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是最好的心藥:心血管疾病運動治療策略
- 張紅超 陳霞主編
- 3417字
- 2021-08-27 12:57:21
1.2 心血管運動療法的目的

圖1.2.1 臨床干預替代不了康復
人類從未停止過追求健康長壽。巫術、巫醫、靈丹妙藥伴隨著整個人類文明,直到今天的基因編輯、人造胚胎仍然被熱捧,人類仍然在生命面前仰首渴望。人們一方面探索生命的極限,另一方面在探索改善個體生命質量的方法。人類對于疾病的探討可以說是無窮無盡,發現的疾病還沒有完全攻克,新的疾病群又出現,比如腫瘤、艾滋病、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等。當現有的醫療手段及思維在現代科技的輔助下得以發展,人們更加注重急癥、危及生命的疾病,而對于疾病的本質研究很有限。同時,醫療本身帶來的負面作用越來越多,藥物毒性、X射線損傷、造影劑不良反應、外科術后形體欠缺、過度醫療等。不可否認,現代醫學對人類健康的巨大作用。但是,臨床技能的作用被過度放大,而整體治療被忽視,預防和康復治療手段更是被明顯淡化。見圖1.2.1。近年來,隨著精準醫療、微創醫療概念的提出,人們意識到了現代醫療的創傷和不良反應,同時,中醫的辨證思維得以再次推崇。
總之,人們對醫學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1)不能過度夸張現代醫學的治療效果;
(2)對健康預防的重視程度進一步提高;
(3)認識到社會所引導的“大健康”的概念,對人類整體健康水平的意義;
(4)更重視物理方法、運動、心理學治療、營養等對健康的效能;
(5)更加重視健康管理,更加明確健康管理的長期性,更重視健康的自我管理。
在我國大健康理念的倡導下,體育熱、健身熱、減肥熱、運動熱遍及百姓生活之中,這是好事。但隨之也出現一系列問題,且不說運動傷的問題,由運動引起的猝死或者嚴重的心血管事件也非常多見。究其原因人們沒有搞清楚體育競技、體育運動、健身運動、運動康復、運動療法的區別,目前也沒有明確的指導性教材或者機構對參與者進行指導,??七\動指導更是罕見。
顯而易見,科學健身、精準運動治療是非常有益的,反之則有害?,F有的運動醫學或者運動康復主要關注肢體功能恢復和對疾病的預防。人類已經逐漸認識到,運動對心血管疾病有重要的預防作用,這是巨大的進步。但是,對于已經發生心血管疾病的人群,簡單隨意地選擇運動是危險的、有害的,因此,如何用科學的方法、科學的定量、科學的監測進行運動指導,達到對心血管疾病的近、遠期治療作用,需要建立一個系統的心血管疾病運動療法體系。
由于心血管系統是運動能力的核心器官,心血管疾病必然限制運動的能力,盲目的運動必然有潛在的風險,從實踐中看,選擇適量的、與心血管功能狀態相適應的運動方法,對心血管疾病的康復和遠期生存有重大意義。從中國目前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來看,建立心血管疾病運動療法體系是目前中國心血管疾病治療現狀所必需的。
我國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處于上升階段。由于人口老齡化與人口增長,2010~2030年我國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數每年上升幅度將超過50%,高血壓、膽固醇以及糖尿病的增長趨勢導致心血管的發生數將額外增長23%。根據《中國心血管疾病報告2017(概要)》推算心血管疾病現患人數2.9億,其中腦卒中1300萬人,冠心病1100萬人,肺源性心臟病500萬人,心力衰竭450萬人,風濕性心臟病250萬人,先天性心臟病200萬人,高血壓2.7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占居民疾病死亡人數構成比的40%以上,居首位,高于腫瘤及其他疾病。近幾年來農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持續高于城市。目前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城鄉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農村和城市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全部死因的比率分別為45.01%和42.61%。今后10年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數仍將快速增長。
以下是各個心血管疾病近幾年的發展態勢,這些數據更有力地說明了開展心血管疾病運動治療的必要性。
1.2.1 腦血管病
2003~2015年中國腦血管疾病死亡率呈上升趨勢。農村地區腦血管疾病死亡率高于城市地區。年齡校正的腦卒中發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分別為246.8/10萬人年、1114.8/10萬人年、114.8/10萬人年。農村居民腦卒中發病率(298.2/10萬人年)顯著高于城市居民(203.6/10萬人年)。在患病病例中,缺血(IS)占69.6%,出血性卒中(ICH)占23.8%,蛛網膜下腔出血(SAH)占4.4%,不明原因卒中(UND)占2.1%;發病病例中,IS占77.8%,ICH占15.8%,SAH占4.4%,UND占2.0%。卒中幸存者中最常見的危險因素前三位是高血壓(88%)、吸煙(48%)和飲酒(44%)。
1.2.2 冠心病
2002~2015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率總體呈上升態勢,農村地區AMI死亡率不僅于2007年、2009年、2011年數次超過城市地區,而且于2012年開始,農村地區AMI死亡率明顯超過城市地區。男性AMI標化發病率(78.5/10萬~56.6/10萬)高于女性(50.3/10萬~31.8/10萬)。城市AMI發病率高于農村,城市地區下降趨勢明顯(標化發病率為99.8/10萬~50.1/10萬),農村地區呈上升趨勢(標化發病率為32.7/10萬~43.5/10萬)。
1.2.3 心律失常
根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上注冊資料統計,2016年植入起搏器例數比2015年增長11.1%(73080例vs. 65785例);起搏器適應證與2015年比較無明顯變化,仍以心動過緩為主:其中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比例為48.9%,房室傳導阻滯的比例為38.3%,非心動過緩適應證起搏器植入患者占12.8%左右;雙腔起搏器占比近69%。
近年來埋藏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植入量呈持續增長趨勢,年增長率保持在10%以上。2016年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較2015年和2014年分別增長15.1%和29.3%。心臟再同步化并心臟復律除顫器(CRT-D)的植入比例在逐年增長。2010~2016年導管消融手術持續快速增長,年增長率為13.2%~17.5%。
1.2.4 心力衰竭
回顧性研究顯示,心力衰竭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趨勢。中國心力衰竭患者注冊登記研究(China-HF)對2012~2014年88家醫院8516例心力衰竭患者的分析結果顯示,住院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為5.3%。
1.2.5 肺血管病
中國≥40歲人群中COPD患病率為7.3%,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病率逐漸升高。中國肺栓塞防治項目公布肺栓塞的發生率為0.1%。
1.2.6 心血管畸形
根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心血管疾病醫療質量控制中心資料統計,2010~2017年中國內地8年來地方所屬醫院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的數量為181926例,其中2016年達到26698例。
1.2.7 慢性腎臟病
中國慢性腎臟?。–KD)患病率調查顯示,CKD的總患病率為10.8%。推算中國有CKD患者近1.2億。年齡(高齡)、性別(女性)、高尿酸血癥、腦血管疾?。–VD)、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及吸煙是老年CKD的獨立危險因素。
1.2.8 外周動脈疾病
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疾?。↙EAD)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LEAD的主要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30%的腦血管病患者、25%的缺血性心臟病患者并存LEAD。LEAD患病率差別較大,北京萬壽路地區老年居民的患病率約為16.4%。
頸動脈粥樣硬化性疾?。?3~81歲組頸動脈超聲斑塊的檢出率為60.3%(男性66.7%,女性56.2%);頸動脈斑塊主要分布在頸動脈膨大部;不同年齡組的檢出率:<55歲組為53%、55~69歲組為64%~69%、70~74歲組為79%,≥75歲組為80%。
腎動脈狹窄是中老年動脈粥樣硬化常見的外周血管表現,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腎動脈狹窄占81.5%,其中≥40歲患者,粥樣硬化性腎動脈狹窄占所有病因的94.7%。
從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危險因素同樣可以看出:運動方法都可以預防和予以改善。以下是近年的發病趨勢,從以下數據同樣可以看出開展規范運動療法對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性。
1)高血壓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顯示,2012年,中國≥18歲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5.2%,中國高血壓患病人數為2.7億;患病率城市高于農村(26.8% vs. 23.5%),男性高于女性,并且隨年齡增加患病率顯著增高。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顯示,2012年,≥18歲人群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高于1991年和2002年的全國調查結果,尤其是控制率水平提高明顯。
2)血脂異常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顯示,2012年,中國≥18歲人群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較2002年明顯增高。中國≥18歲人群血脂異常的患病率分別為18.6%、34.0%和40.4%,10年間中國成人血脂異?;疾÷蚀蠓仙???傮w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農村。≥18歲人群血脂異常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分別為31.0%、19.5%和8.9%;男性均低于女性,知曉率30.12%vs. 31.84%、治療率18.9% vs. 20.01%和控制率7.27% vs. 9.67%。
3)糖尿病
中國成人糖尿病標化患病率為10.9%,男性高于女性(11.7% vs. 10.2%);老年人、城市居民、經濟發達地區、超重和肥胖者糖尿病患病率較高;糖尿病前期檢出率為35.7%,老年人、超重/肥胖人群以及農村居民的糖尿病前期檢出率較高。糖尿病知曉率為36.5%,治療率為32.2%,治療控制率為49.2%;老年人、女性和城市居民知曉率和治療率較高,相對年輕的患者和城市居民治療控制率較高。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顯著高于無糖尿病者,糖尿病增加了缺血性心臟病和腦卒中風險,也增加了慢性肝病、感染、肝癌、胰腺癌、女性乳腺癌和生殖系統癌癥死亡風險。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尤為突出,且農村高于城市。
4)代謝綜合征
中國≥18歲成人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為33.9%,有代謝綜合征的人患CVD的風險增加3倍。
(張紅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