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薩提亞的冰山模式,不僅能用來與他人溝通,
也能用來與自己溝通。
通過探索內在的冰山,更了解自己也了解他人,
讓人與人擁有更好的溝通,
彼此的生命都更有力量,更好地應對生活。
“泰坦尼克號”,一艘巨大的郵輪,于1912年首航時碰撞冰山,因而沉沒于海底,死亡人數超過一千五百人,是二十世紀最大的船難。這場歷史性的船難被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拍成電影,獲得票房上的巨大成功。
將船難融合雋永愛情,那是導演講故事的能力。故事可以用各種方式來講,即使故事的結局相同,不同的敘說方式會給人帶來不同的影響,甚至相同的敘說對每個人影響也不同。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座冰山,故事撞擊冰山,會帶來各種可能。
至于“泰坦尼克號”為何撞上冰山,專家也無定論。歷來有不少說法流傳,但真相已經隨著“泰坦尼克號”沉沒了。即使“泰坦尼克號”上所有人都活著,也未必知道真相為何。也許該問的是:從“泰坦尼克號”撞冰山的事件抽出蛛絲馬跡,歸納結論,我想得到什么結果?這對我有什么影響?
探究一個歷史事件的真相,或者一出戲劇的結局,只是為了滿足好奇心。
若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呢?或者對于親友訴說的事件,一般人會如何詮釋呢?這些詮釋是否有益?人們透過表面上的事件會詮釋出什么樣的內容?這對于人生有意義、有幫助嗎?能使彼此成長嗎?
上述一連串的疑問,是本書闡述的主題。對于一個表面上的事件,比如孩子總是打游戲、功課多得寫不完、兩兄弟總是吵架、你說了不該說的話、自己或孩子為一件事生氣很久……該如何詮釋?這些詮釋會對彼此造成什么影響?詮釋之后是否感到更有力量?如何才能理解潛藏在水面下的冰山?
而探究明白這一切,才不會讓彼此陷入災難的旋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