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戒糖:改變一生的科學飲食法作者名: 初夏之菡本章字數(shù): 1396字更新時間: 2021-03-22 13:56:33
戒糖是否矯枉過正了?
碳水化合物是我們身體必需的營養(yǎng)素之一,這是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知道的“常識”,也確實是經(jīng)驗性與實驗性理論統(tǒng)一的結(jié)論。但是我們同時需要明白另一個事實,需要糖不代表一定要吃糖,因為身體里通用的能量形式,并不是只能從食物中的糖和碳水化合物中獲得。那“戒糖”究竟是不是必需的,又會不會是矯枉過正,甚至我們有可能因此而缺乏碳水化合物以至于飲食不均衡嗎?我們需要從經(jīng)驗和科學兩方面來衡量。
無論是西方的營養(yǎng)流行病學還是東方的古老智慧,都告訴你:戒糖并不會造成營養(yǎng)不均衡,因為我們身體需要的是碳水化合物而不是精制淀粉,更不是游離糖。碳水化合物是一大類物質(zhì),它遠遠比你腦中浮現(xiàn)的饅頭、面包、甜甜圈多得多。可以說,絕大多數(shù)天然的復(fù)合型食物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比如一顆中等大小的西藍花中含有大約10克碳水化合物,100克干腰果中含有約41.6克碳水化合物,每100毫升牛奶中含有約5克的碳水化合物——乳糖,動物的肉中也會含有少量的碳水化合物——糖原。是不是感覺這些食物幾乎跟“糖和碳水化合物”毫無關(guān)系?但是它們實際上都可以給我們的身體供應(yīng)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所以只要我們的膳食組成足夠豐富,而且盡可能選擇新鮮而完整的食物,那么我們即使戒掉了游離糖和快消化的淀粉,也絕不存在缺乏碳水化合物的風險。希望讀者能樹立一個科學的觀念——碳水化合物不是只能來源于糖和主食的。
我們熱愛的那一抹甜最初也源于甘蔗復(fù)合的甘甜、西瓜的清甜、橘子里略帶酸與澀的一縷甜味,從來都不是白花花的糖帶來的并不自然的甜味。而“齁甜”這個詞就是用來形容那種不自然且富集的甜味的比如蜂蜜、糖漿、果汁和各種甜品。你很少會覺得自然界中有什么食物是“齁甜”的,要是有,也多半源于人工物種改良后的植物果實,比如超甜的西瓜和荔枝。
因此我在開篇就說明了“戒糖”的“戒”是一種謹慎的態(tài)度,而不是戒斷這種行為。而在此我也想說明,要盡可能減少你飲食中人工制造的“添加糖”和濃縮而富集的糖漿、果汁,二者并稱為“游離糖”;限制“精制谷物”以及“淀粉”這兩種生活中常見的快消化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食物,而不是戒掉所有甜食、主食甚至碳水化合物。如果你很喜歡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你完全可以在戒“游離糖”的情況下讓碳水化合物占總食物熱量的50%~60%。我會在后面的章節(jié)專門給出食物標簽和具體食譜,并教你如何在戒糖的同時保證攝入充足且優(yōu)質(zhì)的碳水化合物。
所以本書倡導(dǎo)的戒糖不等于戒斷甜食,也不等于戒斷精制谷物,更不等于戒斷碳水化合物,而是對游離糖和淀粉保持謹慎的態(tài)度。它是一種更順應(yīng)當下的健康趨勢,更加合理的飲食觀。
即使你戒掉了上述所說的游離糖、精制谷物和淀粉,你依然可以從水果和蔬菜中吃到讓你備感甜蜜的天然糖和讓你更健康的多糖,以及牛奶中并不太甜卻也能帶來碳水化合物的乳糖。告別了精制谷物和淀粉,也僅僅意味著你不再吃小麥粉和大米制品,以及藕粉、綠豆粉這類精制的加工食物。但你依然可以開心地享用一碗雜豆紅米飯,又或者吃用紅棗泥做的“甜藕”這種自然調(diào)味的甜品。只要你足夠重視,并用心獲取相關(guān)知識,你一定能在自然的食物中找到完美的替代品,久而久之就可以達到自然地脫離不自然甜味的自在狀態(tài)。即使你一開始在踐行“減糖”的時候不能做到完全替代或者對這種“替換”有疑慮,但只要你能控制對人造糖類物質(zhì)的攝入,并且決定打破精神和身體對“富集甜味”的雙重依賴,你也就成功了一半。
只有想對了,你才能做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