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山茱萸 降糖補腎固脫

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山茱萸中含有的熊果酸是降糖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山茱萸常配伍黃精、枸杞子、天花粉等滋補肝腎、清熱生津中藥,能有效治療肝腎陰虛,內熱消渴。

中藥屬性

參考價格每千克75元

使用禁忌

人群禁忌:肝陽上亢,素有濕熱,小便淋澀者禁服。

降糖用法

山茱萸30克,蒼術、五味子、烏梅各20克。同入砂鍋,加水20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至1000毫升。分3次服,每日1劑。可滋陰固腎,治療糖尿病。

功效延伸

補益肝腎 用于肝腎不足所致的頭暈目眩、耳聾耳鳴、腰膝酸軟等。山茱萸30克,白酒1000毫升。山茱萸放入干凈容器內,倒入白酒,密封,浸泡1周。每次服15毫升,每日2次。

收斂固脫 用于腎精虧虛所致的遺精、滑精、遺尿、小便頻數、虛汗、崩漏、帶下。山茱萸、肉蓯蓉、五味子、山藥各100克。共研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0克,每日2次,空腹服。

治療腎虛腰痛、陽痿、遺精等癥 山茱萸、補骨脂、菟絲子、金櫻子各12克,當歸9克。水煎,去渣,取汁,溫服。代茶飲,不拘時服。

治療乳糜尿(尿液混濁呈乳白色) 山茱萸10克,龍眼肉20克,粳米50克,鹽適量。粳米入砂鍋,加水適量煮粥,粥將熟時,放入龍眼肉、山茱萸同煮至粥爛,加鹽調味。當早餐食用。下午加泡龍眼肉20克當茶飲。忌油膩,連服1個月為1個療程。

別名

山萸肉、藥棗、實棗兒、棗皮、肉棗等。

道地藥材

主產于浙江、安徽、河南、陜西、山西等地。

挑選儲存

以無核、皮肉肥厚、色紅油潤者為佳。宜放置在陰暗干燥處,以防霉蛀變質。

用法用量

煎服:單味或者配伍其他藥味一同煎服,一般用量為5~10克,急救固脫用量20~30克。

泡酒:本品浸入適量優(yōu)質白酒中,浸泡數周后飲酒。

本草成分

山茱萸含有生理活性較強的山茱萸苷、酒石酸、沒食子酸、蘋果酸、樹脂、鞣質和多種維生素等成分,具有降糖、抗血小板聚集、增強免疫功能、消炎、抗菌、抗疲勞、增強心臟收縮能力等作用。

傳世名方

[主治]五種腰痛,腰腳無力。

[配方]牛膝(去苗)、山茱萸各三十克,桂心一克。

[制法]上藥搗細羅為散。

[用法]每于食前,以溫酒調下六克。

——出自《太平圣惠方》

鑒別用藥

山茱萸、吳茱萸

山茱萸性微溫,味酸、澀,歸肝、腎經。可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用于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崩漏帶下,內熱消渴等。

吳茱萸性熱,味辛、苦,歸肝、胃、腎經,有小毒。可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用于厥陰頭痛,寒疝腹痛,寒濕腳氣。二者切莫混淆。

聽故事記中藥

春秋時期,一位藥農向趙王進貢“山萸”,趙王以為藥農拿俗物進貢企圖蒙混自己,大怒。一位朱姓御醫(yī)勸阻道:“山萸是良藥,這位山民聽說大王有腰部疼痛的痼疾,才特意送來。”趙王不聽。后來趙王舊病復發(fā),腰痛難忍。朱御醫(yī)忙用山萸煎湯給趙王服用,三日后竟痊愈。為表彰朱御醫(yī)的功績,趙王將山萸改名為“山朱萸”,后又寫成“山茱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舒兰市| 讷河市| 台安县| 县级市| 康平县| 北票市| 普兰店市| 涪陵区| 嵊州市| 通河县| 嘉峪关市| 屏东市| 阳曲县| 南溪县| 湘潭市| 阜城县| 安康市| 寿宁县| 柏乡县| 昭平县| 乌鲁木齐县| 高邮市| 伊宁市| 政和县| 图木舒克市| 颍上县| 汶川县| 河津市| 武宁县| 湘阴县| 绥阳县| 墨脱县| 灌云县| 民乐县| 黄冈市| 江油市| 永胜县| 当阳市| 日土县| 南木林县| 万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