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際心理治療?[1]”和“心理狀態療愈(AH)[2]”平息憤怒情緒
為了合理控制憤怒情緒,我們還是先從認識憤怒情緒本身開始吧。或許有人覺得,只要下定決心“再也不要動怒”就能如愿以償,但是,對于大部分的人來說,事情可并沒有如此簡單。
既然憤怒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之一,必然有其存在意義。
只有充分了解憤怒情緒存在的真正意義,才會比較容易平息憤怒情緒。如果充分了解“憤怒情緒的存在意義”,學會巧妙地與“憤怒”和平共處,應該就會擁有逐漸擺脫上述各種問題的能力。本書將為大家介紹能夠幫助你達成前述目標的系統性方法。
除此以外,我想各位讀者閱讀過此書后就會明白,“怎樣與憤怒情緒和平共處”不僅僅是心理技巧問題,也與“自己想要度過怎樣的人生”休戚相關。一旦學會如何恰如其分地處理憤怒的情緒,不單不會再被憤怒情緒耍得團團轉,人生大概也會比以往更加豐裕有度。
讓心理壓力反而成為治療良方的“人際心理治療”
我是一名精神科醫生,致力于研究“人際心理治療”方法。人際心理治療是一種經過大量臨床試驗的科學論證,能夠有效治療抑郁癥、進食障礙、焦慮癥等心理疾病的心理治療方法。
這種治療方法重點在于幫助患者妥善處理由于人際關系導致的心理壓力,或是幫助患者妥善應對日常生活中突然發生的巨大變化。在實施治療的過程中,本來是產生心理壓力根本原因的人際關系,反而會變成心理醫生醫治心理疾病的良藥。
舉個例子來說,假如接受這種治療方法進行療愈的患者是一名夫妻關系存在問題的抑郁癥患者,那么,通過人際心理治療逐步改善與另一半之間的兩性相處問題后,他們之間的關系反過來會成為治愈抑郁癥的良藥。
“憤怒”這種情緒通常可以成為改善人際關系的契機。
謹慎地正視自己的憤怒情緒,而不是佯裝不會發怒,并按照自己覺得愉悅的方式逐漸改變人際關系。我看到過很多人因為敢于直面自己的憤怒情緒不單治好了心理疾病,也隨之提升了自己的人生質量。
與內心的寧靜休戚相關的“心理狀態療愈(AH)”
此外,我長期以志愿工作者的身份參與心理狀態療愈(AH)的活動。實際上,AH看起來不像是一種心理療愈領域的治療方法,倒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
我一直有一個想法:將“自己能夠選擇擁有平靜的心靈”的道理應用于人生的所有領域,督促身處各種不同環境的人去參與社交活動。
本書談及的“憤怒情緒”就是干擾心靈內在寧靜的典型性例子。我在AH的活動中深刻地感受到,當人類持續處于憤怒狀態時,會嚴重損害身心健康、干擾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剝奪我們感到滿足的幸福感。即使是“合理”的憤怒,如果能夠徹底平息諸如“對做出不當行為的他人感到氣不打一處來”等情景的憤怒情緒,也能夠讓心靈恢復本來的寧靜。
在本書中,我從自身的經驗出發,根據人際心理治療和AH的觀點來反復思索并探索控制憤怒的方法。
本書會從第一階段開始介紹,然后再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迎難而上。各位讀者自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挑選覺得對自己有助益的章節進行閱讀。但是,個人建議那些自認為很難平息憤怒情緒的讀者朋友,請從第一階段開始按照順序閱讀。假如讀完本書能讓各位讀者多少產生一些“我也能夠控制憤怒情緒”的感覺,那我會感到榮幸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