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寧靜的旅程
我三十二歲那年,受程延平校長之聘到山中學校教書,這個決定成為我生命的重要轉折。在那之前我的人生很荒蕪,談不上有目標,理想離我甚為遙遠。我斷斷續續做過很多工作,如泥水匠、貨柜搬運工、工廠作業員、餐廳服務員、酒店服務生,還經歷過一段失業時光,不僅日子過得艱難,與親人的關系糟糕,而且內心常感浮躁、氣悶、憤怒與無奈。
上山教書是個巧合。某日偶然瞥見報紙上刊登的招聘啟事,于是動了心念,前去應聘。當時學校無人應聘,我并無教育資歷,以素人身份被順利錄取,現在回想真是不可思議。山中學校幾無校規,自由得幾近放任。但教師不準責罵孩子,遇到孩子不肯進教室,或產生情緒沖突,師生間的互動就成了學問。
我生長于破碎的家庭,父親雖對我關愛有加,亦不免責罵教訓,因此我脾氣孤僻不群,甚少參加互動或學習。只是因為教師職務,我欲學習與孩子溝通,受張瑤華老師推薦,報名薩提亞模式講座,進而與張天安老師同伴,一同受教于約翰·貝曼(Dr. John Banmen),這也成了我人生的轉折點。
約翰·貝曼熟稔冰山對話。我初探薩提亞模式,便對冰山理論驚為天人,自此埋首學習。我不僅將冰山理論運用于自我探索,也運用于與孩子對話,以及與家長、同事、父母、手足的溝通,都獲得了和諧的結果。懂得探索和應對情緒之后,我的內在和諧寧靜了,甚至肩頸僵硬、偏頭痛與胸悶癥狀都不復出現,那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歷程。
此后,我深入冰山理論的學習,并且以此為基礎,涉獵不同書籍信息,導入生活與教育現場,并到大陸地區和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多地講座,陸續舉辦多場工作坊,每一段時間都覺得更有所得。尤其近四年來,我認識張輝誠老師,他在現場教學中影響了更多教師,我被其教學熱情感染,感覺自己對于冰山理論的運用更深化了,也有更多個人心得能分享。
我不斷講述冰山理論,至今已經十七年了,在此過程中,感受到想要精進的教師與父母正在逐年增加,他們想要改變自己,進而改變孩子。我通過一場場講座,以及工作坊的培訓,遇見認真的學習者,也看見不少人的改變。因此我很想寫一本書,介紹冰山對話的運用。得親子天下出版社大力配合[1],諸多編輯伙伴如好友陪伴,讓本書得以順利完成。
此書的呈現,正是以上所有幸運旅程中最美的注腳。也感謝協助此書誕生的伙伴,以及允許我在這本書中講述他們生命故事的人,他們給了我最多的接納,豐潤了我人生的旅途。
李崇建
[1].本書版權引進自中國臺灣,原名為《薩提爾的對話練習》,2017年由親子天下出版社初版,2021年推出十萬冊紀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