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1 內在抵觸

盡管我們以悲憫之心來探索內在自我,并以好奇之光撫照其傷痕,可在療愈過程中,我們依然會遭遇阻礙。我敢肯定,我們中有很多人曾嘗試過開始某項新的練習,比如每天清晨進行正念冥想或是制作綠色果蔬奶昔,這些都是緩解焦慮的有效辦法,但卻發現不到一周或一個月,我們就又被打回原形。這是怎么回事呢?

這就是我在前言部分提過的抵觸心理。可我們為什么會拒絕成長和治愈,拒絕它們帶來的積極變化呢?答案是:僅僅是變化本身就足以令人恐懼、令人畏縮。我們潛意識里都渴望待在熟悉、安全、可控的環境里,而恰恰是這部分意識阻礙了我們的成長。

抵觸意味著恐懼,它表現為懶惰、畏懼或是疲于參與那些能帶來自我提升的練習或行動。比如寧愿在一天快要結束時狂刷電影,也不愿意坐下來寫寫日記;寧愿窩在沙發里,也不愿意出去跑步。不過,類似的抵觸心理發現得越多,就越能輕松應對,并服務于自我的療愈和成長計劃。下面列舉了抵觸/恐懼心理的主要特點,以方便大家參考。

·它固守現狀。

·它需要全力控制。

·它害怕任何形式的改變,尤其是內在改變。

·它表面看上去很是頑固不化。

·它認為一成不變或習以為常的生活很有安全感。

·它痛恨冒險。

·它害怕信任。

·它誤以為可以操控一切,認為只要誠惶誠恐,便可阻止壞事的發生。

·它缺乏耐心,總想即刻解決問題。

·它無法接受事物的矛盾性,認為凡事非黑即白。

·它不喜歡關注內心感受,認為頭腦意識更安全。它認為感受即失控,而失控是小孩子才會有的狀態,是最糟糕的事情。

·它因懶惰而不斷滋長,因慣性而阻礙人的成長。

當然,導致我們拒絕成長的還有很多其他原因。成長意味著我們要獨自承擔起所有責任,而內在小孩卻極度渴望有人能來救我們于水火。我曾接觸過幾個來訪者,他們都是成年人,但潛意識里卻依然認為應該有人來照顧他們,比如他們的父母。他們認為,如果自己擔起責任,那父母就會責任缺席。當然,他們的父母永遠不會那樣做,只是內在抵觸心理使得這幾位來訪者不愿意承認這一點。

關于內在抵觸和自我意識,還有一個要點:榮格心理學告訴我們,抵觸本身也是自我的一部分。它并不是我們需要克服或是憎恨的東西,相反,它為我們提供了某種助推力,能夠幫助我們不斷成長。因此,將抵觸情緒視為性格缺陷,等同于將焦慮視為洪水猛獸,兩種心態都不合適。事實上,和焦慮一樣,抵觸心理是自我的關鍵組成部分,只要及時關注并加以有效引導,就能夠助力療愈。換句話說,關注內在抵觸心理,便能增強自我意識。這一切只有必然,沒有偶然。

毋庸置疑,只要有助推力就會有巨大的變化。而想要成長,無論是外在成長還是內在成長,都需要某種助推力。這使得我們能夠將我們自身的所有,包括內在抵觸心理,視為內在良友,因為它們可以幫助我們走近療愈和自我完善。

那有無可能突破內在阻力呢?當然可以。心理療愈最富挑戰和收獲的地方在于,我們需要在助推力下突破層層抵觸的壁壘,才能為未來幸福擔負起所有責任。表面上看,每個人似乎都想變好,否則也沒必要尋求外部幫助,可內在抵觸心理總是暗自涌動,時時發作。因此,盡管大家想要改善,卻因為沒能時時關注內在自我,最終無所進展。而究其深層原因,大家或許“想”要改善內在自我,但由于內在抵觸堅不可摧地掌控著一切,因而毫無辦法。不過直到那時,大家才會給予內心足夠的關注,并突破障礙行動起來。

很多人沉溺于自己的苦痛經歷,以至于害怕改變現狀。他們寧可痛苦,也不愿意冒險一試,開啟新的旅程,因為抵觸心理總是抵死固守現狀,即便那個現狀令人痛苦不堪。那么,如果想要奮力擺脫這種內在抵觸,就請一定問問自己這個問題:我是否已準備好把自我療愈看得比保持現狀更重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請坐下來聽聽我們的建議吧。

以下是人們逃避責任,因而被困在抵觸壁壘中的幾個表現。

·幾乎將注意力全部放在了獲取幸福的外部途徑上,比如或恢復單身,或反復思量分手是否正確,或沒有分手卻糾結于彼此關系中令人不滿之處。

·滿腦子都在琢磨同一個問題,以至于消耗了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這是侵入式思維的慣常表現。也有可能執著于某個偏執的問題,比如“我應該換份工作嗎”或者“我是不是做錯了”。

·感覺自己的療愈之路停滯不前。嘗試了很多方法、項目、課程、圖書等,卻依然毫無起色。這表明內在抵觸心理嚴重阻礙著有效行動,而我們內心卻總寄希望于奇跡出現,使一切問題得到解決。

·更希望由他人(比如父母、伴侶、朋友或治療師等)來幫助自己解決問題。

我曾接觸過很多來訪者,盡管他們的內在抵觸心理及其產生的潛在根源各有不同,但他們最終都能突破壁壘,并開始自己的新生活。因此,如果下定決心想要改變自我,請一定保持耐心。每當抵觸心理企圖阻礙療愈時,果斷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行動,這樣一定能突出重圍、突破自我。

練習

應對抵觸心理

請務必花些時間寫下自己的內在抵觸表現,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一旦發現內在抵觸試圖操控一切,就請按照以下三個方法來努力突圍吧。

·發現它,命名它。我們無法改變未知,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只要能夠發現抵觸情緒的存在,便能助力改變。

·尋求強大助力。即便無法獨自堅持自我改變,但只要心之所向,便可得到幫助:“請幫我全力改變和成長吧。請幫我學會承擔責任。”順便說一句,祈禱并非宗教的專屬。如果不信上帝,那么可以向更高的精神自我進行禱告,祈求宇宙、祈求大海、祈求生命、祈求療愈。我們甚至不用理會祈禱是否管用,只要用心去做就好。

·管理內在慈父。內在慈父是我們內心的雄性能量,他告訴我們:“我知道你不想行動,但我們已經開始了。”健康的內在慈父果斷、睿智而又堅定,且永遠不會沉溺于“不想做”的抵觸情緒中。它猶如父親一般對自己的孩子說:“我知道你不想去上(鋼琴、武術、表演等)課,但每次上了課你都很高興,那么我們就一直去上課吧。”這并非強迫他人去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而是著眼大局,通過打破抵觸壁壘來服務于最高利益。它明白惰性也是人性的一部分,而這種抵觸懼怕改變,習慣于安享簡單和熟悉的生活。所以請務必牢記:抵觸寧可守在電視機前,也不愿起身出去散步。而若想擺脫焦慮,則必須行動起來改變這種惰性,直至最終新習慣養成。

應對抵觸心理是療愈過程中最艱難的部分。發現和命名抵觸心理很重要,而堅定不移、專心致志地改變它,直至曙光初現,這更為重要,因為生活從來就不會有救世主。人際關系、工作、房子、生活的城市、父母乃至治療師,即便換了一個又一個也不起決定作用。人生沒有退路,我們必須打起精神獨立直面各種各樣棘手的抵觸心理,如侵入式思維、惰性、自我放棄、耽于痛苦等,然后深入內在自我尋求自我提升,才能最終實現自我完善和療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璧县| 织金县| 噶尔县| 清河县| 江华| 辽阳县| 乐业县| 日土县| 马尔康县| 大连市| 阳春市| 双桥区| 赤水市| 梓潼县| 淳化县| 中西区| 旅游| 迭部县| 宣汉县| 咸丰县| 淅川县| 清水河县| 桦南县| 新乡县| 延长县| 夏邑县| 娱乐| 成武县| 永吉县| 南涧| 临沧市| 黄陵县| 许昌县| 额敏县| 金门县| 密云县| 周宁县| 汶川县| 青河县| 泸溪县| 仁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