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齲齒:洗洗刷刷也有小智慧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越來越關注口腔健康與口腔美觀。出生后6個月的嬰兒,第一顆牙齒萌出之后就可能患齲齒。齲齒是由于口腔內滯留在牙齒表面的食物殘渣特別是糖類物質會被乳酸桿菌、鏈球菌等發酵分解形成酸性物質,使牙釉質、牙本質等受到腐蝕破壞甚至缺損,逐漸發展成為齲洞。齲齒是常見的一種牙科疾病,哪些壞習慣容易導致齲齒呢?

簡單來說,飲食習慣和口腔清潔習慣是影響口腔健康的兩大重要因素。我們都知道吃多了甜食會導致“蟲牙”,刷牙漱口的方法不正確,也會影響口腔的衛生。下面,我們從兒童青少年成長的各個年齡階段來具體分析哪些習慣導致了齲齒的發生,以及怎么做才能擁有一口健康好牙。

嬰兒期導致齲齒的習慣及心理分析

妞妞已經一歲了,從出生到現在,她每天晚上都是含著媽媽的乳頭睡覺的。夜里餓了就吸幾口,有時她可能僅僅是因為天氣燥熱,身體不舒服,就會突然咬上一口,原本睡著的媽媽也被疼得驚醒過來。其實,媽媽也想過不讓她含著乳頭睡,可是如果不給她含著乳頭睡,她就會哭鬧。為了哄她睡覺,一家人都會鬧得筋疲力盡。“實在折騰不起啊,還不如犧牲我一個,給她含著乳頭吧。”妞妞的媽媽無奈地說。可是妞妞前門牙明顯已經變黑和鈣化了,現在媽媽更頭疼了,她沒有想到這么小的孩子也會有齲齒。

其實,出生后6個月的孩子,第一顆牙齒萌出之后就可能患齲齒,臨床上常見的是奶瓶齲齒。經常含著奶瓶就睡覺,或者把奶嘴當成睡覺安撫工具的孩子,前門牙部位就容易出現齲齒。看似家長的妥協養成了孩子夜里含乳頭的壞習慣,其實,真正的根源在于孩子缺乏安全感,跟母親身體的連接能讓他們產生安全感。除了含乳頭,還有很多其他方式也可以增強孩子的安全感,如適當地安撫、輕拍孩子的背部、親吻額頭等,與孩子的親密接觸都會緩解他們因缺乏安全感而引發的焦慮。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更容易進食,將水果榨果汁,以為這樣孩子就喝得多、營養多。這種觀念顯然是錯誤的。其實,醫生早已說過,果汁不能代替鮮果,反而會導致糖分攝入過高,從而引起齲齒。將果汁代替水果的壞習慣其實反映了家長想為孩子去繁就簡的心理,也就是說,家長從內心是希望為孩子的飲食降低難度。把水果削皮、榨汁,孩子就不需要花力氣去咀嚼了。這個心理趨勢如果不及時調整,以后還會從方方面面進一步影響孩子的自然發展。

幼兒期導致齲齒的習慣及心理分析

奶奶每天都給小風刷牙,但是他的刷牙僅僅是種形式。有時候奶奶只是拿牙刷在小風的嘴里比畫兩下,漱口水就結束了。小風從兩歲開始就有齲齒了。奶奶很無辜地說:“哎呀,我們每天都刷牙了呀,怎么還長蟲牙了呢?”刷牙,其實也有很多講究,從牙膏牙刷的挑選到刷牙的動作,都要認真對待,正確刷牙,才能有一口健康好牙。

很多家長不重視幼兒的口腔清潔,認為乳牙最終會脫落,以后還會長出新的牙齒來。于是,他們就在刷牙時走走形式,敷衍了事,等到幼兒齲齒出現,才悔之晚矣。其實,幫助幼兒養成正確的刷牙習慣,也有利于培養幼兒愛惜自己身體的意識。

大人第一次將陌生的牙刷放進幼兒口中時,幼兒的內心是害怕的。他們不知道這么一個奇怪的東西在嘴里要做什么。牙膏的味道也讓他們很不適應,因此他們對刷牙產生了恐懼心理。這樣的情況比較普遍,有些家長就此退縮了,用簡單的清水漱口代替了使用牙膏牙刷刷牙。

其實,幼兒對一切新事物都會抱著既好奇又警惕的心理,總會本能地拒絕一切讓自己不舒服的事物。家長只能循序漸進,從幼兒喜歡的元素著手,比如,選擇幼兒喜歡的顏色和造型的牙刷、喜歡的水果味的牙膏等,讓幼兒的恐懼心理逐漸得到緩解。

飯后不漱口也是一種常見的壞習慣,每餐飯后,口腔里都留下了食物殘渣。尤其是幼兒期,幼兒的咀嚼能力尚不完善,有些食物沒有完全嚼爛或是塞在牙縫里,都容易在口腔內滋生細菌。

示范與練習是養成新習慣的基礎。要想保護幼兒的牙齒,就要有意識地將飯后漱口作為一種習慣來培養,這種習慣跟飯前洗手一樣重要。家長只需堅持帶幼兒去漱口一段時間,以后他會喜歡上口腔里清新的感覺,不需要家長提醒,他自己就會去漱口了。

青少年期導致齲齒的習慣及心理分析

有調查顯示,青少年齲齒發病率在50%~60%,其中12歲左右的孩子齲齒發病率最高。其實,12歲的青少年是齲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的一個重要群體,也是世界衛生組織衡量各國或各地區居民患齲狀況的標準,因為12歲左右,孩子乳牙列全部替換完畢,第二恒磨牙剛剛萌出,容易受侵害,正是齲齒的高發期。家長要為孩子做好潔牙護齒的榜樣,從為孩子挑選適合的牙膏和牙刷做起,幫助孩子養成保持口腔健康的好習慣。

青少年期學習任務較重,晚自習后很多學生會選擇加餐,加餐之后,不太注意口腔衛生,這也是導致齲齒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覺意識在潔牙護齒行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只有當青少年真正意識到自己的不良習慣與口腔問題的關聯,如飯后不漱口、晚自習后加餐、喜歡吃甜食等會導致齲齒,才會自覺意識到應該停止不良習慣,建立良好的習慣。

另外,青少年期本是對自身外表非常在意的年齡階段,因此從美觀的角度考慮,引導孩子注意口腔衛生,也會起到良好的效果。

要想養成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我們該怎么做

第一,教會孩子正確的口腔清潔動作。父母將漱口、刷牙的規范動作通過示范教給孩子,掌握正確的方法后,孩子會覺得這是一件自己能夠勝任的事情,因此更樂意去做。示范的過程可能會很漫長,如果遇到孩子不規范的動作,不要急于批評,耐心地輔助孩子做出正確的姿勢,幫助孩子建立信心。

第二,給孩子的口腔衛生建立評分系統。孩子的體檢報告、看牙醫的記錄本等都可以為口腔衛生的評估提供資料。讓孩子清楚,刷牙漱口直接關系到自己的身心健康,飯前飯后的幾分鐘決定了自己的健康水平。

第三,幫助孩子形成追求美的意識。一口健康美觀的好牙能為個人的形象加分,每個孩子都有愛美的傾向,因此,我們可以將孩子露齒微笑的照片貼在家里,激勵孩子追求健康牙齒帶來的形象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京山县| 泸州市| 留坝县| 蓝田县| 芷江| 屏山县| 江西省| 崇文区| 河池市| 汽车| 潼南县| 收藏| 涟水县| 库车县| 田林县| 林芝县| 辽宁省| 西城区| 颍上县| 竹山县| 宜兰市| 郯城县| 德令哈市| 甘南县| 双城市| 营口市| 深水埗区| 延庆县| 大方县| 鄄城县| 五原县| 沙田区| 科技| 阿拉尔市| 且末县| 泉州市| 沙洋县| 天气| 洪江市| 体育| 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