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認命,可怕的習得性無助

考秀才之前,孔先生算的命與袁學海的心一拍即合,他完完全全相信,沒有二心。正因如此,他才會竭盡全力去自證預言。但考上廩生之后,袁學海卻心思活泛起來。在內心深處,他希望孔先生算的命不準。如果不準,他就有可能早日升為貢生,有機會活得比53歲更長,中舉人、中進士,更有機會當比縣長更大的官,做更多的事。

在袁學海的憧憬中,科舉是一扇門,推開后,“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自我得以彰顯,生活精彩紛呈。但孔先生算的終生命數卻像一條鎖鏈,鎖住了他的人生,限制了他的活力以及想象力,讓他的生活了無生趣,干枯且蒼白。人性的本質之一,是討厭不確定性。不確定讓人憂心忡忡,無比焦慮。但像這樣每一步都嚴絲合縫被設置好的人生,則又成了一種桎梏,與囚徒無異。

袁學海在心中懷疑:孔先生算命算出來的那個人,真的是自己嗎?自己是否有更多的可能性?是否可以自己說了算,過想要的生活,而非成為命數的傀儡?

袁學海是一個倔強的人,他沒有屈服于母親,當然也不想屈服于命運,他要憑借自己的力量逆天改命。為此,他起早貪黑,勤奮讀書,每一次考試都很拼。皇天不負有心人,在一次考試中,他的文章得到了學臺屠宗師的賞識,當即決定提拔他。那段時間,袁學海分明聽見了枷鎖咔嚓斷裂的聲音,他馬上就要掙脫束縛,活出精彩自在的人生。

但世事難料,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屠學臺離任,新來的代理學臺不同意提拔他,令他備感沮喪。但即使遭遇這樣的打擊,袁學海依然不放棄,照樣用功學習。但一年后發生的一件事情卻徹底將其擊潰。

那一天,通過不懈努力,袁學海終于拿到了升為貢生的通知書,但不知怎么回事,卻始終高興不起來,總覺得有什么地方不對勁兒。他翻閱領糧記錄,查看米缸,驚愕不已,自己升為貢生的這一天,與孔先生所算的日子絲毫不差。這說明了什么?說明即使他用盡全身力氣奔跑,也無法逃離命數的掌心。

自此開始,袁學海便陷入了心理學所說的“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來自一個著名的實驗,心理學家把小狗關在籠子里,給狗施加電擊。最初電擊時,小狗忍受不了疼痛,會在籠子里狂奔、沖撞,試圖逃離。但籠子無比堅固,任憑小狗折騰,皆無濟于事。多次嘗試之后,小狗從失敗的經歷中“習得”了無助和絕望的認知:無論如何,都逃脫不了。這樣的認知一旦形成,即便后來實驗人員打開籠子,小狗也不再想辦法逃跑,而是趴在地上乖乖等待電擊,痛苦地呻吟、顫抖。

不僅小狗,人也一樣。當一個人發現,無論自己怎么努力,最后都以失敗而告終時,就會意志消沉,精神瓦解,放棄所有努力,陷入深深的無助和絕望。

袁學海就是這樣,他多么像實驗中的那只小狗,而命數就是囚籠。無數次突圍,無數次掙扎,無數次失敗之后,他從中悟出一個道理:別跟命爭,爭也白爭;與其徒勞無益地抗爭,不如老老實實聽天由命。

在現實生活中,習得性無助隨處可見,比如那些“躺平”的人、認的人、唯唯諾諾的人、被認為沒出息的人……他們都曾有過夢想和追求,并為之努力過、奮斗過,但最后卻選擇向環境低頭,向現實屈服,向深淵淪落。

對于陷入習得性無助中的人,魯迅曾做過這樣的比喻:他們的人生就像蒼蠅一樣,向外飛了一圈,又飛了回來,停在原處,只得在頹喪中消磨時光。

電影《驢得水》中的周鐵男,原本是位仗義執言、勇敢正義、不畏強暴的知識分子,但在特派員的爪牙朝他開了一槍之后,他屈服了、認了,像一條狗一樣,跪在了特派員的面前,搖尾乞憐。

那一槍,子彈沒有打中周鐵男的肉身,卻打斷了他的精神脊梁。他英雄般的人設轟然坍塌,曾經飽滿的人格瞬間萎縮。他對孫佳說:“你知道子彈從臉上擦過去是什么感覺嗎?我原來不比你橫嗎?佳佳,但這有什么用。”其潛臺詞是,當你被人拿槍指著頭的時候,你就知道該怎么做人了。在周鐵男眼中,抗爭的孫佳很幼稚,就像一個小孩兒,而挨了一槍后的認和蜷縮,才是成熟。

人其實很脆弱,沒有想象中那么堅強,我們很多人就像周鐵男,也像袁學海,在“習得性無助”的籠子里被折斷精神脊梁骨之后,如同變了一個人似的,再也不折騰、不努力、不反抗,耷拉著頭,老老實實、規規矩矩、徹徹底底認命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邑县| 惠东县| 汽车| 萝北县| 洱源县| 新昌县| 永福县| 宜章县| 宝坻区| 睢宁县| 建阳市| 石嘴山市| 焦作市| 北流市| 麻城市| 喜德县| 贵州省| 柳州市| 江永县| 牟定县| 汕头市| 丹阳市| 瓦房店市| 克什克腾旗| 阿合奇县| 江城| 阜新| 宝鸡市| 南昌市| 历史| 苍梧县| 台安县| 礼泉县| 凉城县| 平果县| 呼和浩特市| 邻水| 扶余县| 九龙坡区| 三门峡市| 陇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