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的心理治愈只需一次:《了凡四訓》的心理學解讀
- 涂道坤
- 1383字
- 2025-01-06 17:53:11
烏鴉嘴:不好的心理暗示
從“算命”到“認命”,從“自證預言”到“習得性無助”,可見心理暗示對人的影響有多大。
我上大學時,有一次在空曠的階梯教室,看見一位女同學在選座位。她在幾個座位之間選來選去,來回跳動,很是活潑可愛。我脫口而出:“一個跳來跳去的女人。”
聽見這話之后,女同學花容失色,嚴肅地說:“涂道坤,不許你胡說八道,你知道‘跳來跳去的女人’是什么意思嗎?”
當時,我只知道“跳來跳去的女人”是俄國作家契訶夫一個短篇小說的名字,但未讀過,并不知道里面描寫了一位多才多藝同時又心有不甘的女人,她與一位畫家出軌,在丈夫與情人之間跳來跳去。女同學性格開朗,不是那種小家碧玉、隨遇而安的女子,她很有才氣,喜歡寫詩,熱愛自由。就不羈的靈魂來說,她與小說中的女人有些相似。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我無意間說出的話才會給她強烈的心理暗示。這一暗示的殺傷力有多大,我竟渾然不知。
直到后來,她與班上一位男生閃婚閃離,并在畢業留言中自稱“一個跳來跳去的女人”,到那時我才知道,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她把我那句話真的聽進去了,并將其視為對她婚姻的預言。
再后來,她走南闖北,幾次結婚,幾次離婚,真的成了“一個跳來跳去的女人”。
在畢業三十年同學聚會上,這位女同學特意坐到我身邊,對我說:“你當年那句話不曉得給了我好大的心理暗示!”聽她這么說,再想想她的生活,我為自己陰差陽錯的烏鴉嘴后悔不已。
我知道,這位女同學是一位有主見的人,我的那句話并不能決定她的婚姻,但是,如果在每次面臨抉擇時,她的耳邊都響起“我本來就是一個跳來跳去的女人”,這種“習得性無助”,確實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人自以為有主見,卻無往不在心理暗示中,一根簽、幾句話、烏鴉叫、眼皮跳等諸如此類的事情,都有可能給人造成心理暗示。在生活中,我們隨時隨地都在給別人心理暗示,同時也在接受別人的心理暗示,這些心理暗示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負面心理暗示是烏鴉嘴,總能讓不好的事情發生。
比如一位父親對女兒說:“這么簡單的題都不會做,真笨。”
比如一位媽媽看著街邊的乞丐,對兒子說:“如果你不努力學習,將來就會像那個乞丐。”
盡管父母是出于無心或好意,但這些話無疑會給孩子輸入不好的心理暗示,讓孩子覺得自己真的很笨,或者有可能成為乞丐。
還有一些父母與孩子溝通時,有話不直說,喜歡暗示,結果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弄得親子關系水火不容。我有一位朋友與兒子的關系鬧得很僵,起因是他給兒子找了一份自認為比較好的工作,兒子猶豫不決。他勸說道:“錯過這個機會,你再也找不到比這更好的工作了。”聽了這話,兒子堅決不去。后來,他又給兒子介紹了一位女朋友。兒子不愿意。他又勸說:“錯過了她,你這輩子再也找不到比她更好的人了。”朋友的講述讓我一下子明白了其中原委。作為父親,朋友的本意是希望兒子珍惜這兩次難得的機會,但話里話外卻給兒子傳遞了這樣的心理暗示:“這份工作,這個女朋友,就是你人生的天花板,此生難以逾越。”作為兒子,感覺被親生父親如此設限,如此小看,內心那份自卑、孤獨和憤怒,是難以言說的。從此,雙方的隔閡越來越深。
我們常以為批評孩子要委婉,殊不知,那些拐彎抹角的話會讓孩子感覺不真誠,甚至陰陽怪氣,更容易給他們造成負面心理暗示,以及深深的傷害。如果你經常用這種方式暗示孩子、教育孩子,而非開誠布公、推心置腹,那么你大概率會成為孩子生命中的烏鴉嘴,一語成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