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他人會影響你的自主權

言行也會互相“傳染”

人們都知道艾滋病毒會傳染,感冒病菌會傳染,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人的行為、動作也會相互傳染。因為我們模仿別人是無意識的,就像自己不知道從哪帶回了感冒病菌一樣,所以我們的有些行為很難被自己控制。

人類有許多社會行為都是通過模仿獲得的。在嬰兒時期,孩子看到父母吐舌頭,也會做吐舌的動作。在一步一步的成長過程中,人們的行為模式大多都是來自對別人行為的學習。例如別人叉腰,你也會叉腰;別人打哈欠,你也會打哈欠;別人拍手你也會跟著拍手,你不知不覺就和別人的行為保持一致,不管他的行為是好是壞,你都會被“傳染”。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認為,人類行為的主要學習渠道就是模仿。我們模仿別人的各種行為,包括好的、壞的。這些不見得都是我們的喜好,總之別人做了,我們就做,就像在追求一種時尚一樣。社會是模仿,而模仿就是自控力失效。

說到自控力,我們還需要談一下人類的大腦。我們的大腦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欲望,有想獲得及時滿足的欲望,有實現長遠目標的欲望,有為自己而活的欲望,也有為了父母、孩子、配偶而生活的欲望。這些欲望相互斗爭,都想占有控制權。但是無論我們有什么欲望,都需要和他人建立聯系。我們的大腦中有一種腦細胞,它的任務就是觀察其他人想要什么,有什么感覺,要做什么,這樣才能保證這種聯系的建立,這個腦細胞就叫作“鏡像神經元”。

如果有一天有人拿刀切菜的時候,不小心切傷了自己的手,我們看到他的傷口,立刻就有一種疼痛的感覺,我們的表情也會不自然。這是因為我們大腦中管理疼痛的鏡像神經元發出信號,讓我們感覺到像是刀切在自己手上,這樣我們就能理解別人的感受。

當鏡像神經元探查到別人的行為,它會讓你的身體做好做出相同行為的準備,于是我們就會無意識地模仿別人。當看到別人推門,你會不自覺地想伸手撐住門;看到別人夾菜,你會不自覺地想往前推動下盤子;看到別人說話時雙手交叉,你沒想到自己一會也做出了雙手交叉的動作;聽見別人唱一首歌,你可能過一會兒也會哼唱這首歌。因為模仿是我們的本能反應,看見別人好的行為,我們會模仿,看到不好的行為我們也會去模仿。例如我們明知吃高熱量的食物會讓自己發胖,明知抽煙喝酒會讓我們血壓升高,但是我們看到別人這樣做,自己就會無意識地跟隨,這時我們就失去了自控力。

1962年,美國北卡羅來納的一家紡織廠有59名女職工回家休養或是住進了醫院,因為她們聲稱自己被“虱子”咬了,有全身無力、神經緊張、惡心、疼痛的癥狀。剛開始,只有10個工人報告了自己的癥狀,過了幾天,又多出49人稱有相同癥狀。據這些得病女工稱,病因與紡織品中攜帶的虱子有關。后來有關人員來紡織廠調查這件事,他們沒有找到能引起這些癥狀的虱子。經過一段時間休養,女工們的癥狀都消失了,她們又回到了工作崗位。

后來,有兩位心理學家到紡織廠做調查,他們發現有兩種人最容易出現這些癥狀,一種是在廠中不愛與人交往的孤獨人士,他們對別人的異常行為沒有抵抗力,也就是說他們會受別人昏厥、疼痛等癥狀傳染,對自己的行為失去控制能力。另一種就是時常感覺壓力巨大,情緒緊張、焦慮的人。因為他們不善于調控情緒,很快就會被這種容易帶來緊張情緒的事情“傳染”。

別人偏離常態的行為,讓我們下意識產生模仿的沖動。看到別人有某些癥狀,我們的大腦發生變化,很快就被這些癥狀影響。人的情緒也會相互傳播,看到別人因情緒緊張而疼痛、麻木,我們也會產生緊張的反應。因為別人影響了我們的情緒,我們的心情變差,這時意志力更加薄弱,很容易為了改善心情而做出難以節制的舉動,例如暴飲暴食。

當我們看到別人屈服于欲望,我們的欲望就會被點燃。當我們看到電視中的人吃奶油蛋糕的時候,我們就會有想吃的沖動;看到他們到一個風景宜人的地方度假,我們也很想去;看到別人買彩票中了獎,我們就會有想買彩票的沖動。總之,人們的行為會相互傳染。

合理拒絕他人,保護自主性

有時候,我們因為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就隨意答應別人的請求,后來又因為自己沒有能力做到而失信于人,我們就會自責、自卑,為顏面盡失而后悔不已。這就會引起自控能力的下降。

中國人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最喜歡走中庸之道,做事習慣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中庸之道雖講究做人做事恰如其分,但決不是讓一個人毫無原則地妥協,失去自我。雖然我們知道拒絕的滋味不好受,但也不能為了滿足他人而放棄自己的原則。

不善于拒絕別人的人,總是被稱為“老好人”。他們礙于面子,不敢拒絕他人,因此總是戴著面具做人,活得很累,可以說他們是不善于自我調控的人。比如,你的同學或同事想跟你借錢,你明知道他的名聲不好,品行不端,但是你不好意思拒絕,就勉強把錢借給他,一旦有什么不好的結果,你便會友誼和錢財兩空。

無力拒絕別人是一種心理現象,你想拒絕別人,但又無從開口,這樣為難自己,只會消耗更多的意志力,讓你不能進行自我控制。如果能學會合理地拒絕別人,那你就擁有了一定的控制力,包括對自己和對事情的控制。你要記住,你不是呼風喚雨的神仙,不能做到有求必應。別人提出的事情,你無法辦到的時候,就應該拿出真實的態度拒絕別人。

奧林科技公司數據部的前主管,是個無力拒絕別人的人,下屬都稱他為“老好人”。只要下屬在工作中碰到難題,只要找他辦理,有求必應。他在管理期間,雖然把部門事務處理得還算妥當,但總是沒有什么較大起色,所以公司任命張凱為新任數據部主管。

張凱對改變部門狀況十分有信心,當他滿懷熱情上任的第一天,部門助理就對張凱說:“主管,我有一份報表不會做,你能幫我做嗎?”張凱聽到助理的請求很詫異,因為這些事情根本不是主管應該干的。他本來十分生氣,但是轉念一想,自己第一天上班,別因為一點事情傷了和氣,于是就對助理說:“真不好意思,我現在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實在很忙,等我忙完這一陣,再幫你處理報表吧。”助理一聽張凱這樣說,只好回去自己做了。因為張凱只是說過了這一陣再幫助她,具體需要多長時間誰也不能確定,而且助理的報表是領導急著要的,哪里能等一段時間。張凱用這樣的拒絕方式處理了很多下屬的請求,時間一長,人們有事都盡量自己處理,不再麻煩主管。每個下屬的工作能力都得到提高,部門業績也有了很大提升。

張凱這種處理方式,既拒絕了別人,也不會讓別人心生抱怨,這是合理的拒絕之道,也是自控力高的表現。如果他像前主管一樣對別人的要求有求必應,不但放縱了自己,也放縱了他人的行為,很難幫助公司改善現狀。而張凱則能謹慎控制自己的言行,既不得罪他人,也能讓下屬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個人能力。可以說張凱用強大的自控力約束自己的同時,也幫助下屬提高了工作中的自我控制能力。

雖然拒絕他人也是一種自控能力,但是要想掌握好這種能力,還要把握一些要點。

首先,拒絕別人不要直接用冰冷強硬的語氣,將別人置于難堪的境地。我們拒絕別人,通常是別人的請求超過我們能承受的范圍,我們只要真心實意、態度真誠而委婉地拒絕別人就可以了,千萬不可顯得自己太過高傲,盛氣凌人,這需要自控力的參與。約束自己的言行在他人可承受的范圍之內,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為雙方留余地,才能增進日后的合作。

其次,在拒絕別人的時候,一定要顧及人的自尊心。在用詞上,力求得當、準確,確保對方可以承受。直接拒絕他人,可能會讓對方難過失望。所以你在拒絕別人的同時,可以幫助別人想想辦法。例如,別人請你幫他代買一張火車票,你正好沒時間去,你可以這樣拒絕:“這兩天沒時間去火車站,實在抱歉,不過我聽說某某正好要去買票,你可以找他幫你代買一張。”這樣別人聽完,起碼會認為自己的問題還是有辦法解決的,心里就會寬慰一些。

只要我們在拒絕別人的時候,考慮周全,控制好自己的一言一行,不給別人帶來傷害,這樣我們不但能擺脫困境,也能維護好和他人的關系。

從眾心理讓人難以堅持己見

人們很容易被他人的言行影響,出現從眾心理。聽到他人的觀點,看到他人的行動,人們會不自覺地放棄自己的想法,跟隨眾人的行為。還有些人因為沒有主見,所以就按照別人的言行行事。一個人的思想一旦受他人影響,自我控制能力就會下降。

心理學家以美國某大學心理系的學生為被試者做了一個實驗,目的在于考察他們是跟隨眾人言行,還是堅持己見。心理系的老師首先向大家介紹了一個人,說他是德國著名的化學家,今天來到這里是想向大家介紹一種他新發現的化學物質。這位化學專家拿出一個小瓶子,向大家介紹說,這是一種無色的化合物,打開蓋后,會在整個教室散發出一種惡臭的味道。他請大家聞一聞,聞到的就請舉手。這時他開始看表計算時間。十五秒鐘的時候,前邊幾排大部分同學舉手示意他們聞到了臭味,到了一分鐘的時候,課堂上75%的學生都舉起了手。后來他們才知道,原來這位化學家只是一位德語老師,而瓶子里的化學物質只是普通的蒸餾水,什么氣味都沒有。

學生們之所以都相信這種化學物質是惡臭的,主要受兩方面影響:第一,權威專家的誘導。當他們知道站在臺上的人是化學界權威人士,就相信他說的任何話都是真實可信的;第二,從眾心理。一些同學本來沒有聞到任何氣味,但是看到前邊幾排同學舉手,可能會疑惑自己的鼻子是不是失靈了,于是不管聞到還是沒有聞到,他們更愿意追隨大多數人的意見。

在生活中,這種從眾心理屢見不鮮。在外邊吃飯的時候,看到一條街上的一家飯店門前排了很長的隊伍,就想這家店的飯菜做得一定非常好吃,于是不惜花費一兩個小時排在后邊排隊。再過一會兒,還有人經過,本來他們定好到哪吃飯,一看這個飯店人最多,就放棄了當初的選擇,也跟在后邊排隊,這個隊伍越來越長,受誘惑的人也越來越多。當人們進去吃完飯,可能會發現,這個排隊人數最多的飯店的飯菜味道也一般,還不如自己當初選擇的飯店好。這都是從眾效應給人帶來的影響。

在眾人的影響下,人性的弱點就會顯現出來——隨大溜、沒有主見。因為他們覺得大多數人的選擇是正確的,所以要與大眾保持一致,不能顯得太另類。大多數人會接受別人的觀點或行為,而不去思考自己做事的真正目的。他們在大眾行為的誘惑之下,很難控制住自己。

社會心理學家所羅門·阿希做了一系列有關從眾效應的實驗。實驗室中有七個人一排的座位,一個真被試者坐在第六個座位處,周圍六個被試者都是實驗助手,也就是“托兒”。實驗開始了,被試者們要按座位順序依次回答問題。實驗人員先讓被試者們看兩張紙,一張紙上是一條標準線段,另一張紙上有三條長短各異的線段。而被試者們需要回答的問題,就是看三條線中的哪一條與第一張紙上的標準線段一樣長。如果要是這個真被試者單獨一人,相信他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因為這種題目對于一個正常智商的人來說簡直太簡單了。但是不幸的是,他被放在第六位來回答這個問題,這就容易對他造成困擾。

如果前邊五個人都選擇正確答案,真被試者也會選擇正確答案,如果第一個人選的是個錯誤答案,你會嘲笑他的愚蠢。第二人也選擇錯誤答案,你會認為這是巧合。如果第三個、第四個也選擇錯誤答案,你就開始懷疑自己的眼睛了。輪到第五個人時,他也選擇了錯誤答案,你的自控力徹底消失了。不管你最初的選擇是什么,此時此刻,你顯然已經無法相信自己,就會選擇別人都選的錯誤答案。

實驗結果表明,一個人單獨回答問題時,正確率可達99%,當別人選擇錯誤時,有75%的人都會選擇錯誤答案,也就是說,群體人數越多,個人越難堅持己見。

從眾效應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社會心理現象,當人們受到來自群體行為或意見的壓力,就會放棄自己的想法去追隨大多數人,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隨大溜”。別人都這么做,我也這么做,別人都這么說,我也這么說,就像自己不能控制自己一樣。

美國作家詹姆斯·瑟伯曾經描述了這樣一件好笑的事情。一天,一個人突然在大街上向東奔跑,接著一個賣報的孩子也跑起來。再接著又見一個紳士匆匆忙忙地跑,可能有要緊事要辦。這三個人一跑,十幾分鐘之后,就在這條街上,幾乎所有人都跑了起來,而且神色慌張、大喊大叫。這時街上跑的人越來越多,就像逃避巨大災難一樣。從人們的叫喊聲中得知,他們以為河水決堤了,覺得跑向東邊是最安全的。其實,第一個人奔跑只是趕時間去辦事,當奔跑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人們就受到了從眾效應的影響,把簡單的奔跑變成一件大事,這確實是很搞笑的。

有時候,我們會嘲笑別人“隨大溜”,但事情真要落到自己頭上,我們也不見得能控制住自己。從眾效應很神奇,無論你有多么強大的自我控制能力,遇到它也很難起作用。我們需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客觀地去分析遇到的各種情況。當你感覺自己的意見和大家不一致時,先不要急著懷疑自己,靜下心來思考一番,考慮清楚后,再決定采取什么樣的行動。

“去個性化”氛圍下,更容易放縱

一個人在群體壓力或是群體意識影響下,個人的責任感會削弱或喪失,做出單獨活動時不會出現的行為,例如打架斗毆、集體起哄、相互打鬧嬉戲等情況。去個性化有兩個特點:第一,個體的身份是隱匿的;第二,責任是模糊的。它屬于自我意識下降引發的自控力下降的狀態。

生活中,經常會有人在群體的作用下,自控力下降,做出違反常態的事情。例如一個公園里堆放了很多細沙,準備用來修建旁邊的觀景亭,沙子上還插了一個牌子,上邊寫著“禁止玩耍”。一般家長看到牌子通常會告訴自己的孩子不要在這兒玩。但是只要看到一個孩子蹲在沙堆上,家長們通常就會放縱自己的孩子。接著,來玩沙子的孩子越來越多,因為每個路過的家長都覺得“禁止玩耍”這個牌子只是個擺設,也就不會過分要求自己的孩子遠離。結果孩子們缺少家長的約束,你抓一把,我鏟一下,很快把堆積整潔的沙土弄得亂七八糟。

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和紐科姆認為,個人將具體的注意力都投向群體,對自己的注意力就失控了。而且所在群體不同,導致去個性化的程度不同。群體成員越多,人越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去個性化的程度就越高,更容易造成較大的破壞性。所以,有的人平時看起來老實巴交,但是把他放入一群人中,他就會變得瘋狂起來,一樣的道理。

個體受群體意識的影響,很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為。如果任憑這種狀態發展下去,就存在一定危險性。所以我們應該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避免去個性化對個體產生負面影響。

首先,要增強自我意識。如果遇到群體事件,并發現它違背社會規范,就應該盡快遠離。不要被群體的行為誘惑,喪失自己的處事原則。如果你處于一個群體之中,不要認為集體的力量龐大,也不要認為個人擾亂秩序有眾人一起承擔就不需要負責。你要明白每個人應該承擔的責任,這樣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

其次,要提高自信心,明確自己的個性。去個性化通常是由信心不足引起的。例如與同事或同學交往時,總感覺自己力量有限,所以更愿意去迎合群體,從而喪失自我控制能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獨有的個性,因為個性,我們才能在社會上生存發展,讓自己與他人區別開來。所以我們要相信自己,遠離不良群體控制,更好地成長與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都县| 玉山县| 华容县| 拜城县| 司法| 乌拉特前旗| 东乌珠穆沁旗| 东丽区| 广元市| 西藏| 竹溪县| 双峰县| 绍兴县| 蛟河市| 石楼县| 金寨县| 抚顺县| 和硕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东乡县| 普安县| 休宁县| 蓬溪县| 襄城县| 霍邱县| 东明县| 大英县| 布拖县| 大英县| 石嘴山市| 安达市| 石河子市| 巴青县| 中西区| 外汇| 鄱阳县| 武乡县| 姚安县| 年辖:市辖区| 延长县| 会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