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從《尺牘》看周作人與青木正兒的交往

青木正兒是日本著名中國文學研究學者,字君雅,自號迷陽道人。1887年生于日本本州西南部山口縣一個書香氣息濃郁的醫生之家,自幼在家庭的熏陶下迷上中國古典文化。1908年,考入京都帝國大學中國哲學文學科,師從漢學家狩野直喜攻讀近世中國戲曲文學。1911年大學畢業后輾轉在同志社大學、東北大學和京都大學任教,積極從事中國戲曲文學研究。在日本,青木屬于頂級的漢學家,是漢學重鎮“京都學派”領軍人物之一,不僅在傳統的中國近世戲劇研究方面取得卓越成就,而且在風俗文學、現代文學以及名物學研究領域也是碩果累累。青木還是個與時俱進的學者,20世紀20年代初期,他在致力于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對“五四”時期中國興起的現代新文學革命給予高度關注,由此與不少中國文化名人如胡適、周氏兄弟建立起相得益彰的友誼與學術交流。其中,周作人與青木正兒的書簡交流值得一書。

有關周氏與青木之間的交往,因相關文字資料的匱乏,在“周作人與日本作家”這一敘述語境中鮮有觸及。1964年青木辭世,遺族將他部分藏書、書信等資料捐贈給名古屋大學辟為“青木文庫”,其中收藏的“現代中國文化名人尺牘”是一大亮色。曾在日本從事文學教研的張小鋼教授經過努力,拍攝、整理了胡適、魯迅、周作人等近代文化名人的書簡,題為《青木正兒家藏中國近代名人尺牘》一書出版。七十六通尺牘中,周氏有八通,有兩封第一次面世。書簡時間跨度從1920年12月到1962年8月,前后40多年。數量雖然不多,但這些長短不一的書信好像一些零碎的鏡片,從某一側面折射出兩人交往的種種,對理解周氏的生涯和治學或可提供參照補充。

兩人間的文字交往始于20世紀20年代初,原本素昧平生,促成兩人文字之緣的是胡適之。

青木正兒從京都帝國大學中國哲學文學科畢業后,到仙臺的東北大學執教,進行有關中國古典戲劇文學的研究,與此同時,對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新文學發展抱以極大關注。創刊于1915年的《新青年》成了青木正兒了解中國文學現狀的窗口,他時常閱讀,對《新青年》幾個主將,如胡適、周氏兄弟頗為熟悉。青木大學畢業后,與幾個校友組建了研究中國學的“麗澤社”,1919年9月創刊《支那學》雜志。在創刊號上,青木發表《以胡適為中心的中國文學革命》(連載論文,從9月至11月分三期登完),向日本介紹中國新近發生的文學狀況,對以魯迅為代表的新文學成績給予很高評價。青木將雜志寄贈胡適并開始文字上的交往,與此同時,胡適也將《支那學》給《新青年》同人傳閱,正是通過胡適這一中介,周氏兄弟與青木正兒之間開始文字往來。

1920年11月20日青木致信胡適,并寄贈《支那學》一到三期轉給周作人。周因病入院,到12月15日才回信,這是他第一次給青木寫信。從原件照片看,書信用的是極為純熟地道的日語,感謝寄贈雜志,稱贊“在中國學方面,貴國的學者比中國的學者做出更學術性的研究,還發表出版了很多有價值的論文和書籍”,對于青木熱心研究中國文學,“不僅是局限于過去的文化”,而且對“現在中國人雖然微弱的,但是朝向光明的潛在的努力”的一面給予積極的肯定并介紹到日本,表示由衷感謝。文通之初,周對青木頗有一種“文學知己”的親近與好感。

第二封信寫于1924年1月16日,周作人已經獲悉青木正兒將于4月份來京,欣悅不已。并期待北京之行對于喜歡“中國趣味”的青木來說,“會發現一些特別趣味和美”,順便告知胡適之與沈尹默的近況。青木正兒收藏的周作人來函中,早期的書簡也就以上兩封。不知是中斷還是信件失落,再開通信,中間隔了近20年。

與以往公開刊出的周作人《致青木正兒信》相比,張小鋼編的《尺牘》一書中收了1941年4月間周作人致青木正兒的兩封短簡,這是在以往任何周作人作品集中所未見的。這兩封信寫于周作人一生中“有失大節”的附逆時期,涉及他生涯中最為不堪的經歷和最復雜的心路歷程,竊以為這兩通私人尺牘對研究周作人附逆時期的對外交游活動提供了某種補充,具有一定的文史價值。

1937年夏天爆發的“七七事變”,成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起點,北平的各大院校和著名文化團體紛紛南遷,投奔抗日洪流。但周氏不為所動,以各種理由繼續留在北平。以他的特殊身份和在中日文化界的影響力,為日偽政權所利用是遲早的事,面對子彈和聘書的抉擇,最終接下汪偽政權的任命書。1941年4月間,在就任偽華北教育總署督辦不久,周受命率東亞文化協會成員赴日,經京都往東京參加“東亞文化協會文學部會議”。在京都,周作人與青木等日本文化名流會面,久別重逢,兩人相談甚歡。此后周氏前往東京參會,月底回國。旅日期間,從入境一直到離開日本整個過程都得到了青木無微不至的斡旋照拂,令他心生感激,回國后一連給青木寫了兩封信。其一云:“關垂感激之余,莫可言喻,敝同人奉命離別之后,先后首途一路托庇,安抵故都諸事如恒,差別堪告慰。”另一封寫道:“款待洽談之多殷,憑尺鱗而寄意,專泐馳謝靜候。”這次訪問,看來取得了令日方滿意的效果,半年后,周作人就任東亞文化協會會長一職就是明證。因此,這次訪日對周作人的人生履歷和歷史對他的審判來說,無論如何都是一件“不可看過”之事。

據我粗淺的了解,這兩封信,在以往公開的周作人書信中還是首次。周作人寫給青木正兒的信,最早由梁國豪翻譯整理,題為《周作人給青木正兒的信》于1976年5月在香港《明報月刊》刊登,合計六封,上述兩封不在其內。其后大陸刊行的各種周作人書信文字中,包括《周作人散文全集》這樣幾乎將周氏所有面世文字一網打盡的皇皇巨卷,也只收梁國豪整理的六通尺牘。

青木藏周作人尺牘第五封寫于1958年2月14日。從信中得知,青木托王古魯給周作人寄贈了著作和近照。王古魯是日本文學研究專家,翻譯過青木正兒的《中國近世戲劇史》等著作,與周和青木都相當熟稔,《尺牘》中以王古魯最多,有三十六通。信中還追憶了1941年4月在京都的歡會,“京都一見,倏忽十余年,人事變幻,如何可言。”語氣中似有諸多欲說還休的今昔之嘆。自京都別后至今,周作人經歷了人生最為跌宕起伏的戲劇性變化:抗戰結束后,周作人在北平以漢奸罪被蔣介石國民政府逮捕起訴,最終被判處十年有期徒刑監禁于南京老虎橋監獄。1949年釋放后返回解放軍管制下的北平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遷回到八道灣自宅定居,雖然被剝奪了政治權利,但在文化部門的默許和照拂下,讓他發揮所長專心從事翻譯和著述,進入了自出獄以來最為穩定的翻譯穩產、高產期。在信中,周還告知青木近期從事譯著方面的工作情況,古典希臘悲劇集《歐里庇得斯》已經翻譯完畢(全書18篇,周翻譯13篇,余下五篇出自羅念生譯筆)云云,語氣又頗有寬慰之意。

1961年11月26日,周作人給青木寫信,感謝青木贈送《元人雜劇》,告知王古魯已經于兩年前亡故,以及人民文學出版社委托翻譯的古希臘悲喜劇和日本古典文學作品《古事記》《枕之草子》《增訂狂言選》《浮世床》的翻譯雖已竣工,因紙張缺乏,未能付印。信中還交流了讀青木《中華名物考》(1947年版)一書的感想,說“專闡心為名物學之研究,仆略有同好,閱之至為欣快”,并表示青木出版于1958年的《華國風味》一書,因書售罄不能拜讀而引為遺憾。這是第六封信。

從青木正兒存留的周作人來信看,最后的七八兩封均寫于1962年。4月20日,信中告知近日友人從舊書店為他搜得《華國風味》一書,并就其中的《花雕酒》一文讀后心得進行交流;第八封也就是最后一封,寫于同年的8月8日,談他近讀青木寫于1962年的《酒中趣》一文的感受,并寄贈紹興文人平蝶園所著的關于紹興酒的酒話(手抄本)。兩信都很簡短,用的古雅的尺牘體,寫在一色的私家定制的信箋上,別具雅趣。

這兩封信的交流對周作人而言都有相應的寫作成果作為呼應。需要略加說明的是,周作人對青木的研究趣味和文風是頗為心儀的。《華國風味》這樣的文章尤其合他口味,展讀不已。1963年,周作人全文翻譯了其中的《中華腌菜譜》;同一年又從《華國風味》中節譯《酒中趣》一文,題為《日本人談中華酒肴》。周作人興味津津地翻譯了青木正兒談論中華腌漬文化和酒文化的文章,這在他的日本文學翻譯著作中顯得頗為“另類”,但并不唐突,其中款曲值得一書。

周氏翻譯的日本文學在其寫作生涯中是一個巨大存在,所占翻譯數量比重據說超過3/5,更是晚年一大“文筆業”。在譯介日本文化方面,內容不超出近現代日本文學和日本古典文學兩大類。與他的讀書寫作等治學活動一樣,周作人從事翻譯也有自己的一套取舍標準:與其說追求一種高大上的事功訴求,不如說更多的是出于一種趣味或興味,一種興之所至的“游于藝”心態。由此,或許可以理解周作人為何對青木的學術會有頗多的會心與共鳴了。

在日本學者中,青木為人為學也是一個“異數”,他自稱“性孤峭而幽獨”,個性放達。這樣的個性反映在治學上,就是生動活潑,不拘一格,排斥正兒八經學術路數。作為對京都學派倡導的實證主義治學方法的踐行,他曾三次游歷中國,陶醉于中華風物之美,他意趣通達,喜歡美酒、美食、民間風情,以搜尋散落在歷代典籍和民間市井聚落的一飲一饌來構筑自己的“名物學”,走出一條獨特的學術之路。讀其學術文章,絲毫不見迂腐的學究氣,生動有趣有情懷又接地氣,更接近個性張揚的散文隨筆,在神韻上與周作人小品頗有近似之處。例如,在《華國風味》序言中青木這樣寫道:“近年飲食生活的單調窮乏,這方面的神經更加敏感,就是讀書也容易注意那些吃的東西,正業的文學卻被拋到腦后。”不難想見,這樣的人生態度,這樣的治學態度與門徑,與推崇“知識、趣味、情懷”為學問旨趣的周作人十分“對味”,于心有戚戚焉,感嘆“仆略有同好,閱之至為欣快”,欣快之余,鄭重其事翻譯出來。

周作人與青木正兒基本上屬于同齡人。周出生于1885年,比青木正兒大兩歲,1964年青木病故,周作人也于兩年后去世。他們結緣于風華正茂的青壯年時代,由于志趣個性相類,惺惺相惜,交誼交流一直持續到人生暮年,40多年不曾中斷,其間的經緯與深層原因,研究下來或許是個“好題目”。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贡区| 榆树市| 无为县| 城固县| 饶阳县| 高平市| 龙南县| 京山县| 织金县| 横山县| 张家川| 阿鲁科尔沁旗| 腾冲县| 东源县| 小金县| 耒阳市| 南木林县| 青河县| 左贡县| 湘潭县| 平陆县| 巴青县| 临沭县| 金湖县| 大理市| 花垣县| 交口县| 洪江市| 阳信县| 临泽县| 宜宾县| 邵阳市| 延安市| 南城县| 碌曲县| 喀喇沁旗| 浏阳市| 格尔木市| 南陵县| 开平市| 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