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寶寶睡眠知多少
書名: 給孩子的第一本睡眠書作者名: 馬寧主編本章字數: 6975字更新時間: 2021-04-09 15:13:15
寶寶睡眠的重要性
剛出生的寶寶在出生后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一般每天要睡20~22個小時,以后逐月減少,到1歲時睡14~16個小時。睡眠幾乎占了小寶寶全部生活時間的60%~80%。因而良好的睡眠對寶寶來說非常重要。
寶寶睡眠與成長
寶寶在睡眠中能夠恢復所消耗的體力,就像把電池再次充電一樣,而與人體生長所需最有關系的生長激素,尤其是在睡眠沉睡階段時分泌最多,嬰幼兒于睡眠時所釋放出的生長激素較清醒時高達3倍或以上,有了睡眠中提供的足夠的生長激素,才能促進神經系統和腦部發育,寶寶也才能健康地成長。此外,睡眠能加強釋放肌肉生長與修復的主要激素,生長激素能幫助嬰幼兒燃燒脂肪,并轉化成肌肉能量,幫助身體強化韌帶與肌腱,加強蛋白質合成等,因此睡眠與寶寶的發育成長及健康,可說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寶寶睡眠影響認知
寶寶睡覺時有一半的時間,腦部在進行整理、重組和認知日間接收的數據,家長常誤解寶寶眼皮轉動是將近睡醒的現象。此時提醒父母應注意寶寶的睡眠質量,切勿無謂打擾弄醒寶寶,以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國外研究指出,睡眠不足的嬰兒,專注和集中力都會較差。長期睡眠不足,會對外界事物失去興趣,更影響情緒或入學前的適應期等。
寶寶睡眠與免疫抵抗力
睡眠減少或被剝奪與細胞免疫力的降低有直接的關系,它將造成自然殺手免疫細胞、T-細胞與單核白血球功能的降低。
據研究表明,如果完全剝奪白老鼠的睡眠達4周,將促使其因感染而死亡。而對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睡眠減少會增加體內細胞異常分裂,引起低度發炎的C-反應蛋白增加,此種蛋白質會破壞動脈內壁,導致中風或心臟疾病。
寶寶睡眠與學習
通過研究,芬蘭科學家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研究結果指出,將微小傳感器附著在睡眠嬰兒頭部,通過所連接的監控器觀察嬰兒腦波。對嬰兒反復播放兩個不同的元音“a”和“e”,并分析這些聲音在嬰兒大腦中激發的信號。在隔日發現,收聽聲音信號時間比較長的嬰兒可以對兩個不同的元音做出不同的反應,也就是說,“a”可以激發一種腦波,而“e”則激發另一種腦波。這表明長時間反復聽取聲音的嬰兒學會了區分兩種不同的聲音。
研究結論認為,嬰兒睡眠并不僅僅是為了休息,而且還能刺激大腦的不同部位,對于學習非常重要。在學習方面,認知功能的維持與記憶力的發展與睡眠也有直接的關系,而學習能力的產生則是建立在良好記憶力的維持上。
你了解寶寶的睡眠規律嗎
小寶寶在睡眠時間里是在悄悄成長的,好的睡眠不但能讓孩子精神充足,并且還能讓其擁有健康的身體。但你是否知道他們在睡夢中都會經歷哪些事情,又會有哪些特別的規律呢?
寶寶的睡眠階段
寶寶的睡眠旅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這和大人是一致的。一個是有快速眼球轉動的階段(活躍睡眠階段),另一個是沒有快速眼球轉動的階段(安靜睡眠階段)。從一個階段進入到另一個睡眠階段,寶寶就完成了一次睡眠循環,而每個寶寶一個晚上大致要完成5~7次這樣的睡眠循環。而媽媽感覺寶寶最容易醒來哭鬧的時刻,正是從一個循環到另一個循環的過渡時刻。
活躍睡眠階段(快速眼球運動睡眠)
足月的新生兒,活躍睡眠至少占整個睡眠時間的一半之多,而這種睡眠占早產兒整個睡眠時間的比例則要高達80%。這種睡眠在寶寶出生后的幾個星期內之所以占據這么高的比例,是為了讓寶寶的大腦更好地發育。
當你的寶寶在進入活躍睡眠的時候,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看到他雖然睡著了,可是他的眼球卻在眼皮下迅速移動,不時還會皺眉頭,手指和腳趾也會動,你還可以注意到他的身體會扭動,甚至在微笑。這就是快速眼球運動睡眠。
雖然對于這種快速眼球運動睡眠能起什么作用這個問題,至今還是一個未解之謎,可是人們已經意識到,它對大腦的發育非常重要。
科學研究表明,快速眼球運動睡眠對學習十分重要,它能促進記憶力的形成。新生寶寶和成人以及年齡稍大的兒童不同,睡覺時會直接進入快速眼球運動睡眠狀態,這種情況會一直維持到3個月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種睡眠狀態中,寶寶暫時喪失了自我調節體溫的能力,熱了不會出汗,冷了也不會打哆嗦。因此,需要你更加悉心地照看,幫助他保持正常的體溫。
當寶寶處于活躍睡眠階段時,仔細觀察你的寶寶,你會發現:
1.他的眼球在嬌嫩的眼皮下快速地移動。
2.雖然他睡著了,可是還會不時地微笑。
3.他的呼吸急促,并且不規律。
4.他那嬌小的身體不時地扭動,有時肌肉還會抽搐。
他為什么會這樣?
1.雖然在睡覺,可是此時他的大腦卻非常活躍。
2.他可能正在做夢。
3.這種“活躍睡眠”是正常的,尤其是對寶寶來說。
你應該怎么做?
1.你要確保他很暖和,但是切記不要過熱,因為在此睡眠階段,寶寶不能很好地自我調節體溫。
2.如果寶寶看起來不太舒服,你也不要抱起或弄醒他,因為這種睡眠對他的大腦發育非常重要,此時如果干擾他,會對他造成負面影響。
安靜睡眠階段(非快速眼球運動睡眠)
當寶寶處在安靜睡眠階段中,他就會不太容易被噪聲或因為移動他而驚醒。在這種睡眠狀態下,你可以注意他的眼球在眼皮下緩慢地移動。此時他的睡眠更平和,大腦活動明顯減少。在寶寶出生幾個星期后,他的安靜睡眠時間會逐漸增加,在他進入安靜睡眠和活躍睡眠的睡眠周期成熟的模式之前,他需要花6個月的時間用于大腦發育,這時你可以預測他的深度睡眠會出現在什么時候。
寶寶的安靜睡眠分成四個循序漸進的階段,即昏昏欲睡、輕度睡眠、深度睡眠與極深度睡眠。寶寶和成人一樣,睡眠總是循環交替進行的,整個晚上從快速眼球運動睡眠轉變為非快速眼球運動睡眠。進入安靜睡眠后,寶寶的動作明顯減少,就連呼吸也會減緩。這一階段和快速眼球運動睡眠狀態不同的是,寶寶很少做夢。
同樣,安靜睡眠對寶寶的成長和體重的增加也是非常重要的。
當寶寶處于安靜睡眠階段時,仔細觀察你的寶寶,你會發現:
1.他的眼球在眼皮下緩慢地移動。
2.他的身體很安靜,一動也不動。
3.他的面部表情很平靜。
4.他的呼吸很平緩,且有規律。
5.中度的噪聲幾乎不能吵醒他。
寶寶為什么會這樣?
1.因為他正處在“安靜睡眠”的深度睡眠階段。
2.他的身體在休息的同時也在生長。
你應該怎么做?
讓他安靜地睡覺,但應當知道在進入深度睡眠之后,他就會接著進入活躍睡眠階段。
睡眠中的旅行
寶寶的睡眠“生物鐘”的經歷就如同我們乘坐的大巴旅程,分為候車、進入行駛道路的第一個下坡、駛入頂峰、進入另一個山谷、再次登上山峰、旅程結束。
候車(從上床開始的30分鐘):
寶寶從上床開始到進入睡眠,大致要有30分鐘的準備時間。
第一個下坡(50~70分鐘):
第一個下坡進入的山谷是整個旅程中最低的地方,這時寶寶逐漸放松,進入深度睡眠期,就算你去抱他或者輕輕碰他,他也不會醒來。
駛入頂峰(70~90分鐘):
寶寶的神經系統開始變得興奮起來,眼睛會在眼皮下迅速地移動。這時他會將白天媽媽教的新本領牢牢記住。
進入另一個山谷(100~130分鐘):
寶寶又恢復了安靜的睡眠,他們會均勻地調整呼吸。
再次登上山峰(130~150分鐘):
這是寶寶最容易做夢的一個階段,大腦皮層開始迅速活動,寶寶有時會發出喃喃細語或是尖叫,有時可能因為受到驚嚇而醒來。
旅程結束:
寶寶的睡眠旅程終于到了終點。這時他們的體力和精神都已經恢復到較好的水平,因此也就又來了力氣“折騰”你。
認識寶寶的睡眠周期
寶寶的“睡眠周期”是指從安靜睡眠過渡到活躍睡眠,然后緊接著就進入短暫的“清醒”狀態。在清醒之后,接著新一輪的睡眠又重新開始了。一整個晚上的睡眠就是從安靜睡眠到活躍睡眠,之后到短暫的清醒,這樣呈現出階段性和周期性的變化,并周而復始地進行的一個睡眠過程。
剛出生時間不長的寶寶和大一點的寶寶不同,他們在晚上睡著之后就會立即進入活躍睡眠階段,而不是通常所說的安靜睡眠。你會發現當寶寶稍微長大一點的時候,也就是在他大約3個月的時候,寶寶入睡后就會先進入安靜睡眠,而不是原來的活躍睡眠。你還會注意到,寶寶在晚上睡著之后會睡得特別香甜,過半小時或者再長點的時間后,他就會迷迷糊糊地或者煩躁地醒來。這種現象很可能就說明他正在從安靜睡眠階段向活躍睡眠階段過渡,只是這個時候他還沒有掌握好自己的睡覺技能。
一般來說,新生兒的睡眠周期長度為50~60分鐘,隨著寶寶漸漸長大,這一周期會變得更長。從6個月開始到成人期,睡眠周期的長度會逐漸增加到90分鐘。這和成人的睡眠周期幾乎差不多。每晚,不管是大人或是寶寶都要經過好幾個睡眠周期。而當每個睡眠周期結束的時候,也都會短暫地醒來。
這種半清醒狀態也許會變成清醒狀態,但也許不會。它主要取決于睡眠環境是否安全可靠或者是否有外界干擾。一般情況下,人們都能很快回到睡眠狀態中。
和成人一樣,寶寶晚上也會醒來好幾次,這是寶寶自然睡眠周期的組成部分。或許父母們都會發現,當到了黎明的時候,寶寶好像越來越難以入睡,或者干脆就醒著不再睡覺。最典型的就是3~6個月的寶寶,在晚上入睡之后,開始的時候會睡得很沉,可是從入睡后的幾個小時起,每到活躍睡眠階段,睡眠就會變得越來越淺,而且越來越容易被驚醒。這個時候,如果寶寶自己能夠重新進入睡眠狀態,你就不會發現他曾經醒來過。可是,如果寶寶無法重新進入睡眠狀態,那么他就有可能會徹底清醒,開始哭鬧起來,這就是出現那些讓人感到煩惱的夜晚的原因。如果你能教會寶寶放松自己,重新進入睡眠狀態的話,那么這些惱人的夜晚就不會再出現了。
什么是寶寶睡眠生物鐘
簡單而言,生物鐘的作用就是能夠幫助人區分白天和黑夜。一般來講,剛出生時間不長的寶寶并沒有白天和黑夜的意識,所以也就無法意識到晚上才是睡覺的時間,他們的睡眠時間通常是白天和夜晚各占一半。當他們大一點的時候,夜間睡眠就會占據主導地位,白天只是短暫的小睡。通常情況下,至少要等到寶寶3個月大的時候,才能夠調整過來。
寶寶的生物鐘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在寶寶的體內存在晝夜節律生物鐘,它位于大腦內部,叫做“下丘腦垂體”,它可以幫助寶寶區分白天和黑夜。這種生物鐘不能獨立完成工作,需要外部暗示,比如光線、黑暗、噪聲程度以及進餐時間。它還會對寶寶自身內部比如體溫、饑餓以及激素水平做出反應。
與睡眠有關的激素包括生長激素、褪黑素以及皮質醇。
只有培養寶寶建立起白天與晚上時段的持久意識,才能夠讓他認識到白天和夜晚的不同,你還可以嘗試在寶寶所處的環境中結合一些晝夜的提示因素,比如增加光和噪聲的強度來告訴他是白天時間。
你知道嗎?
對于成人來說,如果在夜里醒來,那么第二天就會感到非常疲憊;而寶寶即使在夜間經常醒來,可是在第二天的時候看起來卻總能滿面笑容,精力充沛。為什么會出現這樣不同的狀況呢?那是因為成人大多數是從能夠恢復精力的安靜睡眠中醒來的,而寶寶醒來的時候卻都是處于活躍睡眠階段。
寶寶睡眠類型的發展
寶寶的睡眠類型會隨著自身的需求而發生變化。一般來說,新生寶寶一次能睡上兩三個小時,然后醒來吃奶,接著再次進入睡眠狀態。可以說,新生寶寶的睡眠會貫穿一整天,不分白天與黑夜。
當寶寶長到8~12周大時,他的生物鐘開始發展。從這個時候開始,你會發現寶寶的睡眠變得越來越有規律了,他會很自然地表現出更加喜歡在晚上睡覺,而在白天,寶寶的清醒時間也會更加長一些,而且也非常愛動。然而,每個寶寶的表現也是有所不同的。8周大時,有些寶寶一次能睡5個小時,而有些寶寶卻要每隔兩三個小時就會醒來吃奶。當寶寶到了四五個月大的時候,大多數都已經形成了從清醒狀態到睡眠狀態的固定規律,并且每隔24小時會重新循環,形成這樣的規律對寶寶來說非常有好處。
當寶寶長到6個月大的時候,由于其體內的生物鐘開始發揮作用,他們的睡眠周期會很自然地得到延長。此時寶寶在夜間應該能夠睡6~8個小時,而且中間不需要吃東西。
通常情況下,寶寶長到大約10個月的時候,睡眠已經變得非常有規律了。每天他大約都會在相同的時間段里醒來或是睡覺,并且兩次睡眠之間的間隔時間也變得更長了。當然,寶寶們依然需要通過小睡、打盹兒的方式來“補充”睡眠。然而,過了兩歲之后,大多數寶寶在白天的時候只需要睡一次覺。
早產兒的睡眠類型是否有所不同?
A:與其他足月的新生寶寶相比,早產兒的睡眠類型是有所不同的。在開始的幾個月里,早產兒夜間醒來的次數會更多,這種情況甚至可能會持續到寶寶大約1歲的時候。夜里容易醒來、睡覺比較輕是早產兒生存機理的一部分,因為只有醒來才能吃到東西。早產兒的睡眠時間也要比足月寶寶多得多,并且他們睡眠的大約90%的部分都屬于活躍睡眠。雖然早產兒的睡眠類型到了一定時間也能確定下來,可是和足月的寶寶比起來,他們所要花費的時間會長得多。
寶寶各階段的睡眠需求
熟睡中的寶寶安詳寧靜的睡容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妙的一個情景。不過對于大多數新手父母來說,這也是他們很多時候求之不得的一個情景。沒有哪一個新生兒可以“整晚不醒”,然而當嬰兒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在不時醒來后,確實會自己重新入睡。談到睡眠和他們的小寶寶,家長們會有特別多的問題要問。然而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我的寶寶需要睡多長時間?然而遺憾地說,對這個問題并沒有直截了當的答案,因為每個寶寶的睡眠需求是不一樣的。下面所介紹的是一些基本的數據,可是需要注意的是,你的寶寶不一定就處于“平均”狀態。
出生~6周
對于所有父母來說,寶寶剛出生的最初一段時間,是一生中最為珍貴的記憶,可同時也是讓父母們感到最為疲憊的一段時間。這時寶寶的睡眠是與喂食密切相關的,此時寶寶正處于一種糊涂而脆弱的階段。通常情況下,寶寶需要每隔3個小時喂食一次。在這個階段,我們發現,還沒有哪個寶寶會真正進入安靜的睡眠狀態。
從出生到6周的寶寶每天需要睡15~20個小時。
6周~4個月
在這個階段,寶寶睡眠的時間更長,哺乳的次數也在減少。在正常情況下,8周大的寶寶在夜里能夠連續睡上6個小時左右。
這個時期,寶寶的睡眠時間在14~16個小時,總量上雖然略有減少,但是睡眠會變得更沉,持續的時間也會更長。
4~6個月
這個階段的寶寶會變得更加好動,更加讓人喜歡。大約6個月的時候,他不但能夠開始吃固體食物,而且對牛奶的需求量也會逐漸減少。然而不足6個月的寶寶,夜里仍然需要喂一次奶。
這個階段的寶寶在夜里需要睡上11~13個小時,白天還要小睡幾回,從而能夠補充2~4個小時的睡眠。一天的睡眠總量為14~15個小時。
6~12個月
這個階段的寶寶變得更加活躍了,通常情況下,6個月大的寶寶都能夠自己坐起來,8個月的時候幾乎就會爬了,1歲時開始蹣跚學步。這個階段,對于家長來說,寶寶的健康成長是給你的最好回報了,雖然他曾經讓你感到筋疲力盡,可是只要看到寶寶在健康成長,你的內心就會充滿感動和欣喜,所以你仍然會覺得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在這一階段,你的寶寶所需要的睡眠都要比以前多得多,這一階段的寶寶不用再像過去那樣在晚上睡覺時還要喂食了。事實上,如果在晚上喂奶還有可能會對寶寶白天的食欲造成影響。
寶寶在這個階段每天所需要的睡眠時間為13~14個小時,晚上的睡眠時間可以達到10~12個小時,除此之外,上午和下午還需要再小睡一段時間。
12個月~2歲
這個階段的寶寶,正以驚人的速度成長,寶寶已經學會了走路,開始滿地亂跑了。這時寶寶需要的睡眠時間為12~14個小時,白天可能會減少到只睡一次,但是睡眠的時間會長一些。
3歲左右
一般來說,3歲左右大的孩子每天需要睡12個小時,其中晚上要睡10~11個小時,白天睡1~2個小時。3歲幼兒在白天小睡的差異和2歲的幼兒相比要大很多。此時寶寶所需要的睡眠時間的長短取決于這一天的活動,以及是否生病了、生活規律的改變,等等。
學齡前期
到了這個階段,大多數的孩子在白天已經不睡覺了。倘若他們偶爾睡午覺的話,那么晚上的睡眠時間就會減少。一般情況下,他們在晚上會睡10~12個小時。
寶寶平均睡眠的時間表
0~6周(健康足月的寶寶) 15~18個小時
6周~4個月 14~16個小時
4~6個月 14~15個小時
6~12個月 13~14個小時
1~2歲 12~14個小時
3歲 12~13個小時
4~5歲 10~12個小時
怎樣培養寶寶健康的睡眠習慣
雖然說寶寶不用別人教就知道如何才能睡著,但是健康的睡眠習慣卻是他必須要學習的。在很大程度上,寶寶的睡眠習慣是否正確主要取決于父母是怎樣培養的。而如果睡眠習慣的培養起步得越早,對于你來說也就會越容易實行。
形成規律的作息習慣
通常大人們總是會用一些表示親密的方式來安撫寶寶。一些常見的睡前習慣,比如給寶寶洗澡、給寶寶穿上睡衣、摟抱、輕輕搖晃寶寶、喂奶、在嬰兒床邊靜靜地待上一會兒,這些都能讓寶寶意識到睡覺的時間很快就要到了。
教寶寶自己入睡
教寶寶自己入睡是你教給寶寶的最有用的技能之一。很多專業人士都表示,在新生兒階段過后,如果把寶寶放到床上,輕輕搖動或者喂奶都會妨礙寶寶養成自我安靜下來的行為習慣。與之相反,他們卻建議應當把已經吃飽、想要睡覺可是又沒有睡著的寶寶放到床上去,讓寶寶在沒有外界幫助的情況下自己睡著。
確保寶寶白天的睡眠
在白天的時候,要限制寶寶的睡眠時間,使其了解白天的睡眠與晚上的睡眠是明顯不同的,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可是,當寶寶白天非常想睡覺的時候,你卻總是不讓他入睡,他會感到非常疲勞,從而這也會讓人感到安靜入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了解寶寶的需求
如果寶寶的睡眠類型突然發生了變化,你一定要立即做出回應。如果寶寶正在出牙或是感冒生病了,你可能還需要把他的睡眠時間以及白天的休息時間進行臨時調整。因為生病的寶寶更需要被人抱著,更加需要特別的關愛及休息。而當寶寶的病情一旦好轉了,就應當立刻恢復原來的作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