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理心的力量:非暴力溝通的奧秘
- 董國臣
- 655字
- 2021-07-22 17:16:18
嘗試在內心同理他人的行為
一個病患家屬向我訴說了他的遭遇。
一般病人手術后一個星期就要開始吃飯。我爸爸現在20多天沒吃飯了。一邊是醫生不斷向我施加壓力,要我勸他吃飯;另一邊是爸爸堅決不配合,我實在沒辦法了。我甚至指責他,我說,爸爸,藥難道不比飯難吃嗎?后來我用更加激烈的言語攻擊他,或者攻擊我自己。后來想想,他生病了,我為什么還去攻擊他,還讓他不開心呢?都說做孝子,最大的難是“色難”,我不僅不孝順他,還給他臉色看,出言不遜……我真的特別痛苦。
首先,如同前文所述一樣,我去傾聽他,看到他痛苦背后的需要——輕松和對爸爸的愛。
當他和這兩個需要建立連接后,他看到了自己的美好,平靜下來,他想和爸爸好好談談。
我讓他從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四方面,盡可能在內心同理爸爸的行為(本章最后有同理他人的練習),做完這一步再去跟爸爸交流。
他根據我的要求,說了下面三條:
當你聽到我不斷催促你吃飯時,你是不是感到很難過,因為你也需要尊重,所以你是不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尊重,能夠尊重你吃飯的意愿。
當你想到我和醫生都在指責你拒絕吃飯時,你是不是感到很生氣,因為你也需要自主,所以你是不是希望可以自主做決定,包括生死的選擇,你是不是希望我可以尊重你的自主決定。
當你想到和看到我不斷籌錢為你治病的時候,你是不是感到很自責,因為你也看重對我的關愛,所以你是不是希望可以放棄康復,來為我的生活減輕負擔。
說完這些,他的眼眶里滿是淚水,對爸爸的看法變了。
之后他去跟爸爸溝通,彼此交流了很多。父子情意相通,不久爸爸就吃飯了,并且積極配合治療,很快康復出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