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契約論(專家伴讀版)
- (法)讓-雅克·盧梭
- 6字
- 2023-12-29 16:06:02
第一章 契約論
【三顆鉆專家伴讀】第一至四節
黃璇
讓人們相信,服從法律不是聽命于強力,而是在遵從自己的自由意志,服從法律不是一項消極義務,而是一項神圣權利,這幾乎是所有政治共同體的政治理想。盧梭自認是以自由國的公民、主權者成員的身份寫作《社會契約論》的。公民是享有主權的個體的名稱。這也預示著,盧梭在書中將從公民權利與主權者權力相統一的角度出發,論述人如何實現政治自由的問題。從政治的邏輯來看,簽訂社會契約的過程,是人們相互結合、形成政治共同體的過程,也是建構主權、成為主權者的過程;從法理的邏輯來看,簽訂社會契約的過程,同時也是創制神圣社會法則的過程,這一社會法則即是確立共同體成員各種權利的基本依據。
假如沒有簽訂契約,包括主權在內的任何政治權力都不具備合法性。即便政治強力常常以權利的面貌進行自我偽裝(比如,君王因其具有繼承的權利而成為掌握絕對權力的主權者),如果沒有契約賦予的合法性,人們也沒有服從它的義務。盧梭因而反對那些使君王統治具有天然合法性的因素,比如強力、神意與繼承。在這一點上盧梭與洛克高度相似,或許這也是世人始終沒有決絕地為盧梭扣上拋棄自由、擁抱極權的帽子的原因。但同時,作為神圣之源的主權者意志似乎也為一切惡的政體提供了絕妙掩護——一種政府形式,無論專制或民主,只要為其所處時代的主權者所承認,它就是合法的。對盧梭而言,只要人民主權的首要原則得以保證,包括政府形式在內的其他問題都是次要的。如何使人民主權得以保證?盧梭先給出了一個否定性回答,主權不能讓渡。正如人不可能讓渡自己的意志,人也不可能讓渡自由。主權的讓渡或轉讓意味著人主動放棄自由,自覺走向奴役,這種取消了人性與道德性的行為,在盧梭看來,比主權者使專制政府合法化這一結果更加可怕。
只是,盧梭給現代人出了一道大難題:在不確定性日漸增加的現代社會,人們逃避集體自由很多時候是為了守衛個體自由,而盧梭認為這種逃避會導致讓“每個人都算數”的人民主權原則失效。假如共同體的政治自由無法保障,其成員的個體自由更無法實現。“人人生而自由,卻無處不在枷鎖中”,與其說是對未來即將打破枷鎖的昭示,不如說是對現實難以解套的無奈寫照。
我要探討的是,從人之本性和法之應然的角度考察,在社會秩序中,是否存在合理而確定無疑的執政法則。為避免公正與功利有所偏廢,我探討時,將始終協調權利之許與利益之求。
我并未說明本文主旨如何重要,就直奔主題。人們或許會問,我是君主還是立法者而撰文闡述政治問題?答曰:都不是,而且正因為都不是,我才這樣做。倘若我是君主或者立法者,就不會浪費時間空談該做什么,而會該做什么就做什么,要么就保持 沉默。[1]
生為自由之國的公民[2]而且是主權者的一員,竊以為,即使人微言輕,只要擁有公共事務投票權,就有義務研究它們。每當思考政府問題,我都會欣喜地發現,這些探討不斷讓我發現新理由去熱愛我國政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