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征程(全3冊|華為老兵講述十年海外征程)
- 達尼
- 2008字
- 2021-12-23 16:06:01
自序
那一年考研后,我擔心能否考入,就去玉佛寺燒香。寺外有一個算命的,彼時,我正好奇于《周易》,便向他占卜。他沒等我開口,卻說了一句匪夷所思的話——“2年后,你會去海外,幾百個人要靠你吃飯。”
哼,我一分錢沒給他——當年,除了洗盤子留學或技術移民,一個年輕的中國人在海外還能干什么?還給人家飯吃?笑死人,那可是外企在中國紅火的時代啊,最一流的人才不都該去外企嘛,明明是外國人給中國飯吃才對。
誰料一語中的,畢業后,我去了深圳,與全國畢業生一起經歷了難忘的培訓后,年輕學子們就各自浪跡世界。
歐洲﹑波斯灣邊的中東,紅海和地中海邊的北非﹑撒哈拉以南的南部非洲﹑墨西哥和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安第斯山脈﹑亞馬遜平原﹑巴塔哥尼亞﹑中亞的蔥嶺﹑獨聯體﹑東南亞﹑南太平洋。那些我從未知道的地方,這輩子99%的中國人都不能去到的地方。但這家中國民企,給了我們一種獨特的人生。
當年的華為沒有聲音,在海外被客戶認為“中國高科技不行”的偏見,而在國內被媒體污名。
而每當我從海外回到國內,在機場書店里,卻看到了國內的自嗨,房地產商人的講話,成功大佬的授課光盤,怎么也看不懂的互聯網思維,以及牛哄哄的資本大鱷的預言。
望著這景象,我有點失落,更加慌張,怕錯過了大國崛起的國內機遇。海外一久,我就不熟悉中國了,中國發展太快了,每次回國,朋友們都在講人生成功的速成和捷徑。我感覺沒法聊天,成了“局外人”。
但當我看到的財經媒體上,專家講中國海外時,我覺得自己又成了一個“局內人”,一個“走出去”的時代親歷者。中國大國崛起了,可外面世界的人又是真正怎么看我們呢?他們會認可我們嗎,我們做得夠好嗎?這恐怕不是專家們,一次出國旅游,一次實地考察,一些網絡搜索,一本文獻就能說明白的。
中國有大學和文化的海外交流,有半官方的海外宣傳,有華僑組織,有李小龍和成龍的電影。但誰也沒想到,華為意外地承擔了一個中國的海外敘事者。而許多被派往海外一線常駐的兄弟們,成了故事的每一個有機部分原子,他們不是羽扇綸巾﹑決勝千里之外的“評論員”,而是一塊磚一塊磚﹑腳踏實地的“建造者”。
回想近現代史上,第一代的走出去,那是清末民國,主流是當苦力;第二代走出去,是在80-90年代,主流靠洗盤子和拿獎學金的留學生和技術移民;第三代走出去,剛好是華為的海外員工,而華為的強大和堅韌,真讓老外真的認識了一個與心中模板不同的中國人形象。
但華為從不主動宣傳,也不愿意花精力去吹噓。它永遠低調的磨好自己的豆腐。這讓我感到可惜,時代會忘了華為,沒有人真正記錄過“走出去”的歷史細節,也沒有人關心過這批走向海外的華為人的貢獻。他們在中國的主流話語權下,好像壓根不存在。
到了今天,華為為了生存,必須向世界展現自己。
于是,今年起,幾乎每一個年輕學生,白領,企業家,商學院教授,政界人士都不約而同的好奇同一個問題:“華為是怎么走出去的,并到達今天的高度?”靠什么,它頂住了山呼海嘯般的壓力!
分析華為制度﹑歷史的工具書,早已汗牛充棟。而培訓市場,以學習華為的課程也層出不窮。每個人都想給出答案,然而,凡學習華為的企業,往往沒有做好“移植”的準備,所以“形華為者死”。
我和同事們討論過,為什么華為能贏?沒有答案,但有了一個公認的想法:“華為的成功絕不是工具書上寫的那些抽象的教條”。
華為就像一頭大象,每一個人都在盲人摸象。雖然“形華為者死”,但“神華為者生”。想要找到答案,只有每一個人親歷體驗一回,讀者必須自己去尋找心中的答案。所以,我一直想寫一寫華為海外的故事。
這很難寫,既要有主線清晰的商戰,又包含海外跨文化的風貌,畢竟海外與國內是不同的,又要克制自己海外的趣聞,還得警惕自己過度的華為語言體系,免得每一個讀者看不懂或覺得乏味。最大的挑戰,是我腦海里有太多的記憶想說,但想把一個發展幾十年的公司的重要時刻化成,緊密﹑有機的個人化故事,這很難。
另外,我不喜歡故事中,為了好看而故意戲劇化,也不喜歡江湖氣﹑腹黑和權謀。真正的商業,并不是戲劇性的一擊制敵。華為更像農民,選一片沃土,把種子撒下去,然后認真施肥﹑除蟲﹑看護,能耐得住寂寞,熬得下去。偉大的工作,不是用力量而是用耐心去完成的。
最終,書選了一個2G-4G的時代,那是華為第一代海外初創,到發芽,到大規模突破的時代,寫到了4個片區﹑10個地區部,幾十個國家的故事,但濃縮在一個海外10年,又起伏跌宕,卻富有領導力,勇往直前的海外總裁身上,雖然有虛構,但也是最真實的。
如果你是一個成熟的中年人,你會覺得這一套里有知識干貨:有華為的制度,人,文化和技術,涉及國際政商和法律,有研發,有交付,跨文化經營。
如果你是一個年輕學子,你會覺得這是一本故事:這里有信念,有拼搏,有使命,有血有肉,告訴你他們是怎么克服偏見,承擔大國崛起的“走出去”使命。
如果你只是隨便看看,你會覺得異域的見聞很有趣,也會同情他們的人生很不容易。
華為并不完美,每一個華為人也不完美,他們會犯錯,希望各位能夠寬容。
達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