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O、KR的定義及格式

目前,關于O、KR的定義及格式,人們看到有許多不同的做法,但很少以具體而明確的公式給予指導。因此,為了讓OKR的寫法有章可循,筆者給出了如下的解決辦法。

O的寫法

O的典型錯誤寫法

1.將O寫得比較大、比較空虛

就以下兩個例子進行說明:

(1)人才發展/營業額。

(2)成為公司組織能力的“發動機”。

第一個例子中的O似乎在幾年內都不需要更改,甚至換成其他不同的組織也完全沒有問題。其實,這不是具體的目標,而是目標維度的分類,沒有在目標分類的基礎上設定出具體的目標。第二個例子中O寫得太空虛,沒有具體說明“人要做什么,達成什么目的”。

2.O只寫了“要做什么”

再如,下面兩個例子:

(1)改進評審方式。

(2)“微服務”上線。

O沒有澄清目的,只寫了“要做什么”。這樣,容易導致一種情況經常發生,即人要做的事情完成了,但其背后的目的沒有達到,或者事情的成功與否難以判斷或容易發生分歧。同時,對于KR的設定,管理者也不能給予成員方向性的指導。

O的格式寫法

既然是目標,就一定要相對準確地表達目的和期望的結果。如果人能對自己要采取的動作有所概括,那么目標就更完美了。基于上述介紹,筆者建議O的格式寫法為:

O是“做……達成……”。

O的表述分為兩個部分:前者表明為達成后者要做的事情是什么、要采取的動作是什么;后者為目的和期望的結果。前者可以用不同的動詞來引領,如實施、完成、進行、安裝、改進、增加、設定等,而后者一般為不同的名詞,往往與“多、快、好、省、易、新”等形容詞關聯。

這樣,上述例子可以改進為:

● 實施中層管理者發展項目,重點提升其目標設定和績效評估的能力;

● 改進評審方式,使因評審質量低導致項目延遲的比例減少30%;

● 公司第一個“微服務”平臺上線,提升客戶的體驗感。

另外,如果在O中加上時間要素,就更完美了。這樣,目標就包含了3個核心要素:

(1)做什么。

(2)為什么做。

(3)什么時間完成。

按照上述3個核心要素,再舉3個例子,如:

(1)10月底完成A產品開發工作,A產品成為B產品的升級產品。

(2)第2季度末完成B產品生產線的改造,其生產效率提升25%。

(3)3月份末招聘2名高級工程師,增強C團隊的產品快速迭代能力,期待兩個月后迭代周期降低30%。

需要注意的是,有時如果關于“做什么”不能在O的表述中有效地概括,就可以將其省略。例如,銷售額為5000萬元,這里的“做什么”的關鍵動作可能有維護老客戶關系、開拓新市場、開發新產品、拓展營銷渠道等,這么多動作似乎在目標中難以很好地體現,弄不好還會“掛一漏萬”。這時,保留“時間+目的”即可,這兩個要素無論如何都不能再省略。那么,“做什么”往往體現在KR的寫法之中。

KR的寫法

KR典型錯誤寫法

1.用行動來替代KR

行動只能體現“做什么”,而不能體現“目標”,行動是達成目標的手段。如果人用手段來替代“目標”,則很容易造成行動完成了,但目標沒有達成的現象。

2.用“里程碑”來替代KR

如果人把KR寫成在過程中的產出和結果,那么這樣也會失去KR的意義。這是因為過程指標是不能替代結果指標的。似乎有一種情境,即完全創新項目,對于未來是什么、要的結果是什么、如何評價成功,暫時不能確定,這時可以暫用“里程碑”來替代KR。但是在后續工作中,大家一定要利用每次OKR迭代的時機,持續不斷地對KR的重新定義和迭代。如果在后續工作中還不能確定KR,那么大家要思考“我們在做什么?我們目的是什么?”必要時,需要將行動暫停下來,大家共同探討清楚KR,再行出發。

KR的格式寫法

KR是關鍵結果,是目標達成的判斷依據和標準。換言之,未來人們可以用哪些關鍵結果來判斷目標是否成功達成。這樣,筆者建議KR的格式寫法為:

KR是以名詞或者名詞性短語為核心的判斷標準。

這樣的描述能量化的則量化,不能量化的則要描述具體,以確保最終人可以明確判斷結果達成與否。KR可以從正面定義,如客戶滿意度達99%;也可以從反面描述,如零投訴。

人們不需要描述所有的KR,只要求描述關鍵的3~5個KR即可。這樣的少數KR能夠表征目標八成以上的完成度即可,而剩余的二成則不應成為目標達成的阻礙,因此人們不足為慮。OKR案例,如圖1-1所示。

圖1-1 OKR案例

問題解答

Q3:組織在設定OKR時,怎樣理解SMART原則?——目標呈現規則

SMART原則不解決“設定什么目標”“如何設定目標”的問題,它是在目標設定過程中及最終結果呈現要符合的原則。O要符合SMART原則,KR要符合SMART原則,KPI要符合SMART原則。只有OKR符合了SMART原則,才能讓參與目標設定和執行的各方有統一的理解和共識。這是OKR達成的前提條件之一。前面的例子“人才發展/營業額”“成為公司組織能力的‘發動機’”之所以不能當作目標,是因為它們不符合SMART原則中“具體明確,可衡量、可判斷”兩項。SMART原則具體內容如下:

(1)Specific(具體明確)。對于目標究竟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此處不做具體討論。檢驗目標寫得是否“具體明確”的方法:“每個人就所看到的目標用自己的話解釋一下。”如果每個人的結果一樣,那么說明目標真正的具體明確了。

(2)Measurable(可衡量、可判斷)。O需要澄清的是可衡量、可判斷,不完全等同于量化。那么,不能量化的O如何做到可判斷呢?組織是通過KR來做到的,這是KR的關鍵價值之一。

(3)Agreed(雙方共同議定)。目標要有共識性。這個概念包含縱向共識和橫向共識兩類。

● 從實際經驗角度來講,在傳統行業中團隊管理者的判斷力大多要比下屬的判斷力要準確,而目標往往也是由團隊管理者的上級來決定的,追根溯源是由市場因素決定的。此時,共識的關鍵不在目標本身上,而在如何達成目標的策略、措施以及資源支持上。

● 在快速發展的行業中,關于某一領域的目標設定,下屬強于管理者的概率要比在傳統行業中大。究其原因是下屬更貼近外界和業務前線;一位管理者往往橫向跨門管理幾個不同的業務,自己也不是所有業務的專家。這是互聯網行業為什么更多地采用共創的原因。

● 在當下,橫向跨部門的共創和共識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采用。這是因為越來越多的目標倚賴橫向跨部門的協同合作,越來越成為趨勢。當然,這也是對管理者的工作方式和能力的一種挑戰。

● 需要強調的是,不論是對目標還是對行動措施的真正共識,不再依賴單向傳達和說服,而是共創和協商。在這種情況下,群策群力、共創式研討方式,即管理者的引導技巧變得十分重要。當然,這也是很多管理者所缺乏的。(讀者可以參考《結構化研討——參與式決策操作手冊》,它是一本內容相對簡潔明了的基礎參考書。在本書中,關于OKR的共創和引導,會給出筆者的方法論、工具和實踐案例。)

(4)Relevant(相關性),本質上它是指貢獻度。相關性重點要強調下一級的O與上一級的KR之間要存在承接和貢獻的關系。從這個意義的角度來講,每個OKR就是一個向上或者向外做出貢獻、體現價值的機會。在組織中,有一個關鍵原則——價值在外,即任何一個崗位、任務或者目標,如果不能向上(組織)做出貢獻,向外(客戶)產生價值,那么這個崗位、任務或者目標存在的必要性就值得思考。

(5)Time-Table(時間節點性)。目標,要有完成日期;“里程碑”,要進行目標的分解,有階段性小目標。目標的完成日期是要在OKR中得以體現的,而“里程碑”需要在其行動計劃中予以落實。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南县| 晴隆县| 罗江县| 定边县| 华蓥市| 东莞市| 渭源县| 南漳县| 崇仁县| 甘谷县| 沈丘县| 昌吉市| 德兴市| 辰溪县| 噶尔县| 双流县| 凤山市| 双流县| 北安市| 咸宁市| 含山县| 廊坊市| 棋牌| 内丘县| 乌鲁木齐县| 阜康市| 杨浦区| 大余县| 商河县| 双柏县| 梨树县| 抚州市| 武陟县| 汪清县| 绵竹市| 和静县| 桃源县| 龙岩市| 金平| 潮安县| 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