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經絡的科學保健》:認識你身上的經絡地圖
- 將保健進行到底(生活保健系列30本)
- 秋實編著
- 1097字
- 2022-01-19 16:27:21
經絡由經和絡組成,經就是干線,絡就是旁支。人體有12條主干線,也叫做“十二正經”,還有無數條絡脈。經和絡縱橫交錯,在人體里構成了一張大網。這張網就是人體的活地圖,它內連臟腑,外接四肢百骸,可以說身體的各個部位,臟腑器官、骨骼肌肉、皮膚毛發,無不包括在這張大網之中。下面就帶大家認識一下我們身上的這張“網”。
1.經脈——謹防身體旱澇災害
經脈是經絡的主體,分為正經和奇經兩類。正經有十二條,奇經有八條,如果說十二正經是奔流不息的江河,那么奇經八脈就像個蓄水池。平時十二正經的氣血奔流不息時,奇經八脈也會很平靜地正常運行;一旦十二正經氣血不足流動無力時,奇經八脈這個蓄水池中的水就會補充到江河中;如果十二正經氣血過多,過于洶涌,水池也會增大儲備,使氣血流動和緩,只有這樣,人體正常的功能才會平衡。
(1)十二經脈
正經有十二條,即手足三陰經和手足三陽經,合稱“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它們分別隸屬于十二臟腑,各經用其所屬臟腑的名稱,結合循行于手足、內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據陰陽學說,給予不同的名稱。十二經脈的名稱為: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
十二經脈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通過手足陰陽表里的連接而逐經相傳,構成了一個周而復始、如環無端的傳注系統。就像奔流不息的河流,氣血通過經脈可內至臟腑,外達肌表,營運全身。
(2)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是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的總稱。它們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里配合關系,其循行別道奇行,故稱奇經。其功能是:溝通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系,對十二經氣血有蓄積滲灌等調節作用。
(3)十二經別
十二經別,是從十二經脈別出的經脈,主要是加強十二經脈中相為表里的兩經之間的聯系。由于它通達某些正經未循行到的器官與形體部位,因而能補正經之不足。
2.絡脈——警惕氣血交通堵塞
絡脈是經脈的分支,有別絡、浮絡和孫絡之分,起著人體氣血輸布的作用。
(1)十五絡脈
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各自別出一絡,加上脾之大絡,共計十五條,稱為十五絡脈,分別以十五絡所發出的腧穴命名。具有溝通表里經脈之間的聯系,統率浮絡、孫絡,灌滲氣血以濡養全身的作用。
(2)孫絡
從別絡分出最細小的分支稱為“孫絡”,它的作用同浮絡一樣輸布氣血,濡養全身。
(3)浮絡
在全身絡脈中,浮行于淺表部位的稱為“浮絡”,它分布在皮膚表面。主要作用是輸布氣血以濡養全身。
這樣一分析,人體經絡運行圖仿佛一張城市道路交通圖一樣,呈現在眼前,清晰明了,經絡就不是多么復雜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