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緒的奧秘:曾仕強告訴你不生氣的活法(2022版)
- 曾仕強
- 1017字
- 2025-02-11 16:54:09
情緒促使人們正確因應內外情境
情緒能給人一種警醒,它在提醒人們要注意什么。一個人如果有這樣的觀念,他很快會改變自己。比如當一個人臉色很難看時,別人就知道自己要小心一點,不要冒犯他,因為這個時候火上澆油會很吃虧。
任何一種情緒反應,你都要認為它是在提醒自己要怎么去做才正確。比如說一個人肚子很餓,看到很香的包子,自然就想伸手去拿來咬一口。可是當他伸手出去的時候,他會開始想:肚子餓只是一個警訊,我能不能這樣做還要考慮考慮,應該先招呼別人一起吃,然后我才可以動手,否則的話,會引起很多人的反感,對自己以后很不利。任由情緒主宰人的一切,后果可能十分嚴重,所以,大家不能不動腦筋就讓情緒自然地反映出來。因為結果有時候好,有時候不好;有時候對,有時候錯,而最后的結果都要由自己來承受。
人的情緒有大的、明顯的,也有小的、經常被人忽略的。如果大家能夠把這些都當作是一種警訊,就好像在過馬路的時候,剛剛亮黃燈,大家也會做些動作一樣,會考慮該不該剎車、有沒有地方停、要停在什么地方,這樣就不會措手不及。
人的情緒有大的、明顯的,也有小的、經常被人忽略的。如果大家能夠把這些都當作是一種警訊,就好像在過馬路的時候,剛剛亮黃燈,大家也會做些動作一樣,會考慮該不該剎車、有沒有地方停、要停在什么地方,這樣就不會措手不及。但是很多人現在沒有警示燈的概念,高興了就手舞足蹈,不高興了就給別人臉色看,這是很不好的。之所以會如此,有的人是從小受父母影響的,比如爸爸不高興就拍桌子,媽媽一生氣就拉長臉等。
案例
有個外國人,三十多歲了,有兩個小孩。他爸爸像他這個年齡的時候,就開始跟他媽媽講,說肩膀酸、腰痛,讓他媽媽揉一揉。他現在也開始同妻子講,肩膀酸、腰痛,讓她揉兩下,這是難免的。人們往往認為遺傳好像只是體質上的遺傳,其實習慣也會遺傳。一個人從小看爸爸怎么樣對待媽媽、媽媽怎么樣對待爸爸,他長大后,很自然也會有那種反應表現出來。
其實這不是好現象,因為每一代人所處的環境不一樣,一個人不可能與自己的父輩一樣。這個外國人就是沒有這種警戒的觀念。他應該想:自己現在才三十多歲,爸爸這個年齡的時候腰痛是正常的,現在腰痛就不正常,因為現在營養好,衛生也好,情況不一樣了。想到這里,他就應該會調整。
中國人最需要的就是情緒管理,情緒穩定下來,什么話都好談;一旦情緒管理不好,那就什么都不要考慮。一個人要做任何事情,先把自己的情緒處理好,然后再說其他的,這樣做事才有效果,否則就會白忙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