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緒控制的100種方法:超有效的情緒整理術(暢銷3版)
- 郭英
- 1618字
- 2022-07-28 12:00:17
第十節 你總有一個閃光點
一個20歲出頭的年輕人畏畏縮縮地敲開長者的門。他流浪到巴黎,實在走投無路,期望長者能夠幫著找一份謀生的差事。“你有什么特長?”長者發問,年輕人窘迫地搖搖頭。“法律或者會計方面擅長嗎?”長者又問,年輕人還是搖了搖頭。“數學怎么樣?”“歷史、地理一類的呢?”長者接二連三地發問,年輕人卻一個勁兒地搖頭,找不出自己哪怕一丁點兒的優點。“那好吧,先把你的地址寫下來,我再聯系你吧!”長者嘆道。年輕人羞愧地提起筆在紙上寫下一行字。“你的字寫得非常漂亮!這就是你的優點,你應當大有作為,而不應只滿足于一份糊口的工作。”長者沉思著,極為肯定地說。年輕人眼中燃起了希望的光芒,離開時腳步明顯變得輕松起來。數年后,這位曾經窮困潦倒的年輕人寫出了《三個火槍手》《基度山伯爵》《雙雄記》等享譽世界的文學著作。他就是家喻戶曉的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
愛默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瓜無滾圓,人無十全。每個人都有缺點,也有優點。幼年時,我們初生牛犢不怕虎,小手里不停地搗鼓,認為自己長大后一定能夠成為改變世界的偉人;可長大后,我們開始對各種權威屈服,總是把自己放到一個最不起眼的角落里。我們童年時那種探索的欲望和越挫越勇的雄心呢?我們童年時那種敢闖敢試的勇氣和上下求索的精神呢?是誰將那樣閃閃發光的我們偷走,換成現在這個猶疑畏縮的自己?站起來吧!沒有人真的一無是處,也沒有人真的毫無缺點。人這一輩子,本來已經活得很辛苦,何必還要自我壓抑、自我嫌棄、自我貶低,將自己低到塵土里。如果連你都不愛你自己,那么還能奢望誰會一直在身邊愛你。也許你不懂人情練達,但你真實溫暖;也許你不算能言善辯,但你踏實肯干;也許你不會噓寒問暖,但你總是默默地雪中送炭;也許你不善吹噓炫耀,但你的生活盡享平靜圓滿;也許你不是一個能力挽狂瀾的巨人,但你在平凡的崗位上付出了最真誠的奉獻;也許你沒能為國為家戍守邊防,但你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愛著這個國家,祈愿她能夠風調雨順、長治久安。這些就足夠了!正如涓滴溪流匯成江河,顆粒沙石筑就山川,是它們凝聚成了你光芒四射的人生,而這正是你的閃光點。
整個人類社會就像一部重型機器,每個社會成員都是其中的零部件。有上面的操作臺,也有下面的承重底座;有不起眼的螺絲釘,也有成片的流水線。無論你在哪個崗位發光發熱,都是這個社會的一部分,都在努力促成整個社會的和諧運轉。沒有人是無足輕重的,尤其是對于你的家人、朋友還有你自己。在家人眼中,你是唯一的,你是父母的希望,是兄弟姐妹的陪伴;在朋友眼中,你是唯一的,也許你靦腆寡言,但笑起來有著春天般的溫暖;在你自己眼中,你更是唯一的,你有放縱也有自省,有懦弱也有擔當,有膽怯也有勇敢,有自私也有善良,你也許平凡,但對于這只有一次的生命,你終歸是它唯一的主宰,唯愿它活得坦蕩、活得安詳。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決定著他的行動和整個人生走向。一旦有了客觀正確的思想認識,在這種觀念的指引下,你定能度過知足愉快的一生;反之,對生活秉持錯誤的思想和偏頗的看法,盲目極端的自卑或自負則會使人煩惱困擾纏身,一刻不得安寧。有時想想,命運似乎是不公的,卻又是公平的。你靜下心邁步,就能俯拾風景;你埋下頭勞作,就能有所收獲。風平而后浪靜,浪靜而后水清,水清而后游魚可數。心若改變,態度便隨之改變;態度改變,習慣便隨之改變;習慣改變,性格便隨之改變;性格改變,人生便得以改變。正如余華在《活著》一文中所說:“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對善與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只有在對這個世界有了自己的理解后,才能夠更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懷大愛心,做小人物,懷平常心,做不平凡事,你就能達到理想的人生境界。
不驕不餒,不卑不亢,認真快樂地生活;感悟生活,體驗生活,創建自己的生活!相信自己,倚靠自己,如此,你眼前的世界會越來越開闊,你也定能擁抱別樣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