤醫生的健康飲食指南
- 崔玉濤
- 1547字
- 2025-03-19 16:15:21
5.寶寶便血,會不會是母乳過敏?
近年來,家長們越來越多地談論“過敏”。確實,相對于三十幾年前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來講,過敏的孩子越來越多,這與生產方式、喂養方式、養育環境等有關。如果孩子出現消化道、呼吸道、皮膚等方面的問題,也需要考慮過敏的可能性,但一定要遵醫囑治療,不能擅自下結論,盲目禁食,而母乳過敏的結論更不能隨意就下,以免影響孩子的營養攝入,徒增媽媽的養育負擔。
寶寶的基本情況
年齡:5個月 喂養方式:母乳喂養
睡眠:晚9點到早6點,夜奶1次
排便:大便稀,便血,脹氣 訴求:大便帶血,懷疑過敏
說起這個孩子的喂養情況,媽媽長嘆一口氣:“崔大夫,我可太難了。自打懷孕起,我就堅定了母乳喂養的決心,孩子一出生就吃上母乳了。一開始還好,后面大便變得比較稀,還總是脹氣。這我倒是沒太放在心上,但3個月的時候,突然有一天發現孩子大便里邊有血,這把我嚇壞了。便血不就說明過敏了嗎,我就開始忌口,雞蛋、花生、海鮮、牛奶都不敢吃了。關鍵都忌口一個多月了,大便稀、脹氣、便血的情況也沒怎么改善,您說這是怎么回事呢?”
我向媽媽解釋,母乳中富含的人乳低聚糖被腸道中的益生菌敗解后會產生氣體和水分,所以母乳寶寶大便偏稀、排氣較多是很正常的。
“除了大便稀、脹氣、便血,寶寶還有其他癥狀嗎?”我問媽媽。
“沒有。”媽媽回答,“我看過您的書,里面提到,過敏還可能有濕疹、嘔吐等表現,所以他這個到底是不是過敏啊?”
診斷食物過敏,可以采用“回避+激發”試驗。媽媽在懷疑寶寶對自己吃過的食物過敏后,就停止食用了雞蛋、海鮮、花生、牛奶等可疑食物,實際上就是進行了“回避試驗”,寶寶大便偏稀的癥狀仍未緩解,回避試驗并未證實寶寶是母乳過敏,就說明對這些食物不過敏。
看診過程中,我接觸過不少這種案例,孩子一出現濕疹、腹瀉、便血等癥狀,家長就很緊張,認為是過敏了,于是開始全面忌口。其實,出現這些癥狀和食物過敏不能混為一談,食物過敏有可能會引發濕疹、腹瀉等癥狀,但不能說濕疹、腹瀉就一定是過敏造成的。
回到這個案例,寶寶對媽媽吃的食物并不一定過敏,那么媽媽就不需要忌口,均衡飲食即可。
“不是對我吃的食物過敏,那就是對母乳過敏?”媽媽一臉疑惑,“不然怎么會便血呢?”
“您說的便血是指大量出血,還是大便表面有血絲或者血點?”我問。
“量不大,就在大便表面,您這么一說,好像是有點兒血絲。”媽媽說。
“那是大便帶血,不是便血!”我跟媽媽說。臨床上寶寶對母乳過敏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因為千百年來,人類就是靠著母乳不斷地繁衍生息。寶寶大便帶血,很可能是肛裂造成的。
說到這兒,就該查體了。我用手輕輕扒開寶寶的肛門,拿手電筒照著,看到寶寶的肛門處有很明顯的小裂口,還滲著小血點,于是照下了照片。媽媽看了照片:“原來是這樣。真沒想到,小寶寶也會肛裂。這樣的話,就不用停母乳了吧?”
肛裂的原因在于,寶寶排便時,肚子里面有氣、大便又稀,會帶有一定的沖力,時間久了,這個沖力就會撐破肛周皮膚,出現小裂口,也就是肛裂,從而導致大便帶血絲或血點。這種情況并不是對母乳過敏引起的,自然也不需要停止母乳喂養。回家后,可以用黃連素水熱敷的方式護理肛裂處,以防局部感染。寶寶5個月,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以加輔食了,肛裂的情況也會慢慢好轉。
崔醫生提醒:
吃母乳的寶寶大便偏稀,這是正常的。大便表面帶血絲或血點,很有可能是肛裂造成的。如果家長擔心,可以請醫生幫忙判斷,不要輕易忌口,更不要輕易自我診斷“母乳過敏”。
想了解更多相關知識,請查閱第二部分的:
第一章?|?1.?母乳,新生寶寶最理想的食物
第一章?|?7.?母乳喂養期間,媽媽的飲食有講究
第一章?|?8.?母乳不夠吃,試試這些追奶方法
第一章?|?13.?母乳寶寶出現過敏癥狀,未必要告別母乳
第一章?|?15.?母乳確實越來越稀,但營養未必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