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有的放矢,見什么人說什么話(1)

  • 說話辦事的技巧
  • 羅鮮英
  • 5570字
  • 2014-09-05 16:13:08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雖然有圓滑之嫌,但也不無道理。說話的目的在于溝通,如果見人說“鬼”話,見鬼說“人”話,那就失去了f溝通的意義。“見什么人說什么話”是一種技巧,一種藝術,它能讓你在說話辦事中做到有的放矢,從而迅速達成目的。

1.跟領導說話別往槍口上撞

領導掌管著“生殺大權”,和這樣的人說話,千萬不能信口開河,亂說一通。要想討得領導的歡心,就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順勢而下,自然償你所愿。

與人交往,大人有大人的習慣,孩子有孩子的性格,領導作為一個特定的群體,在哪些情況下說話才不容易犯忌諱呢?為此我們把它總結出來,平常與領導打交道時多留心,以盡量把話說圓,而不要他煩哪口你偏喂哪口,橫著腦袋硬往墻上撞。

(1)不要說蔑視領導的話

一個人能夠成為管理階層,自然有他過人之處(以裙帶方式升級的自當別論)。因此作為下屬,應該學習欣賞你的領導,不應養成看不起領導的習慣。

“你當年如沒有我幫助,哪會有今天?”

“你若非夫憑妻貴,能升得這么快嗎?”

“你一生就是好運!”

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不單對你的工作沒有絲毫幫助,還會阻礙自己向上的拼勁。因為不論他是靠什么人升級,或全靠運氣,好歹他今天也是你的領導。

在背后常常說領導不是的人,不會受到別人的尊敬。如果只是偶然說說,別人也當是訴苦,但常常這樣,別人便會覺得你自己又不努力而只會說風涼話,況且可以讓一個樣樣不如自己的人做了你的領導,你自己的能力也好不到哪里去。

撇開人格不談,單就公事而論,領導必有下屬可以學習的地方。

例如他沉著、遇事冷靜、富冒險精神或公私分明等,總會有你不足之處,問題是你能否放下對抗之心去欣賞別人而已。

學會在領導身上找尋一些能令你欣賞的地方并表達出來,不單可把許多怨氣消除,容易容忍和接納他。更重要的,是可以學到自己沒有的長處。

如你能欣賞你的領導,他自會在日常的交往中察覺得到,就正如他能在言談中知道你對他不敬一樣。沒有領導會拒絕別人尊敬的,有人欣賞絕對是快樂的事。

(2)指錯別直言

例如有位朋友最近很不開心,原來他在開會的時候指出了領導的錯誤,事后被召去痛斥一頓。他覺得自己是對公司關心,才會指出領導錯誤,不料反被指責,因此不快。

這位朋友的出發點無疑是好的,但他卻不懂選擇場合,也太欠缺技巧了。任何人也不想當眾被指出錯誤,更何況是你的領導?開會時眾目睽睽,你竟然直接把他的錯誤指出來,叫他的面子哪處放?況且你是他的下屬,豈不是說他不如你?也難怪他生氣要對你發泄。

另外即使只有你與領導兩人,你也不宜直接指出他的錯誤,特別是領導的自尊心最重要,你要指出其錯誤時,須懂得避重就輕,要婉轉但能清楚地傳達意思。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領導寫的信中有某個字用錯了,使整個意思都歪曲,做秘書的可以婉轉地問領導,表示自己不明白這個字的解釋,請他指點,待他說明以后,可以問他那個字是否與另一個(正確的用字)相同,此時領導應心領神會,可能會說用你提的字也可以,那時你便可將之更改。

其實,只要下屬能時常記住自己的身份,便不難避免直說其非的錯誤。

(3)不說不該說的話

與領導打交道時,必須時刻小心才是。當領導問你任何一個問題時,這時你的腦際都要很快閃過這一類念頭:他提問的真正“目的”何在?如何回答才能針對他的“目的”?是不是什么話不該回答?

我們說領導面前不要直言不諱。或許有人會老大不高興地說,這樣是否人品有問題?為什么不說真話?你難道沒有看到教科書上都說,人不能說假話嗎?

在這里要強調的是,所謂的不要直言不諱,不是說什么話都不能說,也并不是讓你滿口胡說八道。人家問你是財經大學畢業的嗎,你答成了清華大學,這當然是不可以的。

但是接下來,當對方問你:“當初為什么先去當兵?”此時你就不要傻里傻氣地回答:“因為考不上大學,只好去當兵。當兵回來有加分,所以考取了。”這未免太離譜了,哪有人自揭瘡疤的?這種問題是查無實據可以美化的,自然要美化一番。正確的答法:“當時生了一場重病,因此誤了考試。而當兵的役期到了,病也好了,只得去當兵。”與領導聊天尤其是閑聊時,往往在領導的隨意面前放松警惕而口不擇言,說出一些本來不該說、平常不敢說的話,其結果會很快反應在領導對你的認識和任用上。

(4)不要和領導稱兄道弟

雖然說我們不一定要把組織弄得像軍隊一般的嚴謹,但對于領導和下屬的關系也應劃分清楚,不可有搪塞馬虎、得過且過的想法。與領導相處時輕率隨便的態度,往往給人無法信賴的感覺。而且領導的指令也難以執行。

主從關系必須嚴格劃分,不可亂了分寸,權責不明、未經授權而強出頭,對所指派的任務也任意曲解、自作主張,將使整個組織失控。

舉個較為淺顯的例子:行進間如遇上級,必須等長官通過自己再行進;上、下臺階時,必須先停止,行注目禮后再隨后前進。

在企業組織中,上下之間的關系最容易混淆;常有沖犯、而不自知。年輕氣盛的員工,只為突顯、膨脹自己的角色,往往不知禮貌,動輒直呼領導名字,或者干脆稱兄道弟,這些沒大沒小的幼稚行徑,都是辦公室里的忌諱。

上級有事召見時,切忌推三阻四、耍“派頭”,給人氣度不凡且又成不了大事的印象。尤其不可打斷他人的談話,有意見時須待他人告一段落再表達自己的意見。

交談對象若為上級主管,不可省略對他的職稱,必須冠以“某某科長”、“某某主任”等尊謂;即在平輩間,也不可疏于禮貌,應以“先生”、“小姐”或以“某科長”、“某主任”等稱呼為恰當。

(5)準備不充分不可隨便提建議

韓非子曾在他的書中提出了臣屬向君主貿然進言的十種危險情形,其大意便是告誡人們,對上級進言一定要小心謹慎,周密準備,而不應采取某種輕率的態度,行倉促之舉,否則的話,不但事可能會有所不成,還會給進諫者本人帶來禍端。所以,當我們向自己的領導準備提出建議時,一定要慎重。要有備而來,力求達到言而有功,勞而有成的效果。

2.與朋友說話要真誠

人都喜歡與真誠的人交朋友。如果一個人在朋友面前也不展露自己真實的一面,而是大吹大擂,那么他是永遠也不可能交到真朋友的。

在朋友面前請你不要自吹自擂,與其自我夸耀,不如表示謙遜,也許你以為自己很偉大,但別人不一定會同意你的看法,自己捧自己,好夸大自己事業的重要性,縱使你平日備受崇敬,聽了這話別人也覺得你沒品位。

千萬不要故意地與朋友為難,有的人專門喜歡表示自己和朋友的意見不同,他們往往錯誤的認為朋友就是互補的,只有表示意見不同才能取得進步,因此如果朋友說這是黑的,他就硬說這是白的,但是,如果下一次朋友說這是白的,他就反過來說它是黑的。像這種處處故意表示自己與別人看法不同的人,和處處隨聲附和別人的人一樣,都是不老實,被人看不起,甚至被人們憎惡,不是忠實的朋友。說話是幫助你待人處世的一種方法,說話的本身并不是我們的目的,沒有人愿意做一個口才很好而到處不受歡迎的人,不要為了要表現你的說話口才而到處逞能,惹人憎恨,口才一定要正確而靈活地表現,而不是為了自吹自擂,借以宣揚自己。

聽了朋友說話之后,發現其中有一點與自己的意見不同,就立刻就提出異議,而朋友一聽就會以為自己的意見全被否定了,這當然是一件嚴重的事情。在這種場合,我們一定要記得預先說明哪一點,或者哪幾方面,自己是完全同意了,然后指出自己與朋友意見不同的那一方面。這樣,朋友很容易地接受你的批評或修正,因為,他知道你對于主要的部分其意見是完全一致的,即使你所不同意的地方是也是次要方面的意見。不過,你最好仍能預先表示,對于朋友的看法觀點是同意,即使它是最不要緊的觀點。這樣做,朋友才體會到這是老實的表現,是真誠而又實在,并沒有做違心之事。

另外,不要抹煞朋友的一切意見,在做法上也要這樣做,如果抹煞了朋友的一切,別人的好處一點也不承認,這樣,談話就可能不融洽,要再繼續談下去也有困難。無論你的意見和朋友的意見距離有多遠,沖突得多么厲害,我們要表現出一切可以商量的胸懷,并且相信,無論怎樣艱難,大家都可以得到比較接近的看法,使朋友關系不致造成僵局。

什么都可以談,但是,在浩渺無邊到處都可以航行的談話題材的大海洋里面,也有一些小小的礁石,要留心地避開它,對于你所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冒充內行,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就是這個道理。你知道多少,就說多少,沒有人要求你做一本百科全書,即使是一個最有學問的人,也不可能無所不知。所以,坦白承認你對于某些事情的無知,這絕不是一種恥辱,相反的,這是使別人對你的談話,認為有值得參考的價值,沒有吹牛,沒有浮夸,沒有虛偽。

在朋友面前說話一定要本著真誠的原則,朋友間誰還不解誰呀,如果你的自吹被朋友識破,那么朋友就會認為你不真誠,從而慢慢疏遠你。以至到最后你失去這個朋友。

3.辦公室里話圓事自圓

職場如戰場,在辦公室里說話就要學會圓滑,這樣既無傷大雅,又能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呢?

在職場里,看似風平浪靜,實則在這正上演著一場又一場無硝煙的廝殺。在這里,不乏貪婪者,口若懸河者,斤斤計較者。而聰明的你如何縱橫職場而又能做到游刃有余呢?這就需要掌握在辦公室說話應變的技巧。

一般而言,能被同事所悅納的談話方式有如下幾種:

(1)能夠耐心地傾聽對方的談話。

大多數人為使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總愛侃侃而談。同事之間相處更是如此。應該給別人把話說完的機會,因為他對自己的事情和自己的問題比您知道得更清楚,所以盡可能多地讓對方說話,讓他告訴您他認為什么是正確的。

如果您因不贊同他的意見而打斷他的話,那是十分愚蠢的。在他言之未盡的時候,他會對您置之不理,因此請靜心聽他把話說完并盡量加以理解。要真心實意地聽,要鼓勵他把話說完。

那么這種策略在實際工作中是如何運用的呢?讓我們來看一看,一個曾采用過這種辦法的人是怎樣說的。

幾年前,美國最大的一家汽車公司的代表要簽訂一項購買材料的合同。有三個公司為其準備好了材料樣品。汽車公司把所有樣品看過后發出了要這三個公司代表參加最后談判的邀請。其中一個公司的代表A先生是在患有嚴重喉炎的情況下去談判的。A先生說:“輪到我進談判廳的時候,我的嗓子啞得一點話都說不出來。我幾乎是在耳語。進去后我發現以該公司董事長為首的談判小組成員全在。我停下來想說話,但一句也說不出。

“因為他們都坐在桌子后面,所以我就拿起一張紙,寫道:先生們,我的嗓子啞了,不能講話。然后,我請他們就我的樣品發表意見。

在爾后整個討論過程中,我所有的語言僅限于微笑、點頭和做一些手勢,更多的則是傾訴。

“這次我成功地簽下了材料合同,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我開始一直認為,我的嗓子啞了,這份合同就簽不成。因為我未必能恰如其分地處理此事。我完全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給他人創造說話的機會不無好處。”

法國哲學家拉羅什弗科爾說:

“如果您想樹敵,就設法超過自己的朋友;如果您要朋友,就請為您的朋友提供超過您的機會。”

所以,您如果想要人們依照您的觀點辦事,請遵照這條準則去做:“給他人多說話的機會,自己盡量少說。”

(2)爭論也不要咄咄逼人

引起爭吵的原因,十有九次都是因為每個人太相信自己是正確的。

實際上在爭吵中是沒有勝利者的。即使您在爭吵中占了上風,說到底您還是失敗了。為什么?即使您是勝利者,那又怎么樣呢?您將洋洋得意。但您的對手會怎樣?您使他覺得低您一頭,您傷了他的自尊心,他當然惱火。而被迫放棄自己觀點的人從來就不改初衷的。

說服某人并不意味著同他爭論。說服人同與人爭吵毫無相同之處。爭吵不能改變別人的看法。

請好好思考思考,您更想看到什么呢,是想得到表面的勝利還是人的同情?二者兼得的事是很罕見的。

在爭論中您的意見可能是正確的。但要改變一個人的看法,您的努力大概會是徒勞的。

威爾遜內閣財政部長威廉·馬卡杜聲稱,在多年的政治活動中他悟出了一個道理,就是“任何一個論據也不會說服一個不學無術的人。”

僅僅是不學無術的人不能被說服嗎?這樣說未免太簡單了些。根據經驗我們確信,任何一個人,無論其修養程度如何,都不可能通過爭論說服他。

我們應牢記這一點。在非原則爭論中要給予同事們取勝的機會。有一次,林肯斥罵一個年輕軍官,原因是他同自己的一個同事進行了激烈的爭吵。林肯說:“任何一個想有所作為的人,都不應在和人爭吵上浪費時間,這不是說他不應該允許自己發火和失去控制,而是說在重大問題上如果您感到您和對方都正確,那您就應該讓步;在枝節問題上即使您明明知道對方不對,您也應讓步。給狗讓路總比讓它咬您一口要好,因為即使把狗打死,也不能馬上治好您的傷。”

因此,要想取得同事的認同,就不要妄圖通過爭論的方式來達到你的目的。

(3)坦承自己的錯誤。

坦承自己的缺點,比讓別人批評要心情舒暢。

如果您覺察到他認為您有不妥之處,或是想指出您的不妥之處時,您就要首先自己講出來。您要相信,他會寬宏大度,不計較您的過錯,能原諒您。

畫家弗迪南德·沃倫采用了這方法使買他畫的人由憤怒、埋怨變得寬容大度。

“畫廣告畫和為出版社畫畫要準確、認真,這一點很重要,”費迪南德在回憶自己的經歷時這樣說,“有些編輯要你按他的意圖馬上創作一幅畫,這難免會使您的作品出錯。與我共事的一位編輯喜歡吹毛求疵,每當他這樣做時,我就離開他的辦公室跑出去,這倒不是因為對他提出的批評不滿,而是對他這種態度和方法感到氣憤。前不久,他要我在短時間內給他創作一幅畫,我抓緊時間畫好。他打電話把我請去。我一進他辦公室發現他對我懷有敵意,這是我意料之中的事。他讓我談談為什么這樣畫,而不那樣畫。于是我就用學到的方法作了自我批評。我說:“先生,如果這幅畫確實像您所說,我畫錯了,我沒有理由為自己辯護,我承認錯誤。我長期應約為您作畫,發生錯誤是不應該的,我很內疚。”

“他立即改口為我開脫:‘您說得對,但這不是什么嚴重錯誤,只是……

“我打斷了他的話:“任何錯誤都要付出代價的,犯錯誤自然會引人生氣。”他又想說什么,但我沒讓他說。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批評自己,但我卻對此滿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安市| 宁津县| 镇康县| 陆河县| 同心县| 汤原县| 河北区| 康平县| 章丘市| 山东省| 牡丹江市| 黑河市| 康保县| 府谷县| 南和县| 赤城县| 都江堰市| 广安市| 元氏县| 铜川市| 阳江市| 吐鲁番市| 上饶市| 通榆县| 兴宁市| 绥江县| 镇江市| 砚山县| 河源市| 钟山县| 乐至县| 灵丘县| 漯河市| 庆城县| 河东区| 龙游县| 昌乐县| 赫章县| 仁寿县| 得荣县| 江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