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脾與脾濕的區別
- 家庭保健小百科(生活保健系列30本)
- 秋實編著
- 981字
- 2022-01-19 16:27:34
在整理臨床記錄時,我發現有病人分辨不清脾與脾濕的區別。我祖父有一個學生,現在已經80多歲的高齡了。有一次,這位老中醫在看門診的時候,來了一個患者,這個患者介紹說自己的腹部一直感覺有點不舒服,大便也不成形,別的倒也感覺不出有什么異常。去醫院做了幾次檢查也查不出有什么毛病。這個人是從事IT行業的,年齡不大,也就30多歲,工作壓力比較大,食欲也不太好,基本就是這些癥狀。
聽完病人的介紹之后,這位老中醫給他仔細號完脈,開了藥方,然后告訴他說:“你這是由于脾濕造成的?!碑敃r這位患者就哈哈笑了,他說他在前幾年出過車禍,脾都被摘除了,怎么還能患脾濕呢?
但是他對這位老先生比較敬畏,不敢多問,因為很多醫術很高的老中醫都挺有脾氣的,問多了他們也不明確回答。舉個例子,比如說你去找中醫看病,如果你要問老中醫說:“您會看肝炎嗎?”一般的老中醫肯定會說:“我不會看,什么是肝炎我不知道,不懂。”其實他真的不懂嗎?他怎么可能不懂呢!但是如果你這么問,老中醫會覺得你不夠尊重他,而且我們的文化講求謙虛,一般越是有本領的人,越不會說我什么都懂、什么都會治,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作為我個人的觀點,我還是希望中西醫能夠結合起來,共同把這些概念上的誤區解決掉?;氐絼偛诺脑掝},因為老中醫往往會有些脾氣,所以這個患者就沒好意思繼續追問。他出來以后就跑來問我,說自己的脾都被摘除了還能患脾濕嗎?我就跟他講:“你所理解的那個是脾臟器官,與老中醫所說的脾濕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有很多中醫還是喜歡用“藏”字,理由是這個“藏”是一種整體的概念,是劃分為三元的,就是分為有形的五臟和無形的五臟,也是形之五臟、氣之五藏和神之五藏說,一個是血肉之五藏,后兩個是功能之五臌,兩者并不是一個概念。要是說因為你的脾臓被摘除了,那么你的身體就完全失去了營養的運化功能,那還了得,幾天人就不行了。
中醫強調七情致病,致是導致的致,喜、怒、憂、思、悲、恐、驚都會導致疾病,其中思慮就會傷脾,是指影響脾的運化功能。
所以我把我對中西醫對人體認知的不同理解跟他一一解釋,我說:“中醫里的這個脾與西醫建立在解剖學上的脾臟器官是不同的,它講的是功能上的劃分,是客觀存在的功能,就好像人體的十二經絡一樣,何為經絡?經絡你用放大鏡看不見,用顯微鏡找你也找不到,但它是客觀存在的,在國家的863工程里,也專門立項,花了大量的資金在研究人體的經絡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