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遇之后:彌合創傷,重建信任(第三版)
- (美)賈妮斯·亞伯拉姆斯·斯普林等
- 12346字
- 2023-06-20 15:33:41
第二章
不忠方的反應:置身抉擇的迷宮
“回到婚姻的感覺就像是服刑。但是,我總不能拋棄孩子啊?!?/p>
“我沒想過要愛上別人,但我就是瘋狂地愛上了?,F在我無法決定該放棄哪段感情?!?/p>
“我知道自己出軌了,但我不是有意傷害你,我對你的愛從來沒有停止過。我們就不能繼續過下去嗎?”
既然外遇已經曝光,你心中可能就會有這些掙扎。你的這些掙扎,顯然跟你伴侶面臨的問題很不一樣。無論你的感覺有多么糟糕,跟被你欺騙的人比起來,不忠事件對你的打擊絕沒有那么具有破壞性,那么讓你暈頭轉向、五內俱焚。
這是為什么呢?首先,你的自我意識沒有遭到攻擊。事實上,你的情況很可能恰恰相反——擁有一個情人,這種體驗證實了你的自我意識。你會覺得有兩個人要你,而你的伴侶會覺得自己沒人要。外遇還讓你對自己的世界有一種新的掌控感,你的權力更大,選項更多。與此相反,因為無法確定未來,你的伴侶可能會畏畏縮縮,無法安心。
盡管你伴侶的失落感跟你的截然不同,并且更加傷人,但我相信,你正在體驗你自己心中的地獄。交待了秘密以后,你的心理壓力應該會大大減輕,暫時會輕松一點,但是心中很可能照樣存在矛盾。你可能一邊難以抵擋情人的吸引,一邊厭惡自己的欺騙行為,厭惡自己讓孩子跟著受苦。鑒于自己給他們造成的痛苦,你原以為對伴侶的怨恨可能有所軟化并變成了悔恨。對于你們之間的關系,你可能會決定再給雙方一次機會,卻發現伴侶并沒有準備輕易放過你。你為選擇而苦惱,為每個選擇所需要的妥協而苦惱,這時你會發現,自己陷入充滿選擇的雷區——寸步難行,既不能留下,又無法離開。
你掙扎著要重整自己所謂的混亂生活,這時你要提醒自己,你的伴侶可沒有心情欣賞你的困境。你對是否離開情人深感矛盾,你對失去靈魂伴侶或莫逆之交而深感悲傷——所有這些,你的伴侶為什么要在意呢?這些都是你自己的問題,你需要獨自解決。你若想以此得到伴侶的同情或理解,只會導致進一步的疏離。
盡管你的伴侶可能堅持要有一個無條件的承諾,但在這個脆弱的時刻,你很可能沒有準備好,無法做出某些不可逆轉的人生決定(這些人生決定我們將在接下來的兩章進行討論)。你的當務之急——你的伴侶也同樣如此——是看清自己強烈而矛盾的情緒,并認識到,在這段人生旅程里,你產生這些情緒是多么地恰當正常。下面列舉了外遇曝光后最常見的情緒,看看能否找到與你情況一樣的:
· 如釋重負
· 沒有耐心
· 長期焦慮
· 不再內疚
· 痛失情人
· 愧對孩子
· 孤立無援
· 充滿絕望
· 寸步難行
· 自我厭惡
如釋重負:“我厭倦撒謊了?!?/h4>
一旦外遇真相曝光,人們心理上通常都會如釋重負。即使暫時不知情況怎么發展,你也可能會覺得,自己從謊言和欺騙帶來的麻煩中解脫出來了。你甚至會覺得自己身心凈化了。
安德里亞,三十九歲的家庭主婦,在丈夫杰夫發現她有外遇以后,她反而如釋重負:“兼顧兩種人生的日子太荒謬了。我無法繼續欺騙下去,更別提那種壓力了。假如我知道周三下午要跟男朋友做愛,周二晚上就要先跟杰夫做愛,這樣杰夫就不會很快又想做愛了。我開始害怕杰夫提出做愛要求。杰夫最終發現此事以后,我發誓離開男朋友,于是我的生活多年來第一次清晰明朗了。只過一種人生的感覺太棒了——總待在一個地方,我該待的地方?!?/p>
馬蒂,已婚,四十七歲,股票經紀人,對于自己走出外遇這條刺激的快車道,他很高興:“我曾經對那么多人撒過那么多謊,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了,也不知道自己對誰說過什么話。我無法分清自己不同的生活,也無法分清真實與謊言。我總是害怕出差錯,害怕被抓個正著。我和情人過了一個晚上后,就要趕緊跑回家,路上遇到紅燈就會罵,神經一直緊繃著,知道自己回來晚了,知道自己進門會面對妻子的盤問。我年紀太大了,不適合干這個。當她最終當面質問我時,我求之不得地說出了真相——我如釋重負。”
就像馬蒂那樣,坦白秘密可能讓你覺得一切都好了,但不久之后,你很可能就覺得事情變得更加混亂和復雜。
沒有耐心:“我都已經離開情人,向你坦白一切了。你還想怎么樣?”
一旦事情敗露,你可能會急于主動重建關系。這不僅僅是你想要重建關系;更自私的說法是,你不想在每次面對伴侶痛苦時感到愧疚。然而,伴侶的思維方式可跟你不一樣。你想著要減少傷害并繼續過下去,但對于你做得很明顯的努力,對方反而可能感到憤怒。正如婚姻家庭顧問戴夫·卡德爾(Dave Carder)指出的那樣,伴侶被背叛后,“需要跟背叛者迷戀情人那樣同等強烈的憤怒感,需要跟背叛者婚外喜悅那樣同等強烈的痛苦感,需要跟背叛者欺騙自己那樣同等強烈的報復感?!?a href="../Text/postscript3.xhtml#wz_01_0027" id="wzyy_01_0027">1
你現在可能會心生歉意,但又沒有耐心?!鞍閭H一直在言語上攻擊我,讓我產生負罪感,但這似乎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讓我們倆越走越遠,對此我要忍受多久?”
克里斯,三十九歲,汽車經銷商,他為自己跟妻子坦白了性出軌而感到驕傲,他甚至覺得自己沒有罪過了。在父母的敦促下,他再次成為了基督徒,認為自己的眼淚已洗刷了自己的罪過。他原諒了自己,并希望妻子也能原諒他。然而,他的妻子卻不為所動?!八X得自己純潔了,他倒是好過了。現在所有事端都推給我了。我該拿他的欺騙怎么辦呢——我要歡欣鼓舞嗎?”
震驚、怨恨、憤怒、絕望——這些都是你伴侶非常典型的情緒反應。但是,如果你期望對方的這些情緒很快消失,那只會增加你的挫敗感。沒有妙法捷徑,沒有神奇咒語。對你發揮治愈作用的,只能是梅拉妮·貝蒂(Melanie Beattie)所謂的“經歷各種事情”2——那些微小具體的行動,那些累積下來的瞬間,它們會讓你的伴侶相信,你已經能直面自己的口是心非,直面自己的丑陋自我,可以放心地再次信任你了(第六章將討論這些)。這需要時間積淀。當下,你需要的是堅持,要盡可能地有同情心、忍耐心,關心你伴侶的情緒困擾,讓對方感到安心,讓對方感到尊重,讓對方愿意冒險重新愛你。
長期焦慮:“我只要讓自己忙起來就沒事了?!?/h4>
既然外遇已經曝光,有一種駕馭焦慮的方法就是讓自己忙事情,這些事情有的有目的,有的沒目的,有的是為了建設新生活,有時是為了避免去想外遇的事。
你越是困惑,越有可能強迫自己從事各種活動,以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諸如電視、健身、網上購物,都能轉移你的注意力,只要能讓你遠離你真正要做的事——直面自己、直面生活。
戴夫告訴我:“向妻子坦白并和情人分手后,我急切地想有一個全新的生活。我從來沒有給自己機會去思考,更別說去感受什么了。在一個星期內,我就戒了煙,開始了健身,給我們家臥室新設計了側室,重整了我的辦公室,買了昂貴的新玩具——一艘更快、更時髦的船。做這些事,就是為了有所改變。但過了好幾個月我才意識到,對于真正的問題,我根本沒做任何事。”
正如戴夫發現的那樣,這些逃避現實的策略有可能暫時平息你的焦慮情緒,讓你自以為掌握了生活,以為一切都回到了正軌。但是,強迫性忙碌——正如上一章所指出的——只在表面暫時修復了問題,它轉移了你的注意力,但那些問題仍深深藏于你的內心和你的婚姻之中,并且更加讓你不安。而如果你們要一起建立新的生活,那些問題最終還是需要解決的。讓生活積極起來是挺好;想要重新開始生活,也可以理解。翻開新的一頁,總是讓人感覺很棒。但是,你還是需要及時理清自己的感受,直面并處理導致你出軌的那些問題。
不再內疚:“我在做自己想做的事,這種感覺很好?!?/h4>
即使外遇曝光,你也可能幾乎沒有或完全不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內疚,不會為破壞了夫妻彼此信任的契約而懊悔。
你給伴侶造成了痛苦,卻對此顯得冷漠無情,這可能會讓你伴侶產生情緒,一觸即發。有一位病人名叫格倫,當他那不忠的妻子承認并不為外遇有絲毫歉意時,他告訴我:“她真是麻木不仁,這事對我來講是終極的侮辱。她說她想要我跟她和好,但對背叛我這件事卻沒有絲毫悔意。她對我的感受視而不見嗎,還是因為我對她無足輕重?”
如果你像格倫的妻子那樣,不覺得內疚或覺得沒必要道歉,有五種常見的原因:
1.你已經決定放棄婚姻,并利用外遇來加快進程。
2.你有性格障礙,無法對任何人產生同情或悔恨。
3.你對伴侶感到憤怒。
4.情人讓你身心愉悅。
5.你對不忠的認知觀念開釋了你的外遇行為。
第一種原因,本書沒什么需要說的。第二種原因,超出了本書討論范圍。讓我們看看其他三種原因。
對伴侶感到憤怒
對伴侶感到憤怒,這可能有很多原因。你可能覺得,你在跟伴侶的關系中得不到什么滋養,伴侶認為你的付出是理所當然,伴侶只是在利用你。你可能覺得,你放棄的太多而得到的太少,犧牲了重要目標或夢想,自己太久沒有得到真正的個人滿足。你積攢了很多怨恨,因而沒給其他情緒留下多少空間。
當你有外遇甚至在外遇曝光以后,你對伴侶當然更多的是憤怒而不是內疚了。原因在于,這兩種情緒是負相關的:憤怒越大,內疚越少;對伴侶的怨氣越大,對自己的自責越少。你所體驗到的憤怒,可能是對伴侶曾如何待你的合理反應,又或者是你對自己行為感到內疚的一種防御手段(大約兩千年前,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就已寫道:“憎恨被你傷害的人,這是一種人性”)。讓人難以辨別的是,憤怒總讓人覺得它是合理的——憤怒是人類情緒的一個基本特性。
憤怒往往自帶一種偽善的意味,它可能會讓你覺得,你有權去別處獲取在家里求而不得,而你又自認為應得的愛和關注。約翰的情況就是如此,結婚二十五年以后,他對妻子大發雷霆,脫口而出:“你這個臭婊子,老子忍你太久了。老子走。這就走?!?/p>
約翰的憤怒看上去很合理,表現出他想要解脫的姿態。這蒙蔽了他的雙眼,讓他看不見自己長時間不著家,不關心孩子,也沒能讓妻子感覺到愛,并且還讓他認為,他的婚外情很正當,是公平的回報。但如果他從憤怒中走出來,就有可能看到自己并不是那么無辜,而妻子也不是那么差勁。
對外遇身心愉悅
沉醉于情人的干柴烈火與濃情蜜意,遠離婚姻關系中的世俗義務,你可能不關心甚至也不考慮外遇對他人的影響。有一位病人告訴我,“我感覺非常快樂,順應世界時尚,我不想分析這件事。事實上,我根本不想考慮后果。我只想繼續。”人性總是把意義歸于感覺,你感受到的純粹喜悅會暗示你,終于體驗到真愛了,不要有任何內疚。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你的婚姻關系注定要完了;這可能只是表明,此時此刻,外遇對你有很強的吸引力,讓你神魂顛倒。事后回頭看,你就會意識到自己陷入了情感旋風,因而無法理清自己,直至塵埃落定。
為不忠開釋的內心認知
你可能沒有負罪感的第三種原因是,你持有某些認知,這些認知開釋了你的通奸行為。有些認知在你們夫妻關系確定前就已形成,并反映了你長期以來對愛和承諾的理念。有些認知則可能是應景的合理化解釋,用以保護你的自尊心,壓抑你的內疚感,允許你的出軌行為。相信了這些認知,你可能就不會對自己的出軌感到內疚了:
· “只要我愛那個人,就可以有外遇?!?/p>
· “只要我不愛那個人,就可以有外遇。”
· “只要我的伴侶不知情,就不會傷到他/她?!?/p>
· “一夜情,玩玩嘛,又不會改變我們的關系。”
· “我只能活一次,應該盡可能玩玩。有些需求從情人那里得到滿足,有些需求從配偶那里得到滿足,挺好的啊?!?/p>
· “外遇讓我更幸福,能讓我當個更好的伴侶?!?/p>
· “外遇不破壞家庭,還滿足了我的需求。我這么做,也是為了孩子?!?/p>
· “不應該有一夫一妻制?!?/p>
· “我對沖動沒法控制。”
· “我的生理本能就是出軌?!?/p>
· “男人都是色狼?!?/p>
· “每對夫妻都各有秘密。”
· “我有權把自己的另一面隱藏起來,不讓伴侶知道?!?/p>
· “既然我的伴侶很可能知道我的事也沒當面質問,那就沒問題,只要我不招搖就行。”
· “我不應該犧牲我的需要,就為了伴侶感到安全或幸福?!?/p>
· “我從未承諾要做個完人?!?/p>
· “如果全心全意只對一個人好,我一定會受傷的?!?/p>
我的建議是,你的情緒底下藏著各種認知,除了上面列出來的,可能還有別的,你要看見這些認知并問問自己:
· 這些認知正確嗎?
· 這些認知有用嗎?這些認知現在還對我有幫助嗎?
你可能會發現,有些認知正在削弱你與伴侶產生親密關系、對伴侶保持忠誠的能力,那么你就要修正或丟棄這些認知。請記住,如果你對不忠的態度是支持的,那你出軌的可能性更大。
有一個名叫萊恩的病人曾對我說,男人都會出軌。但是,他仔細觀察這個認知后,才意識到這是在他兒時形成的,是為了讓自己不對出軌的父親心生厭惡而形成的,但到成年后,他仍然保有這個認知,帶著這個認知走過了三段婚姻,發生了一次又一次一夜情。他終于明白他不是他父親,他用以保護自己長達二十多年的認知,已經不適用于現在的自己了。他意識到,就算產生了某個認知,也不一定要讓它發生作用,不一定要讓它變成事實。
痛失情人:“這個讓我覺得自己如此特別的人,我永遠忘不了?!?/h4>
結束外遇后,你可能會為拋棄情人而感到內疚,經年累月地為此深感傷痛。
你有自責情緒,這是可以理解的。情人是你生命里的新伴侶,是你生命里的救星,把你帶進曾以為遙不可及的性親密、性興奮的世界。你可能會覺得,有人理解自己了,有人關心自己了,而這種理解和關心是你做夢也想不到的?;蛘吣阒皇怯X得,有了情人的生活更有趣,更有活力。最重要的是,情人可能已經改變了你的生命體驗——以某種深刻的改變增強了你的自尊,讓你感覺自己更加聰明、更有能力、更有魅力、更加性感、更有冒險精神。簡而言之,正如埃塞爾·斯佩克特·珀森(Ethel Spector Person)在《愛之迷夢與致命邂逅》(Dreams of Love and Fateful Encounters)中所言,浪漫愛情可能會助你“克服自我的束縛”。3情人贈你如此珍貴的人生禮物,你因為拋棄對方而心生內疚,這是很自然的,尤其是在你曾或明或暗地承諾過要跟對方在一起的情況下。
有一位名叫約翰的病人,外遇了他三十五歲的藝術老師,外遇結束后,他的內疚情緒就很典型?!八o了我——或者說,是我奪走了她生命中最美好的年華?,F在,她老了五歲,找對象生孩子的機會大大減少了。我欠她很多,哪怕是為了回歸家庭而拋棄她,我也覺得自己像個無賴。”
內疚是你可能會感到的一種情緒;悲傷則是另一種——悲傷于失去一個可能讓你重拾青春的人,悲傷于失去一個讓你瞥見美好生活的人。這種悲傷可能會在任何時候悄然襲來,甚至在幾年以后:有所聽,有所見,有所嗅,就突然涌出一股情感洪流。
“我和迪恩分手一年多后,有一次我在麥當勞排隊,”愛麗絲告訴我,“我敏感地聞到前面陌生人用的須后水,就是他用過的那種,我身體一下子就不舒服了,不得不跑出去透口氣?!?/p>
伯特說:“我跟瓊說,我要回到妻子身邊,那時我以為生活會變得簡單一些。我告訴自己,‘眼不見,心不煩?!晌以揭姴坏剿?,就越想起她。我一直克制自己不要給她發電郵,不要假裝去碰見她。我不后悔回歸家庭,但我有時還是很想念瓊?!?/p>
對拋棄情人心生內疚,這可能比外遇本身更令伴侶憤怒:關心情人的感受甚于關心我的感受,而我還要跟這種人住在一起,還有比這更侮辱人、更丟人格的事情嗎?然而,還有一件事情比其余的一切,甚至比你的內疚都更傷人,那就是:你繼續為失去情人而悲傷,即便你說要努力重建家庭。這種悲傷可能不會減弱你自己重建婚內信任的努力,卻可能會打擊你伴侶的努力。如果你現在要求伴侶理解你的悲傷,只會自取其辱。
反過來講,你的伴侶也不應該要求你做出保證,要你做到跟情人在情感上一刀兩斷。這種事你可能做不到,這會把你置于兩難境地:要么撒謊,要么說實話,而說了實話,你的伴侶心里更不是滋味兒。你的伴侶需要認識到,你對這個人的愛可能是真的,任何詆毀這種愛的行為,只會招致怨恨。再反過來講,你需要記住的是,你的伴侶正在遭受痛苦,所以可能會貶低你的情人,但你的伴侶之所以這么做,只是為了恢復其失去的自尊,贏回你的心。
你們雙方都應該考慮的是,你這個婚姻中的不忠方,你深切看重的未必是你的情人,而是情人帶給你的感受;你要尋求的不是伴侶的替代者,而是改變自己的基本自我意識;如果你們雙方都愿意敞開心扉,做出改變,那么你也許可以跟你的伴侶一道,找到你所需要的東西。你們倆的生活里可能還會有你情人的陰影,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們無法擁有豐盈充實的生活。
愧對孩子:“我當的什么榜樣?”
身為父母的你,可能會擔心自己的外遇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擔心他們對你的感覺。還有什么比失去孩子的愛和尊重更可怕呢?在你的內心深處,你希望孩子把你視為可敬仰的父母,而不是困頓迷失之人,不是拋棄他們的人。
比爾有個十六歲的兒子叫約翰,當他想象著把自己有新女友希瑟的事兒告訴兒子時,心中便充滿了負罪感。比爾的第一段婚姻里,妻子出車禍喪生了,他獨自把一歲的約翰拉扯大?,F在,比爾進入第二段婚姻已有六年,而他卻面臨著一個棘手的抉擇?!拔爷偪衩詰僦I?,”比爾告訴我,“但又不想讓約翰再失去一個母親?,F在正是他的青春期,我怎么能再次傷害他呢?如果我再次讓他沒了家,他將永遠不會原諒我?!?/p>
同比爾一樣,對你來說,無論怎么把自己有了新人的事情告訴孩子,都有風險。你在家里沒有得到滿足或者魂不守舍,他們可能不會理解,更不會同情;他們只知道你在威脅這個家庭的存在,威脅他們現在的生活。他們可能會用他們的方式在心中開釋你的行為,因為他們需要繼續依附于你;他們也可能會敵視你,因為你剝奪了他們的美好童年。
蒂娜有個十八歲的女兒,當她想要跟女兒解釋為什么在跟另一個男人約會時,她女兒厭惡地轉過身?!拔也幻靼啄銥槭裁床荒芨职终務劊屗滥悴婚_心。你告訴我,你討厭他很被動,但你為什么不直接跟他說:‘哎,我要你為我多做點事——付賬單、預訂晚餐、修馬桶這些事。只要幫我分擔一些就行。’我們一家人共同經歷了那么多,這個問題真的嚴重到你沒法解決嗎?我恨你拆散了我們家。我恨你只想到你自己。”
如果你也是父母不忠的受害者,你可能更會愧對自己的孩子。一想到要把自己的孩子扔到同樣一種殘酷的兩難困境中,你一定會再次體驗到自己的童年創傷。
弗蘭克的情況就是如此。弗蘭克十三歲時,父親為了另一個女人離開家,弗蘭克不得不在兩個家庭之間做出選擇?!拔液薷赣H對我做出這種事。”他說。可在三十年后,弗蘭克卻發現自己走上了父親的老路,準備為了情人而離開妻子,自己的孩子們也不得不在兩個家庭之間做出選擇?!拔覒撾x開婚姻并讓孩子們受苦,還是應該留下來并克制自己呢?”他問道,“這就像是在選擇要空氣還是要水啊?!?/p>
在弗蘭克的解決方案里,沒有一種是無痛方案,所以他什么都沒有做;他既沒有離開妻子,也沒有離開情人,他只在等待合適的時機——當然了,這個時機一直也沒來。他先是等到二兒子行了受誡禮,然后等到女兒高中畢業。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弗蘭克從未真正解決困境,他還在困惑,還在痛苦,他只能游走在每一段關系的邊緣。
正如弗蘭克那樣,你的內心里可能有兩種聲音在激烈斗爭:你內心的小孩會鼓勵你傾聽自己的激情,要活在當下;你內心的父母則責無旁貸地提醒你,要對家庭負起更大、更長遠的責任。該聽哪個聲音,則很難說?;蛟S,你現在能做的就是安慰自己:無論你做什么,都不能讓你完全快樂,也不能滿足你所有的需求;無論你做什么決定,將來都會后悔的。(第三章、第四章將幫助你解決這些矛盾心理。)
要度過這段艱難的時期,你可能會發現這個辦法很管用:你要提醒自己,孩子們會長大,你可能會有很多機會跟他們談心,談談發生過什么事情,而他們對你和你外遇的感覺,也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改變。不僅如此,對于發生過的事情,你自己的看法會發生改變,你的解釋方式也會發生改變。
孤立無援:“沒有人支持我。”
一旦你的外遇曝光,受影響的就不止你和孩子的關系了。你的父母和許多朋友都可能苛刻地評價你,不再像平時那樣給你情感支持。
最殘酷的可能就是來自父母的拒絕。巴里對我說:“一開始,我媽媽每天都打電話給我,說我把她氣病了。直到我不接她電話,她才不講這種話了。最近她對我好一點,問我過得怎么樣,但我明白她一直在審視我,納悶她哪里做錯了,我怎么把生活搞得一團糟?!?/p>
如果你的父母篤信宗教或價值觀保守,則可能認為你墮落、下賤,是家庭的恥辱;他們會向你施壓,讓你不要搞外遇,要跟伴侶在一起。你可能開始疑惑:“他們是關心我,關心我的幸福嗎?還是只關注抽象的人生教條,擔心他們的朋友說閑話?”
有些父母會為你的行為而責怪自己,卻根本不聽你說什么激情或痛苦。家庭的歲月靜好——這就是他們對你的希望。他們最不想聽的,就是你婚姻出問題,就是你在情人懷里的歡悅。
對于你們婚內的沖突,你最親密的朋友可能也沒做好傾聽的準備,特別是那些了解你和你伴侶的人,他們可不想在你們這個事情上站隊。有的人可能不做道德評判,或者覺得自己的婚姻關系很脆弱,不想被你的情況危及自身,因而不愿支持你的感受或幫你說話。有的人則會用他們對愛和承諾的看法來批判你,而你想要的不過是對方帶著同情的傾聽。
蒂娜,五十四歲,職業高爾夫球手,她根本不想跟家人說自己有個年輕的情人,卻以為可以跟最好的朋友金妮說說自己的焦慮。然而,金妮并沒有給她安慰,反而怒吼道:“克制一下你自己吧!你有四個孩子呢!”
為了避免家人和朋友批評,你可能會跟他們保持距離,有空就跟情人呆在一起,跟情人的朋友們來往。這可能會讓你們倆糾纏得更深,達到超乎你想要的程度,超乎你準備的程度。
你會很想擺脫孤立無援的感覺,很想周圍的人都迎合你的想法和感覺。但是,如果你真想誠實地審視自己,就要找與你沒有利益關聯的人談一談——你要找的人,要既能堅定地支持你,又能讓你承認自己在婚姻問題中也負有相應的責任。但是你別忘了,不管這些人有多么樂于助人,他們只能了解你的部分情況——也就是你有選擇性地向他們展示的那一部分,或者你了解自己的那一部分——并且他們對事情也有個人動機和個人傾向。在他們中間,只有很少的人能足夠了解你并給你明智的建議,或給你需要的支持。
在這樣一個脆弱的時刻,你有一個明智的選擇,就是去咨詢心理治療師——他們立場中立,因此能夠尊重你的感覺,幫助你理清混亂的局面。
充滿絕望:“我倆之間已根本找不到出路。”
外遇曝光后的早期階段,你可能覺得你倆之間已是情感的死亡集中營,根本沒有機會赦免或逃脫,有這種想法很正常。你可能出于許多原因而決定留下來——害怕孤獨、感到內疚、為了孩子、經濟安全感、道德責任感——但是,你很可能認為你們之間的愛已經永遠消失,你的伴侶已經無法滿足你的需求。
你的想法可能是對的,但你也可能是因為偏袒情人而歪曲了事實。杰瑞的情況就是如此。杰瑞,五十五歲,工程師,他總在贊美情人辛迪,總在責備妻子朱迪。杰瑞告訴我:“辛迪好像比我自己還了解我要什么、想什么,我覺得她欣賞我,她接受真實的我。朱迪根本不理解我,我覺得她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改變。為了孩子我打算跟她過下去,可我覺得這是在坐牢。”
杰瑞認為妻子不能支持他,這種認知變成了自我應驗的預言。杰瑞和妻子交流時,從來沒有讓她聽到自己的需求,從未給過她改變的機會,也從未試著看她能否滿足自己的需求。
然而,只要你不讓絕望情緒支配自己的行為,情況可能就沒那么悲慘了。假如你只因現在感覺不好就不給伴侶取悅自己的機會,那就太可悲了。
寸步難行:“我不知道該走哪條路?!?/h4>
是離開伴侶還是留下來,是跟情人私奔還是說再見——這些重要的抉擇很可能讓你寸步難行、無法決斷,既不能選,又不能不選。你只知道,你無法同時應付兩種生活了——這太難了。
喬伊,三十四歲,職業基金籌資人,婚齡七年,圣誕節公司聚會的時候,她在玩鬧嬉笑之間就失控了?!澳翘煲估镂掖胶芡?,喝得太多了,想借酒勁瘋一下。埃文邀請我跳舞時,他給我的感覺太棒了,我被迷住了。不知不覺,我們接吻了。我從來沒考慮過后果,因為我從來沒想過要跟他有什么發展,但兩周以后,在他的公寓里,我們見面并發生了關系,接下來的事情我就不必多說了。我從沒想過會愛上一個人,但我已經愛上了,現在我不知道該怎么辦了。我丈夫是個正派人,我也沒覺得婚姻不幸福,但我也沒打算放棄埃文。我無法回到婚姻里,假裝自己甘之若飴。我真的整個兒陷進去了?!?/p>
亨利,五十歲,上市公司董事長,他也遭到了同樣的情感折磨。亨利同意留在妻子身邊,專心解決夫妻矛盾,但他對情人伊迪又無法放手。有一天,在孤獨迷茫之中,他請伊迪吃午飯。這讓他覺得既興奮,又焦慮。他承認:“我像個傻子似的,在桌子底下撫摸她,吃吃地笑,像個十八歲的毛頭小子。但我太想要她了,沒法控制自己。我是一個成年人了,一家大公司的總裁,可我到底在干什么啊,跑來跑去像個發情的動物?一邊跟妻子說‘我們共同解決問題吧’,一邊還跟伊迪偷偷摸摸。跟她呆在一起越久,我就越迷茫?!?/p>
同亨利一樣,你的矛盾心理有一部分源自這樣一個事實:你在沒有真正理解后果的情況下,或者在沒有明確意識到的情況下,就卷入了一場婚外情,現在感覺被自己無法控制的情感裹挾了。你可能會覺得,生活如此令人沉醉,而這種感覺本已消逝多年,因此你無法從這種興奮中解脫出來。
你很難平衡好兩邊關系,很想隨便找個解決方案,但這些方案既不清晰又不明確,而且似乎都需要做出妥協。你和配偶的關系可能并沒有那么糟糕,你和情人的關系可能也沒有那么美好。你可能開始疑惑:“如果我把投入外遇的柔情與關懷同等地投入婚姻,婚姻會一樣美好嗎?”
外遇現在是可能讓你心神飛揚,但如果你們倆住到一起,在光天化日下近距離看到彼此,就可能被打回凡塵,在生活瑣碎中緩行了。如果你們能認識到彼此的真實面目,而不停留在想象中的那種模樣,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走出一段無益的關系,又走進另一段無益的關系——而且還有了拖累;你要付贍養費,還要每隔一個周末去探望孩子。就像脫開系繩后搖晃掙扎的一艘船,這時的你可能什么也不想要,只想逃離所有人,將有關愛情的一切未來都換成平靜和孤獨。
在左右矛盾中,你會發現一大堆沒有明顯答案的問題接踵而來:
· “我還愛我的伴侶嗎?”
· “愛是什么?”
· “我正常嗎?”
· “我這么做正當嗎?”
· “我怎么找到答案?”
· “為什么發生這種事?”
· “我怎么擺脫出來——從哪段關系里擺脫出來?”
愛并不純粹,愛是由許多復雜的,有時也是矛盾的感情組成的。你心里一面會說,“要是能跟情人徹底分手,忠于伴侶就好了,”另一面又會說,“要是能跟情人私奔,忘掉過去就好了?!?/p>
無論你如何決定,你的伴侶都會因你對另一個人的情感而備受打擊,并且懷疑你們能否重歸于好。修復關系是一段艱難的旅程,走到這個階段,你們倆都需要直面許多矛盾情感,不要匆忙地對未來做出定論。對于任何事情,人類本就不止有一種感覺,尤其是對于愛。
自我厭惡:“我沒什么要辯解的。我覺得自己很不堪。”
無論你現在對愛情生活有什么感覺——如釋重負、自在掌握、左右為難、受困其中——你可能都會為自己違反了教義或家庭價值觀而深感羞愧,因為這些價值觀要求你遵守誓言,堅持婚姻。拋開了自己的重重顧慮,傷了伴侶的心,有過外遇后,你可能會覺得自己背叛了身邊所有重要的人,包括你自己。
格蕾絲,婚齡十二年,她在跟健身俱樂部網球教練上床以后,深感自責。她對我說:“我在婚姻中感受不到愛。我的丈夫幾乎不碰我。假如他知道我想做愛,就想著法子拒絕我,都到這種地步了。他總是掌控一切,而我卻孤獨得發瘋??墒?,這種不正當的關系讓我覺得自己像個妓女。我真是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如此輕易地背棄了忠誠、承諾、誠實的理念,這所有一切我自以為信奉的價值觀。我終于得到了渴求的愛、關注和肯定,但為了得到這些,我違背了書中的教導,也出賣了自己的靈魂。如今我得到被愛的感覺了,但我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了?!?/p>
有時候,你會沒來由地對伴侶不好,甚至很惡毒。喬,三十二歲,電工,“我都不敢相信,每當我和梅格約會的時候,對妻子的態度有多么糟糕?!彼麑ξ艺f:
“我打算跟幾個要好的同事們搞個棒球派對——在一起玩玩,喝喝啤酒,吃吃比薩,再看看電視上的季后賽。這個‘同事們’里有梅格,我們不僅僅是朋友,這對其他人來說已經不是秘密了。我知道妻子不想參加派對——她懷孕了,也不喜歡棒球、喝酒——我還指望著她和以前一樣,周末出門轉轉,跟她姐姐呆在一起。
“我滿腦子想的都是跟梅格共度良宵??稍谂蓪φ_始的時候,蘇珊流血了。她給醫生打了電話,醫生安排她第二天做刮宮手術。她不想給任何人添麻煩,提出要在汽車旅館過夜,這樣就能睡個好覺,而我也可以繼續開派對。我同意了。第二天,我還讓她自己開車去了醫院。”
喬搖了搖頭,繼續說:“我知道你一定很厭惡我。我的行為無可原諒,我在妻子最需要我的時候拋棄了她。我只能說,外遇的時候我完全昏了頭,就像個自私的白癡。我覺得,我的所作所為不是出于我真正的性格。我覺得,我是迷失自己了。”
有些人對自己感到厭惡,是因為他們試圖刺激伴侶做出跟自己一樣不光彩的行為,把伴侶拉低到跟自己一樣的道德水平,以使他們的自我形象在自己的眼中看起來更好一些。
錫德,二十六歲,工商管理在讀碩士,他感覺自己正在利用妻子英格麗德,讓她為自己掃清結束婚姻關系的路障?!拔夜室庹勰ニ?,希望她報復性地同樣對我,這樣我就有理由離開了。我想把她拉下水,讓她也不干凈,讓她分擔分手的責任,免得所有的罪責都落在我身上。我甚至試圖讓一個朋友引誘她,希望讓她與別人有染,讓她跟我一樣。后來,我又帶她去看夫妻關系心理治療師,讓治療師來做善后工作,讓她覺得應該自己主動離開。最讓我難受的是,她對我很好——這真讓我受不了。等到我告訴她我要離開時,她卻幫我收拾行李。我把她的生活搞得一團糟,她卻在那里主動幫我收拾行李。她的善良讓我感到窒息,我奮力掙脫了她,這才能喘口氣。”
后來,錫德與妻子英格麗德終于離婚,四年后,他反思自己的行為:“我對她很不好。我不該對她那么惡毒。當時我太年輕,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如何維持婚姻。我一直痛恨自己的是,我在感到很不幸福的時候沒有直接退出,反而把她也拉下了水。”
內疚是一種有益的提醒,提醒你要認識到沒有誠實地面對自己,提醒你要活得更有信念。不過,如果你內疚到把自己貶得一文不值的地步,你就什么都認識不到了;如果你內疚得以為自己一無是處,你就是在欺騙自己,從而喪失了認識自己的可貴機會。因此,我的建議是,你自責的時候不要針對你自己這個人,而要針對你不喜歡或認為自己有所不足的那些性格特質,以及讓你一邊搞外遇一邊還欺負、欺騙伴侶的那些性格特質。一旦你分析出自己的這些消極特質,就可以著手重塑它們,并建設性地改變自己,原諒自己。
在自己的性格特質里,可能會讓你自責的有:
· 沒有安全感,對自己沒把握,只要有人吹捧你,獻殷勤,你就很容易上鉤;
· 有未得到滿足的需求(陪伴、感情、交流等方面),但又不對伴侶講,然后到其他地方尋求滿足;
· 覺得自己的需求理應得到滿足,卻無視他人的需求;
· 渴望刺激和新奇,無法忍受婚姻中的日常平淡和按部就班;
· 忽視或未意識到自己的內心矛盾,并把自己的不幸福歸咎于伴侶。
你可能想深入了解自以為不好的自我心理特質,但如果你只盯著自己不好的地方,而無視伴侶不好的地方,這對自己是不公正的。你無權將自己發生外遇的責任歸咎于伴侶——畢竟,沒有人強迫你出軌——但是,你有權指出伴侶如何讓你感到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