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佯裝沒有動怒”并不會讓人感到真正的快樂
想必有很多人聽到“控制憤怒情緒”,就誤以為是“強行抑制內心憤怒情緒”的意思。
“強行抑制內心憤怒情緒”是指“自己心里明明怒火中燒,卻佯裝沒有動怒”。但是,這只是表面上的“控制憤怒情緒”。表面上看起來,只要佯裝自己沒有動怒,好像就可以暫時改善當下的人際關系,順利展開工作。
然而,單單只是強行抑制內心的憤怒情緒,絕對沒有辦法感受到原本控制憤怒情緒應該有的那種悠然自得的幸福感,而且對身心健康不利。
況且,人在憤怒不已的時候本來就不可能放松身心。
舉個例子來說,當人們暴跳如雷,仿佛是“可以瞬間沸騰的熱水器”的時候,毋庸置疑,此時的身心正處在“緊急狀態”中:血壓瞬間躥升,呼吸頻率加速,人體各消化器官的供血量逐漸減少等。
現實生活中,在上述這種憤怒狀態下甚至有可能“憤怒到爆掉血管”,對身體造成損害。實際上,的確有人在勃然大怒之下引發了一些損害身體健康的問題,我想大家應該也都明白這個道理。
“憤怒情緒”一旦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
單是憤怒就已經足以對身心健康造成損害。如果一味掩飾憤怒,積壓在內心的憤懣情緒更加容易損害我們的身心健康。如果內心一直處于憤怒狀態,而找不到情緒的“宣泄口”,也會加劇人們內心的絕望感和無助感。
當面觀察患上抑郁癥等心理疾病的人會發現一個現象,絕大部分的患者都會“佯裝自己沒有發怒”。
即使平日里一直將憤怒情緒掩飾起來不讓他人察覺,也可能會在某種偶發性狀況之下突然情緒失控,將內心的無名怒火對著無關的人發泄一通,或是終于忍無可忍、怒發沖冠,憤而與對方斷絕關系。
無論是上述哪種情形,都對社交生活百害而無一利,其結果都會導致人際關系氛圍變得劍拔弩張,也會相應地增加人們罹患抑郁癥等心理疾病的風險。
學會如何恰如其分地處理憤怒情緒,對于維護個人身心健康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