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脾濕是致病的內因
- 家庭保健小百科(生活保健系列30本)
- 秋實編著
- 496字
- 2022-01-19 16:27:34
脾濕這個概念我剛才也解釋過,就是說因為人體內有濕,導致脾的運化失常。那么,脾濕是如何形成的呢?
脾濕不會單獨致病,中醫認為脾濕本身不是病,但是它與其他一些致病的原因結合起來就會致病。比如說,我們常可聽到濕熱一說,濕是體內有濕邪,再加上一種熱,稱為濕熱;同樣,體內有濕,又受了一種寒邪,就稱為寒濕。
當體內有濕,又外感風寒,風邪與濕相相合,就稱為風濕,比如風濕性關節炎等在中醫上就叫做痹癥。天氣變化的時候,四肢冰涼或者有疼痛的感覺,往往就是與體內有濕有關的。
為什么會痛?中醫里常說:“通則不痛,不通則痛。”如果體內沒有濕,外面來什么風寒也不怕。因此,《黃帝內經》里這么說:“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如果體內沒有發生疾病的內因,體內沒有濕氣,無論外界有什么“邪”都不用怕。由此可見,濕邪也是致病的一個重要原因。
無論陰虛也好,內熱也好,脾濕也好,雖然我們是分開在講,但是看待問題要把它們綜合起來,因為在臨床實踐中,大部分疾病都是由陰虛,內熱,脾濕引起的。如果體內沒有陰虛、沒有內熱、沒有脾濕,我認為生病的可能性就非常小,包括一些病毒性的傳染病,這個病邪拿你也沒有任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