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練自主

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不受他人影響,讓自己和那些胸無大志、做事平庸的人區分開來。這樣的人才能夠看清并利用自身所具有的優勢,在時機到來時積聚力量,猛然出擊。可以說,成功一定會被你“斬獲”,而戰利品中卻多了一樣,這種戰利品必然在以后的工作中對你產生巨大影響,它就是領導能力。

摒棄依賴

“依賴”,一個聽起來很溫馨的詞,但卻毒害著很多人。在社會競爭制度下,如果一個人過分依賴別人,就有可能被淘汰,被成功所遺棄。

遇事首先想到追隨別人、求助別人,人云亦云、亦步亦趨,沒有自持之心,不敢相信自己,不敢自行主張,不能自己決斷,在家中依賴父母,在外面依賴同事、依賴上司,就是不敢自己創造,不敢表現自己,害怕獨立,這些都是身體懶惰和心理懶惰雙重作用的結果。歸根到底,依賴源于惰性。

惰性的養成和擴張使一個人逐漸失去了對自己的信心。一個人不能獨立地辦成任何事情,便無從談起操縱和把握自己的命運,命運只能被別人操縱。如果你有利用的價值,人家便會利用你。如果你的利用價值消失了,或者已經被利用過了,人家就會把你拋開,讓你靠邊站。只因為你太軟弱無能,只因為你的心目中只能相信別人,不敢相信自己,更不能自信勝于他人。

其實,脫離對別人的依賴,獨立地發展和鍛煉自己,扔掉拐杖,走出成長的誤區,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自己并沒有比別人少一條腿,別人能夠做成的事,自己也一定能夠做成。

因此,摒棄依賴的最好方法,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足以獨自應付一片陌生的天地。只有這樣,你才能擺脫懦弱、擺脫欺騙、擺脫困境、擺脫那些束縛你的一切。

我有我路

每個人都在趕自己的路,但往往由于一些原因,一些人認不清自己的路在哪,于是就看著別人走哪他就走哪,別人拐彎,他也拐彎。到頭來你終究會發現,自己走錯了,白走了,原因很簡單——別人的路與你走的路方向不同。

把這個道理用在生活中也是一樣,遇事毫無主見,分不清輕重緩急,人云亦云,這樣的人處世做人難免獲得個悔不當初的結果。劉伯溫說過:“人之于事也,能辨識其何者為主,何者為客,而不失其權度,亦庶呼寡悔矣夫。”意思是說在做事前要考慮周全,做起來才不會后悔,如果人云亦云,那么失去主見就更不知所從了。

有這么一個動畫片。祖孫兩人牽著一頭小毛驢走路,路人說:“好傻呀!一人騎上多好!”聽了這話,爺爺就讓孫子騎在驢上,自己牽著驢走。走了一段,又聽人說:“老頭好可憐呀!”于是祖孫交換,孫子牽驢,爺爺騎在驢上。此時,又聽到經過的路人說“好一個自私的爺爺”的閑言。祖孫兩人思索了一會兒,為了不再受人責難,決定兩人同時騎在驢上,認為這樣就可以安心趕路了。豈料又被人指責說:“真是虐待可憐的小毛驢啊!”他們聽了覺得有道理,于是便雙雙下來,又恢復到原先牽驢走路的樣子。

其實,祖孫兩人大可不必盲從于路人的意見一直走下去,如果這樣,興許能早一些到達目的地。人云亦云,人家怎么說你就怎么做,到最后也是白費力。所以,你要時刻相信,我有我路,你有你路,各走各路,不必盲從。

我行我素

世俗和傳統使人養成一種說話辦事總是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贊許的習慣。童年時代習慣于得到父母和老師的贊許,長大成人需要得到領導者的認可。如果自己的某個舉動和主張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和贊許,就會感覺出了問題,放心不下。于是你在無形之中就放棄了主宰自己、獨立行事的權力,凡事都受別人的控制和擺布。

這種習慣大體表現為以下方面:

①你對別人的需求大都隨聲附和,有時心里不滿,也要依從別人的意志去辦。

②你有自己的事情和計劃,但難以拒絕朋友的邀請和要求,以免別人對你不滿意。

③你總是看領導的眼色行事,明知不對,也要忍氣吞聲地服從,好像領導的時鐘總是準的,而你的時鐘總是不準,只能和領導對表,不相信自己的手表。如果因此而窩火憋氣,就只能拿比你地位低的人出氣。

④不好意思和權威人士、著名人物交往,即使這類人物對你的責怪批評不公正,你也不敢說出自己的看法。

總之,一個人習慣于接受別人的擺布,就會經常被迫去說話、去做事。這樣的生活當然很累,很乏味。其實,這樣的人生只是終生勞役,不會有任何光彩和樂趣。試想,古今中外,世界上有哪一個有所作為、有所成就的人是光為了面子而生活的,是放棄了獨立行事的權利、接受了別人的擺布而取得成功的?拿職業選擇來說,一個人應當爭做自己感興趣、有愛好的工作,因為個人的興趣和愛好是最大的驅動力。

舍我其誰

俗話說,求人不如求自己。現今這句話聽起來似乎有點不現實,因為現在辦事大多講求關系。其實,不是這話有毛病,而是你的理解有問題。這句話其實是告訴你,自己能解決的事先自己解決,自己解決不了的事再求別人。這樣理解起來不但符合情理,還符合客觀實際。

但是,你必須有一種“做事只求自己”的決心和“做這件事舍我其誰”的信心,不是為了不求別人從而省去麻煩,而是為了把事情辦得更好的同時鍛煉自己的能力。對于個人來說,求助于他人也許有助于成就大事,但如果沒有獨立自主的個性,即使面對再好的機遇也不可能獲得成功。

馬克思曾說:“任何一個存在物只有當它用自己的雙腳站立的時候,才認為自己是獨立的,而且只有當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時候,它才是用自己的雙腳站立的。靠別人恩典為生的人,把自己看成一個從屬的存在物。”

一個人不得志時應該怎么樣呢?有一句話可以解決一切:君子當自強,而不甘自棄。只要你努力去嘗試、去拼搏、不放棄信念,你就能解決那些看起來非常棘手的難題。

美國加州的一位大學生急于找一份工作,他沖進一家報館,對經理說:“你們需要一個好編輯嗎?”對方答:“不需要。”“記者呢?”“不需要。”“排字工人呢?”“不,我們現在什么空缺也沒有!”“那你們一定需要這個東西!”大學生從公事包中拿出一塊精致的牌子,上面寫著“額滿暫不雇用”。經理看了牌子,笑了,立刻打了個電話,把這件事說給老板聽。隨后經理笑嘻嘻地說:“如果你愿意,請到我們廣告發行部來工作。”

后來這個年輕人成了這家報館出色的經理,事實證明,只要努力自強,真正有用的人就會找到自己的位置。

取悅自我

當你在飯店中點了一盤自己喜歡吃的菜,但發現其中的某些配料,比如蘑菇已經發酸時,你有什么反應?選項A:讓服務員親自嘗嘗,然后把菜退掉。選項B:怕服務員不愿意,將就吃幾口然后付錢走人。這兩個選項,你會選哪個?

很多人一定會選擇A,但是在真遇到這種事情時,多半會按照B來做。因為人們都期望別人的贊許,而非貶低,其實,你的這種行為實質上是在取悅別人而貶低自己。

期望取悅于人、尋求他人的贊許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當取悅于人成為一種需要時,便令人產生一種厭惡的感覺。很顯然,這等于是放棄了自己,把自己的感覺、責任和言行準則交給了別人,交給了那可能會稱贊你的人。同自暴自棄一樣,取悅于人的尋求贊許包含了許多自我挫敗的行為。在別人的稱贊之中,你已經不是你自己了。

傳統的生活一再鼓勵人們去取悅于人,并且把這一行為作為生活的規范。不愿意獨立思考,不習慣獨立思考,總以為獨立思考是違背習俗的。由于別人的意見比你自己的還要重要,所以如果你得不到別人的贊許,你就會感到沮喪、無能,甚至產生一種罪惡感。

取悅于人就像是一個巧妙的操縱者,使你把自身的價值寄托在別人身上。要是他拒絕施舍贊許,你便毫無價值,顯得一無是處。你需要越多的恭維,就越是受別人的操縱。因此,你要記住,要做自己的主人,寧可自己取悅自己,也不要取悅于人。

顧慮莫多

有一次摩拉在一條小道上走著,那是條偏僻的小道,這時太陽下山,黑夜降臨了。忽然他感到害怕,因為對面來了一群人,他想:這些人一定是暴徒、盜賊,周圍沒人,就我自己。怎么辦?于是他翻過附近的一道墻,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墓地。他就躲了進去,讓自己冷靜下來,閉上眼睛,等著那批人過去,然后再回家。但那批人也看到了他。摩拉突然越過墻頭,不禁使他們害怕。這是怎么回事?有人躲在那里干什么見不得人的事嗎?于是他們也都越過墻頭。

現在摩拉肯定了:我是對的,我的推測是對的,他們是危險人物,現在毫無辦法,只好看運氣了。于是他屏住了呼吸,一動不動。同時那群人因為看見有人翻墻,也十分擔心。他們圍在墳墓四周,他們發現了摩拉,問他:“什么意思?你在干什么?你為什么待在這里?”摩拉看看他們,然后肯定不會有什么危險,他笑了,說:“看,你們問我為什么在這里,我還想問你們為什么在這里呢,我在這里是因為你們,你們在這里又是因為我!”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你害怕別人,別人害怕你,這樣下去你的生活只會亂成一團。放下這種胡思亂想,放下這種惡性循環,不要在意別人,不要有過多的顧慮,這樣才能享受輕松與愉悅。否則,它們將成為你的絆腳石,成為你前進的阻力。

有選有棄

日常生活中忙碌似乎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但是你是否真正了解你自己在忙什么。有些時候,你忙是因為有很多俗事羈絆著你,讓你感到充實,但是充實的后面卻透露著你的無奈,對何時能夠擺脫這種充實從而向前發展的無奈。

我們在生活中,也常希望能悠閑一點,但卻不得不整天地忙碌著,很自然地就加快了步調。譬如,家中來了訪客、電話響了、收報費或出外應酬等,這些都是不便拒絕的事,若拒絕應酬,往往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于是,不得不犧牲該做的事或休息時間,而忙碌于應酬。然而,仔細想想,交際的范圍越大,工作量也就越多。隨著忙碌而來的是機械化的生活,一切反而顯得不靈活,更得不到好的成績。對于這種結果,除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們自己也有責任。

即使日常的生活再忙碌,也不要受工作和瑣事左右,應采取主動的方法將自己的生活安排好。什么是必須做的、什么是可以舍棄的,要事先規劃。如果事到臨頭才手足無措的話,一定處理不好。

你一定要記住,時間是現在,事情就在身旁,該做的事情就要立刻去做,此時此刻永遠不會再回來了。即使每天過著忙碌的生活,也不可失去原則。對自己的事要仔細選擇,然后放手去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伦春自治旗| 龙岩市| 开封县| 石嘴山市| 宝应县| 新余市| 桦川县| 城步| 当雄县| 马山县| 逊克县| 霍城县| 随州市| 四平市| 社会| 康定县| 庆元县| 陆良县| 安徽省| 潢川县| 乐都县| 广丰县| 黄龙县| 富阳市| 马关县| 武隆县| 霸州市| 宜阳县| 雷波县| 台中市| 西和县| 乌恰县| 宁武县| 肥西县| 海林市| 临清市| 胶南市| 东至县| 黄浦区| 山西省| 晋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