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偶奇遇記(夏洛書屋·經典版)
- (意)卡爾洛·科洛迪
- 2051字
- 2023-08-09 15:46:46
每次讀到都會摸摸鼻子的故事
張弘
兒童文學作家、魔法童書會創辦人
上海譯文“夏洛書屋”邀我為《木偶奇遇記》寫導讀的這天,恰好是第95屆奧斯卡頒獎日:將經典童話置于一戰背景的《吉爾莫·德爾·托羅的匹諾曹》摘得本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這不是“匹諾曹”第一次“觸電”,也非第一次和奧斯卡結緣。2022年和2019年,兩位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斯和羅伯托·貝尼尼,就分別主演過真人版《匹諾曹》。再往前溯,八十三年前的1940年,迪士尼曾推出匹諾曹的動畫片,大受歡迎并成為經典。而所有這些影視作品的原型——《木偶奇遇記》,是一部誕生于一百四十年前的意大利童話。“匹諾曹”為音譯,在意大利語里,“Pinocchio”是“小松果”的意思。
一代代讀著《木偶奇遇記》長大的小讀者,為什么會對匹諾曹念念不忘呢?想來一個動作就能道出其中的奧秘:每次讀它,你都會下意識地摸摸自己的鼻子,不是嗎?
這部童話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木偶匹諾曹一說謊,鼻子就長一截。有次他連說了三回謊,鼻子長到自己都無法在屋子里轉身。他后悔了嗎?或許一剎那會有一點兒吧,但他又總是禁不住那些好吃好玩的誘惑,屢教不改——話說,我們或多或少,不都有一點兒“匹諾曹”嗎?
曾看到不少家長和老師給孩子出這樣的閱讀理解題:匹諾曹最后到底有沒有痛改前非,戒掉撒謊的壞毛病,重新做個好孩子呀?倘若有人回答“是的”,那他的鼻尖恐怕會悄悄往前伸那么幾毫米,這部童話壓根不是要教育孩子“別撒謊”的,也不是為了讓全天下的孩子都成長為“好孩子”而有了匹諾曹這個“壞對照”的。撒謊可能是每個孩子、每個大人都會犯的錯,而且還有一些是“善意的謊言”,譬如:老木匠杰佩托在下雪天把自己唯一的粗布短上衣賣了給匹諾曹買識字課本,他說賣上衣“因為我熱”。匹諾曹呢,也絕非是一個壞孩子,他聽到爸爸的回答,“忍不住內心那真情的沖動,伸出雙臂,摟住了杰佩托的脖子,一次又一次地親吻著他的臉頰”。這一刻,小木偶對爸爸的愛是真的。而雪一停,他夾著爸爸用唯一的上衣換來的識字課本去上學,路上被吹笛敲鼓聲吸引而走上了岔道,再三猶豫,最終還是把課本賣了去看戲,這也是一個小孩子真實的舉動?!赌九计嬗鲇洝返拿匀酥幥≡谶@里,作者寫活了真實的孩子,不是“好與壞二元對立”的孩子,而是充滿了人性的復雜與矛盾、渾身是缺點也無時無刻不令人憐愛的孩子。整部《木偶奇遇記》,寫的不是一塊木頭,而是血肉之軀下的人性。是童話奇遇,更是人生必經的誘惑與考驗,以及每一個人都體驗過的成長和蛻變——這,大概就是其一百多年來經久不衰、膾炙人口的奧秘吧。
一位一百多年前的兒童文學作家,是怎么想到在童話里刻畫人性的呢?這個故事的作者卡爾洛·科洛迪(筆名,稍后我們會講到),本以寫諷刺文學見長,也翻譯過法國童話。1881年羅馬出版了《兒童雜志》,科洛迪的朋友在那里工作,有一天他接到科洛迪寄來的稿子,還附有一張字條,說“幼稚可笑的傻玩意兒,請隨便處理好了”——“傻玩意兒”便是“一段木頭被雕刻成木偶后發生的神奇故事”。這些稿件以《木偶的故事》為題發表后十分轟動,據說連載到第十五章時,科洛迪就稿酬頗豐。于是他大筆一揮,寫下結局,不再更新。怎料小讀者們不答應,紛紛寫信給雜志社,要求匹諾曹復活,于是科洛迪就趕緊接著續寫,讓仁慈的藍發仙女將匹諾曹救活了。1883年,《匹諾曹奇遇記》單行本在佛羅倫薩正式出版。這部童話發表以來,已被譯成世界上兩百多種文字,深受各國兒童歡迎,對之后的童話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也有讀者認為這部童話第十五章后的說教意味似乎濃了,不如前十五章那么充滿驚奇??稍谖铱磥恚@前后兩部分恰好暗含了著名學者劉緒源先生所說的兒童文學兩大母題:“頑童母題”和“愛的母題”。前半部分重在展現兒童自己的眼光和所思所想,后半部分則讓我們看到了無條件的愛是如何接納了一個滿是缺點的匹諾曹,助他真正地成長。
在這個熱鬧荒誕的童話里,依然有許多溫情的段落,譬如匹諾曹和爸爸在鯊魚肚子里重逢的那個場景。許多年后,我們早已忘記了小木偶經歷的種種磨難,但我們依然會記得他在黑暗的魚肚中看到的前方的光亮,記得他緊緊摟住爸爸的脖子——愛,是所有孩子都在尋找的明亮的歸宿。
最后說說“科洛迪”,作者真名叫卡洛·洛倫齊尼,“科洛迪”是他的“外婆家”所在的小鎮的名字。2017年4月,參加完意大利博洛尼亞童書展,我專程前往距佛羅倫薩一個半小時車程的小鎮“科洛迪”。這里不僅有匹諾曹的雕像、書籍展陳室,還有一個匹諾曹樂園——紅蝦旅店、鱷魚嘴巴、勤勞蜜蜂島……每一處都是充滿驚喜的奇遇之境。我跟著一群當地小學生瘋玩了樂園的角角落落,托斯卡納的陽光熱烈親吻著我們的歡笑和汗水。我早就忘記了匹諾曹是個“愛說謊的壞孩子”,我只覺得他是從小一起長大,把我帶入童話世界的小伙伴。就讓孩子在樂園里、故事里盡情、肆意地玩耍吧,他們會找到回家的路的。讓我們滿懷愛意,也滿懷信心地等待他們,就像等待曾經的我們自己終于長大;就像“科洛迪”這個名字,代表了作家把外婆家的童年永遠珍藏在記憶里。想到這里,我的鼻頭一酸,我感覺這回又要摸摸自己的鼻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