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28章 父母的手是孩子最好的“藥”
- 第27章 沒有向父母表達的攻擊力最終變成了自殘
- 第26章 不和諧的家庭關系會影響孩子成長
- 第25章 抑郁 成績下滑……好好的孩子怎么了?
- 第24章 焦慮是因為我不允許自己失敗
- 第23章 《孩子的問題,根源往往在家庭》:自卑的孩子從不敢正眼打量這個世界
第1章 《那些心里的痛,身體都知道》:夜夜失眠的背后,是不安的靈魂在“吶喊”
生澤
失眠是一種睡眠障礙,表現為頻繁而持續的入睡困難、睡眠維持困難、日間功能損害等。失眠可孤立存在,也可能與精神障礙、軀體疾病或物質濫用共同存在。長期緊張、焦慮的人更容易出現失眠癥狀。從身心全息文化的疾病觀來看失眠,失眠的原因有:
第一,不良的生活習慣。
現在年輕人習慣熬夜和晚起,長此以往便打破了身體的生物鐘規律,致使內環境紊亂。等他們再想睡覺時,身體會因為生物鐘的慣性,出現睡眠障礙。
第二,曾經的創傷。
肖然老師說過,身體就像一個賬本,記載著我們一生的經歷。
身體背部是以脊椎為中心的整個人體的全息縮影,人體的五臟六腑均可在背部找到對應的區域。
脊椎前角發出的神經根控制全身肌肉的組織運動,而后角發出的神經根控制全身的內臟,椎體兩側發出的31對神經根連接身體不同的內臟。后背區域的緊張、板結、隆起,都會影響身體的健康,繼而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
第三,固化的不可改變的信念。
長期處于緊張、焦慮的人的自主神經容易紊亂,其全身肌肉很難真正放松下來。這樣的人就算躺在床上,依然會處于非常緊張的狀態。
第四,不和諧的家庭關系。
如果我們的成長經歷充滿了沖突和不安,我們就會很容易緊張和糾結。如果長期處于這樣的狀態,我們就很難全然地放松并且進入睡眠。
基本情況
李小芳(化名)今年三十歲左右,整個人看上去形銷骨立,面色黯淡。長期的失眠問題導致她整個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并且嚴重影響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李女士在無奈之下選擇休假在家,很少出門社交。
為了解決失眠,她曾試過各種物理方法,但收效甚微。同時,她還非常害怕藥物給身體帶來副作用,所以暫時不愿意服用藥物。在朋友的推薦下,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做身心調理。
經過三個階段的身心調理,療愈師幫李小芳釋放了一部分儲藏在身體當中的恐懼、焦慮,讓她的身體慢慢放松下來。現在她每晚能睡七八個小時,并且慢慢恢復了正常的社會活動。她變得沒那么容易緊張,她的氣色也從之前的黯淡慢慢轉變成紅潤。
調理過程
第一階段
療愈師重點通過手法按摩,幫助案主調理了腎區及生理區。調理這些區域可以幫助案主補腎、培補元氣,讓她“心腎相交”。骶骨部分控制著全身的植物神經,放松骶骨可以起到安神的作用。經過一小時的調理,案主在不知不覺中睡了二十分鐘,這讓她感到非常驚喜。
第一次調理結束后,案主反饋當晚睡眠有了改善,一晚上能睡三四個小時。但入睡過程還是非常困難,她總是在擔心睡不著及失眠等問題,越想就越睡不著。
第二階段
療愈師繼續幫案主按揉骶骨,幫她放松軀體的緊張感。隨后療愈師把手放在案主的腎區和心區進行手法催眠,案主漸漸進入催眠狀態。慢慢地,案主回憶起那段讓她感到非常害怕的經歷。她的身體開始不由自主地顫動、發熱。她因為害怕而抽泣。
療愈師告訴案主自己會陪伴在她身邊,并用語言不斷引導案主去和自己聯結,走進那段深淵一樣的記憶。
在劇烈的喊叫、哭泣之后,一部分恐懼情緒得到了宣泄和釋放。身心全息文化認為,恐懼的情緒會“記載”在骶骨上。在處理完恐懼的情緒之后,案主骶骨的韌帶沒有之前那么緊張了。
經過多次的身心調理,案主的失眠癥狀隨著身體狀態的變化有了明顯改善。她的睡眠狀態越來越好,開始每晚能睡五六個小時。
在整個調理的過程中,案主的腰椎不適及胃腸脹氣問題也得到了緩解。她的氣色慢慢紅潤起來,精氣神也好了不少。
第三階段
案主只是偶爾因情緒波動而出現睡眠障礙,失眠的情況基本得到解決。
療愈師根據當下的情況,繼續調整腰骶位置,幫助案主改善身體整體的循環。他還在這個階段重點調理了案主的脾胃功能,幫助身體增強消化、吸收功能。
案例分析
療愈師通過背部評估發現,李女士的后背比較平,肩頸位置塌陷,脊椎兩側的韌帶緊繃,脾區位置尤其明顯,骶骨位置干癟、隆起。
從身心全息文化的身體地圖來看:
(1)肩頸位置塌陷說明內心和父親有心理距離。這樣的人內心比較敏感。
(2)脊椎兩側的韌帶緊繃,是長期內在處于焦慮、緊張造成的。中醫講“思傷脾”,指的是緊張、焦慮的情緒會影響脾胃功能,造成“脾胃不和”。
(3)骶骨位置干癟、隆起,說明在生命早期,也就是三歲前,發生過創傷性事件,這會引發內在的無意識焦慮。
綜合評估來看,療愈師認為李女士的緊張情緒是她失眠的主要原因。引發她緊張情緒的根源,是因為她童年創傷而產生的無意識焦慮情緒。情緒引發的脾胃問題,則更進一步加重了案主的失眠癥狀。多思多慮的敏感性格,常常讓案主難以停止頭腦層面的思考,無法快速進入睡眠。
療愈師用手法催眠的方法,幫助案主重新回溯那段讓她恐懼的經歷,并陪伴她直面恐懼,釋放當時的情緒。
中醫講“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在手法上,療愈師著重幫案主調理了脾區和腎區,讓腎精因脾的運化得以滋養,脾的運化得到腎陽的溫煦。身體得到氣血的充分滋養后,就會慢慢開始自愈。
經過三個階段的調理,案主內在的其他問題和期待也一點點浮現出來。這些都是需要后期通過自我覺察和成長來處理的。
總之,對每個人來說,身心成長都是長期的功課。它是一個不斷覺察自我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