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先有一個贏利系統,企業團隊才能進行“五項修煉”

重點提示

※ 為什么說“五項修煉”很難在企業落地?

※ 牟其中那個時代的企業家有什么鮮明的經營特色?

※ 企業的團體學習存在哪些問題?

很多人聽說過比利牛斯山地圖的故事。

在一次軍事行動中,匈牙利的一個偵察小組遭遇了暴風雪,在阿爾卑斯山的崇山峻嶺中迷路了。連續兩天的饑寒交迫、跋涉勞累,已經消磨了大家生存的信心。挨到第三天早晨時,突然有個士兵從口袋里摸出了一張地圖。這張地圖讓偵察小組的所有人冷靜下來。他們重新開始判斷自己所處的方位,積極行動起來,途中有驚無險,最終安全返回了營地。到了駐地后,他們才驚訝地發現:這張地圖其實并不是阿爾卑斯山的地圖,而是比利牛斯山的地圖!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當我們迷路的時候,其實任何“地圖”都是管用的,前提是大家群策群力,盡快行動起來,積極地去尋找出路。在行動中,我們可以隨時調整行為,不停迭代,從而走上一條創造性實現目標的道路。

企業愿景可以看成是企業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彼得·圣吉所著書籍《第五項修煉》中認為,要實現企業愿景,不斷達成階段性戰略目標,關鍵在于團隊如何修煉。一個企業團隊,大家來自五湖四海,資歷高低懸殊,知識背景不同,需要一起長期磨合與修煉,才能真正形成團隊能力。《第五項修煉》給出了團隊修煉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包括:①自我超越;②改善心智模式;③建立共同愿景;④團體學習;⑤系統思考等五項修煉內容,如圖1-1-1左圖所示。

圖1-1-1 彼得·圣吉的五項修煉(左圖)與麥肯錫7S企業系統模型(右圖)

彼得·圣吉尤其重視“系統思考”,所以將書名叫作《第五項修煉》。前面四項修煉分別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團體學習,這些修煉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讓團隊成員能夠進階到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但是,想要“系統思考”,須先有一個企業系統,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遺憾的是,由于企業系統長期缺位,導致上述“五項修煉”很難在企業落地,一直沒有發揮出它應有的潛能。

麥肯錫咨詢公司的專家曾經提出一個7S企業系統模型,包括結構(Structure)、制度(System)、風格(Style)、員工(Staff)、技能(Skill)、戰略(Strategy)、共同價值觀(Shared values),共7個要素。在7S企業系統模型中,共同價值觀是核心要素,其他6個要素圍繞在它的周邊,如圖1-1-1右圖所示。由于這7個要素的英文單詞的首字母都是“S”,所以稱為7S企業系統模型。

麥肯錫7S企業系統模型的產生背景是20世紀70年代,日本的汽車、電子電器等優質低價的產品登陸美國,嚴重打擊了美國同類企業產品的競爭力。麥肯錫的兩個顧問積極為美國企業尋找解決方案,最終提出了7S企業系統模型。

現在來看,7S企業系統模型適用性不強,已經很少有人使用,原因如下:①它來自對當時美國43家杰出公司的成功要素分析。時過境遷,且選取的企業樣本有局限,7S企業系統模型可能以偏概全了。②湊起來7個以S為首字母的要素不容易,但有點牽強附會了。③麥肯錫顧問應該重點研究當時日本企業成功的原因,因為他們選取的這43家美國公司可能后來會被日本企業打敗。④7S企業系統模型里面不包括商業模式,因為那時還沒有商業模式這個概念。

既然沒有適用的企業系統模型,而我們又要系統思考,那就得自己動手創建一個。

從源頭理論來說,系統包括三個構成要件:組成要素、連接方式、功能或目標。三者缺一不可,各司其職,使系統穩定運行。由此,企業系統的組成要素有哪些呢?筆者長期從事風險投資工作,我們評價一個企業,都是從經管團隊、商業模式、企業戰略三個方面展開的。所謂實踐出真知,經管團隊、商業模式、企業戰略三者就是企業系統的基本組成要素。它們三者之間的連接方式是怎樣的?簡要表述一下:經管團隊驅動商業模式,沿著企業戰略的規劃路徑進化與發展,持續實現各階段戰略目標,最終達成企業愿景。打個比喻說,它們三者就像一個“人—車—路”系統:經管團隊好比是司機,商業模式好比是車輛,企業戰略好比是規劃好的行駛路線。這個系統的功能或目標是什么?目標是持續實現各階段戰略目標,最終達成企業愿景;功能是不斷創造顧客,讓企業可持續贏利。從系統功能出發,今后我們將這個系統稱為“企業贏利系統”,也稱為“慶豐贏利系統”——這里參照了國際慣例,以筆者的名字命名。

企業贏利系統來自工作實踐,也在工作實踐中驗證。后來筆者發現,它與德魯克的事業理論也有不謀而合之處。德魯克的事業理論有以下經典三問:

①我們的事業是什么?

②我們的事業將是什么?

③我們的事業應該是什么?

在以上三問中,“我們”主要是指企業的經管團隊;“事業”轉換為現在的說法就是商業模式;“將是什么”及“應該是什么”,分別是指戰略環境變化趨勢及企業的戰略規劃是什么。

企業贏利系統三個基本要素:經管團隊、商業模式、企業戰略,重點闡述了企業經營體系的基本邏輯,所以也稱它們為經營體系三要素或經營三要素。為實現這個經營邏輯,還需要管理體系及一些發揮杠桿助力作用的輔助要素,例如:企業文化、資源平臺、技術厚度、創新變革等——可以形象地稱它們為“杠桿要素”。視具體情況而定,對于不同行業、不同階段的企業,需要重點關注的杠桿要素有所不同。

闡述至此,一個完全版的企業贏利系統就呈現在我們眼前了,它包括以下三個層面:

(1)經營體系三要素:經管團隊、商業模式、企業戰略。為了圖示化表達系統的動態性,將其中的企業戰略要素拆分成外部環境、戰略路徑、目標和愿景三個部分,如圖1-1-2所示。

(2)管理體系。簡單理解的話,管理體系可以將經營體系的贏利邏輯及時、準確、高效地轉變為現實成果。與經營體系三要素逐一對應,管理體系由組織能力、業務流程、運營管理三個部分組成。由于企業贏利系統重點闡述經營體系三要素的相關內容,所以管理體系的三個構成部分并沒有在圖1-1-2中展開顯示。

(3)杠桿要素。它主要包括企業文化、資源平臺、技術厚度、創新變革等。這些杠桿要素是協助經管團隊驅動商業模式的有力工具或抓手,與管理體系一起,它們都放在經管團隊與商業模式之間,如圖1-1-2所示。

圖1-1-2 企業贏利系統示意圖
圖表來源:李慶豐,“企業贏利系統”理論

以上經營體系三要素、管理體系、杠桿要素中,或許出現了一些新名詞或新概念,本書后續的相關章節將有進一步的解釋及闡述。

我們構建出以上企業贏利系統模型后,另一個附加的好處是,將經營與管理這對“你中有我,我中也有你”的“雙胞胎兄弟”比較清晰地分開了。

中國改革開放之初,由于處在短缺經濟階段,所以經營性機會特別多。從企業贏利系統的經營三要素分析,就經管團隊來說,那時的企業家有膽魄是第一位的。例如,牟其中下海經商,通過運作三件大事“飛機易貨、衛星發射、開發滿洲里”,很快成為中國首富。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那一代企業家大部分很快隕落。就商業模式來說,那時主要是產品模仿或填補需求空白。就戰略路徑來說,那時就是不斷擴大產能、多占地盤及盲目多元化。

現在是豐裕經濟時代,企業要可持續發展,非常有必要構建自己的贏利系統。就拿企業轉型及“二代接班”來說,如果新一代企業領導者,既不懂經營也不懂管理,那么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外部環境下,他們就只能成為“敗家子”了。如果新的領導者擅長捕抓經營機會,而不太懂管理,那么企業偶爾可以投機獲利,但是不能可持續贏利,也形不成核心競爭力。如果新的領導者比較擅長管理,而不懂經營,那么企業就只能賺些代工或傳統產業延續的“辛苦”錢,一直在做不大的“低端”徘徊。如圖1-1-2所示,如果新一代企業領導者,既懂經營體系構建,又擅長管理體系建設,并且對企業文化、資源平臺、創新變革等杠桿要素有所掌握,那么就能建立起一個企業贏利系統,培育核心競爭力,推動事業平臺可持續贏利與發展。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知名大學開始從國外引進管理類教科書及教學體系,從此商科教育逐漸大行其道。國外的MBA教育大抵也是如此,主要為“案例教學+管理知識”的堆砌。并且,MBA等管理學教育一直延續著20世紀遺流至今的基本知識與理論框架體系,長期沒有重大創新與突破之處,難免與實踐需求產生嚴重脫離。所以,明茨伯格身為知名管理學教授,對MBA等管理學教育頗有微詞。他曾說“坐在教室里學不到領導一個企業的方法”,還夸張地建議受過MBA教育的人都應在自己的前額刻上一行字“本人不能勝任管理工作”。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說:“我看到很多人去學MBA,但回來時都變蠢了。學校教的是知識,而創業需要智慧。”

明茨伯格歷來有些“獨樹一幟”,但馬云作為英語專業出身的著名企業家、慈善家,他的上述評論可以督促商學院不斷自我改進與優化。MBA教育的引進、推廣與創新,與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結合起來,對于提升企業經營與管理水平功不可沒。一些知名商學院,正在不斷改良MBA教育,例如:引進企業導師,創新教學內容,到知名企業游學,搞角色扮演、創業大賽、仿真企業劇場等。現在企業領導者普遍接受過MBA或EMBA教育,但是,課堂上的知識理論如何指導企業經營與管理實踐?大部分人顯現了一臉茫然。曾有一位企業高管問筆者,平時看看短視頻、轉發一下微信文章、參加知識平臺、讀個總裁班、定期同學或校友聚會、參加各種演講等,算不算團體學習?勉強算吧。但是,如果這樣的“團體學習”過分了,那就是“不管自己的良田,專幫別人種禾苗”。

德魯克曾預言:“21世紀,中國將與世界分享管理奧秘。”當理論界、企業界等社會各界都在兼收博采、萬眾創新的時候,筆者提出了企業贏利系統。它來自工作實踐,同時也在工作實踐中驗證。可以說這是拋磚引玉,也可以說這是一得之見。本書第1章至第7章將具體闡述經營體系(經管團隊、商業模式、企業戰略)、管理體系(組織能力、業務流程、運營管理)、杠桿要素(企業文化、資源平臺、技術厚度、創新變革)、系統協同(因果鏈、增強與調節回路、耗散結構、負熵、非線性成長、創新涌現)等企業贏利系統的具體內容。

面對企業困境及成長發展難題,董事會與戰略會似乎無能為力了,所以又一個舶來品“私董會”,悄然流行起來。說句實在話,讓企業贏利系統融入企業實踐中,也非常需要私董會的協助。下一節就談這方面的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偃师市| 江口县| 即墨市| 周口市| 海伦市| 华坪县| 桦南县| 那坡县| 泸水县| 宁南县| 崇文区| 方正县| 莆田市| 理塘县| 河津市| 武夷山市| 南康市| 泗水县| 田阳县| 崇义县| 高碑店市| 河北省| 阿图什市| 湖口县| 烟台市| 顺义区| 海口市| 登封市| 长宁区| 林西县| 大新县| 洪泽县| 冀州市| 平武县| 东宁县| 墨玉县| 四川省| 乌兰浩特市| 奇台县| 阿荣旗| 平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