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jié) 借助情緒力量,打造成功人生

認識情緒的巨大作用

生活中我們要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也要用不同的情緒力量做出不同的行為來“對付”不同的人。與其說經(jīng)常和我們打交道的是人,不如說是我們自己的情緒。

現(xiàn)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人明明知道自己犯了錯誤卻不愿承認。這時,如果你情緒失控,對對方進行不留情面的指責,只會令對方的態(tài)度更加強硬。相反,如果你能穩(wěn)住情緒,在時機成熟的條件下,有意為對方找個借口、搭個臺階,使其按要求行事,就不至于太尷尬。

所以,我們有必要對情緒的作用做更進一步的了解,認識情緒的作用,對我們的整個人生都有很大的影響。

很多人都知道情緒,但是對人類情緒的變化原因卻不甚了解。情緒變化指的是辨別自己和他人各種情緒,并有意表達這些情緒的能力。通過表達你所有的情緒變化,你能夠獲得有關自己和外在世界的各種有價值的信息。

同情和移情要求你認同他人的情緒。如果你對某些特定的情緒感到不適,就往往會在內心回避或否認它們。如此一來,你就無法獲得有關導致這些情緒的特定事件、情形或人的重要信息。此外,你就會不認同或刻意回避那些會引起你內心不適的他人的情緒。

如果你無法“看到”某些情緒,就很難做到富有同情心,或者會缺少移情能力。

情緒也是有強度的。情緒強度指的是“調高”或“調低”某種情緒的能力,以及你在特定場合的情緒匹配程度。想想在播放某首歌曲時調節(jié)音量的重要性吧。正如偉大的作曲家使用聲音強度來傳達不同的音樂意義一樣,你的情緒強度有助于他人了解你的內心世界。

也許你曾經(jīng)與這樣的人共過事,就是他突然“打開”或“關閉”情緒,或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就從輕度惱怒轉變成極度憤怒。如此快速的情緒轉變令周圍的人感到十分不安。缺乏情緒強度調節(jié)能力的領導者可能令人難以預測,因此也難以獲得他人的信任。

如果你的聲音總是很低,但某個人調節(jié)情緒強度的能力很強,你可能會將對方的適度情緒表達誤解為極端的表達。這就會造成信息傳遞失準。你在準確理解其他人的情緒表達方面的敏感度,以及你在某種場合的情緒強度匹配度,表明了你的情緒穩(wěn)定度,并使你在下屬面前獲得自信。

你之所以會受到情緒強度的限制,可能是因為你沒有在特定的場合“登記”你的內心情緒狀態(tài),或羞于表達自己的情緒。我們有時候恰當?shù)乇磉_了自己的情緒,而在其他場合卻不適當?shù)叵拗苹蜓舆t了自己的情緒表達。記錄你在特定場合所具有的情緒反應,注意自己阻止情緒表達和在沒有任何征兆時就爆發(fā)出某種情緒的時間和場合。

當你認識到他人或自己的某種情緒狀態(tài)時,有意識地選擇自己的行動反應。通過實踐來培養(yǎng)監(jiān)測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并在每種場合表達匹配情緒的能力。從值得信賴的人那里獲得他們對你的情緒強度的反饋。

除了了解情緒強度之外,我們還需要認識情緒的流動性。

情緒流動性指的是在特定場合下不受阻礙地、以適當?shù)乃俣惹袚Q情緒狀態(tài)的能力。仍以鋼琴演奏為例,流暢的演奏者能夠自如地根據(jù)樂譜,以較快或悠閑的速度演奏。這類演奏者不會受困于特定的音符或段落。

在某種情緒場合,具有情緒流動性的人能夠超越特定時刻的情緒。相反,缺乏情緒流動性的人往往會受困于某種情緒,或者無法快速地對特定的場合做出適當?shù)那榫w反應。這種情形更容易出現(xiàn)在負面或未確定的情緒狀態(tài)。特定的情緒狀態(tài)可能令人親近,且感到舒心。

培養(yǎng)情緒流動性具有多種含義。如果你拓展了自己的決策空間,就能游刃有余地處理特定的形勢,甚至改變形勢的發(fā)展。缺乏流動性容易削弱體驗周圍環(huán)境中其他事物的能力。例如,如果領導者受到某個失敗項目的困擾,就有可能無法產(chǎn)生激勵下屬尋找新機會所需要的激情。如果領導者受困于某種情緒,即使這種情緒是正面的,比如希望或樂觀主義,其他人也有可能感到沮喪。如果某種場合需要領導者做出抑郁的情緒反應,過于正面的情緒反應就會顯得極不協(xié)調。

情緒融合力指的是理解情緒與思想、身體狀態(tài)以及創(chuàng)造性表達之間的關系的能力。演奏一段樂曲需要將所涉及的樂器加以結合,如果缺少一段弦樂或銅管樂,聽眾就無法完全理解該樂曲的藝術價值。同樣,領導者如果沒有抓住機會看清自己的情緒如何影響到自己的思想、觸感和創(chuàng)造力,則無法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

實際上,當腦外傷傷害到一個人的情緒中心時,他甚至連做出最簡單的決策的能力都沒有。

同樣,你對特定情形的思考會影響到你的情緒狀態(tài)。你能夠根據(jù)思想來制造情緒。只要想想你一天中經(jīng)歷的情緒變化,你關注的情緒就有可能出現(xiàn)。

你的語言也反映了“情緒與身體觸覺密切聯(lián)系”這一觀點,如“我內心相當緊張”“她讓人頭疼”“我感到壓力越來越重”“我覺得非常輕松”。這些常見的表達將焦慮、挫折、恐懼、無憂無慮與身體觸覺聯(lián)系起來。許多人在通過身體觸覺體驗到情緒之后,才在智力層面意識到這些情緒。同樣,你的情緒狀態(tài)影響到你的身體狀態(tài),也影響到你遭遇身體外傷和疾病時的康復能力。

當然,如果我們深入地去觀察自己包括他人的情緒時,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情緒的作用遠遠不止這些,情緒是很微妙的情感體現(xiàn),而它所發(fā)揮的作用也是可大可小、無法計算的,如何將這些有利作用最大化地為自己所用,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人生課題。

情緒可以改變命運

不要忽視自己的情緒,因為每一種情緒背后都蘊藏著一種強大的力量。情緒可以改變命運,絕不是危言聳聽。好情緒可以激發(fā)一個人的斗志,壞情緒則會打擊一個人的進取心,選擇哪種情緒,就預示著我們將成為怎樣的人。

真正極富天資、得天獨厚的人是極為少見的,許多的成功人士都是很普通的人,他們的成就往往要歸功于他們良好的情緒。

羅丹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他酷愛畫畫,但他目不識丁的父親卻一心想讓他成為一個能干活養(yǎng)家的男人,并不指望他成為什么畫家。當他得知羅丹背著他偷偷學畫后,竟高舉著皮鞭逼著羅丹把他畫的畫和姨媽送的畫筆扔進火爐里。

進了校園的羅丹因為把時間都用在了畫畫上,學習成績很不好,于是,老師只好禁止他畫畫。一次,羅丹畫了一幅羅馬帝國的地圖,被教師用戒尺狠狠揍了一頓,小手被打得通紅,以致一個星期不能拿筆。

后來,在大姐的幫助下,羅丹終于進了一所免費的美術學校學畫。其中的一名教師勒考克是巴黎最杰出的教師之一,他厭惡美術學院死板僵化的教學方式,他的這種行為引起很多繪畫大家的不滿,也讓羅丹以后的藝術道路受到了影響。當然,這是后話。

由于沒有錢買顏料,羅丹不得不放棄自己鐘愛的繪畫。勒考克覺得羅丹是一個很有前途的學生,覺得他因為買不起顏料而終止學習非常可惜,于是就動員羅丹到雕塑室進行訓練。灰心喪氣的羅丹被勒考克嚴厲地數(shù)落一通后,跟隨老師進了雕塑室。面對雕刻室滿地濕乎乎的黏泥、橡皮的膠泥、赤褐色的陶土和一塊塊的大理石,以及那些梯子、支架和刀具,羅丹一下子被這個新鮮的世界吸引住了。

有了夢想的羅丹暗自告誡自己:這次不管怎么樣,都不能半途而廢。他每天從巴黎的這一頭趕到另一頭,對這座城市的街道、廣場、花園、大橋和古代建筑,還有著名的塞納河兩岸的大道,都滿懷深情,了如指掌。他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畫了成千上萬幅寫生。他沒有休息日,星期六晚上在家里根據(jù)記憶畫想要雕塑的人物草圖,星期天則整天待在家里用黏土進行創(chuàng)作。

一晃三年過去了,羅丹請求勒考克推薦他考美術學院。在得到老師的同意并得到另一位雕塑家的推薦后,羅丹信心十足地去參加美術學院的考試。考試要求每天用兩個小時、總共在六天內完成整個人像,羅丹覺得這是做不到的事情,但還是抓緊時間干了起來,兩天過去了,他才在紙上畫好了草圖,而多數(shù)考生已塑完了一半,但他們的作品都顯得光滑而沒有生氣。在最后一天,羅丹的作品雖然沒有完全塑成,但他感到已是所有考生中最好的。

但是,羅丹的報考表上寫著“落選”。第二年、第三年,羅丹的報考表上依然寫著“落選”這兩個字。

羅丹淚眼模糊。當他踉踉蹌蹌地走出考場時,一位學畫的朋友告訴他:“你是個天才的雕塑家,但因為你是勒考克的得意門生,所以他們永遠也不會錄取你,否則就等于他們贊成勒考克的藝術主張了。”

盡管羅丹此時幾乎痛不欲生,但是他及時調整自己的不良情緒,繼續(xù)投入自己的工作中。直到一年后,勒考克把自己視若生命的工作室交給了羅丹。

羅丹終于用他的智慧和刀具,在世界雕塑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同時,也使自己成為一尊不朽的雕像!

可以想象,如果面對父親的責罵、經(jīng)濟的拮據(jù)、生活的艱苦以及美術學院的排斥,羅丹退縮了、消沉了,甚至是放棄了,那么世界會永遠失去一位偉大的雕塑家。

歌德曾說過:“只有兩條路可以通往遠大的目標,得以完成偉大的事業(yè),那就是力量與堅忍。”正因為我們有了良好的情緒控制力才得以堅持自我、永不放棄,才能與糟糕的際遇不懈而頑強地斗爭。因為它那不可抗拒的強大力量,最終,我們總會取得勝利。

重新認識自己的情緒,找到情緒中對我們有利的一面,發(fā)掘出它所暗藏的能量,然后用它來改變我們的命運。

好情緒造就人生

牛頓說:“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造成的,愉快的思想又是由樂觀的個性產(chǎn)生的。”的確,生活是你自己的,選擇快樂還是痛苦都由你決定。要想贏得人生,就不能總把目光停留在那些消極的東西上,那只會使你沮喪、自卑,徒增煩惱。

蘇珊娜是由心態(tài)非常積極而且又非常善于解決問題的母親撫養(yǎng)成人的。母親給人鼓舞的教育給蘇珊娜的成長帶來了莫大的幫助。

蘇珊娜剛剛4歲的時候,父親就因心臟病去世了。當時,她的母親只有27歲,帶著兩個孩子,又沒有錢。突如其來的厄運給她的打擊幾乎是致命的,使她一度陷入絕望。但她終于重新振作起來,鼓足勇氣活下去。

在蘇珊娜的父親死后的好幾年里,她們家非常窮,怎樣勉強填飽肚子是母親最擔心的事。可是,她的母親沒有為家境貧窮而煩惱,而是想辦法去掙錢,在家里為一個當律師而雇不起全職秘書的鄰居做打字工作。蘇珊娜也找到一個貼補家用的門路,她8歲的時候,就教鄰居一些還沒上學的孩子識字。那些孩子的父母親很感激,便供給她食宿費用。

蘇珊娜最敬佩的,就是母親那種樂觀的情緒。

她記得,如果遇到五個難題,母親就會說:“沒遇到六個難題,這不是走運嗎?”當時買不起汽車,母親就說:“咱們住得離公共汽車站這么近,難道還不滿意嗎?”過節(jié)的時候沒錢給她買新衣服,母親就用家里的舊衣服拼拼湊湊地做一件,然后就夸自己的手藝好。她高高興興地處理這些問題。蘇珊娜在學校上學的時候,有一次沒被選上班干部。母親說:“好呀,現(xiàn)在有時間來籌劃一次比較成功的競選運動了,下次選舉你一定能夠當選。”

多年耳聞目睹母親這樣樂觀積極地處理問題,蘇珊娜也有了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她就以樂觀情緒去對待,戰(zhàn)勝困難。母親微笑的臉和充滿鼓勵的話,總是給她力量,給她勇氣。每當她情緒消沉、抱怨不滿或者在學校里碰到難辦的事情時,母親的精神就會幫她堅持下去,然后得到一個很好的結果。不管是對待工作的問題、人際交往的問題,還是對待她自己的問題,都是這樣。

研究發(fā)現(xiàn),樂觀或是悲觀的生活態(tài)度關系到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研究對象先是在20世紀60年代做了性格測試。30年之后,他們又參與了一次后續(xù)健康狀況評估。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30年后,研究對象中,樂觀主義者不但身心健康狀況要好于悲觀主義者,而且樂觀主義者的平均壽命要比后者長。

人處在逆境中,要學會保持心理平衡,切記不要被壞情緒控制。要認識到,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任何憂愁哀傷都不能改變事實,沒有任何實際意義。我們應該學著從多種角度來看待問題,逆境未必就一定是壞事,重要的是自己要有信心。

生活中,有許多人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或心情不佳時,常常悶不作聲,不肯把自己的不快樂告訴別人,即便是最親近的人,這樣很不好。情緒就像洪水,只有疏導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想要壓抑或阻止都是糟糕的做法,其結果往往是于他人無益,于自己有害。主動向親近的人傾訴自己的心里話,常是宣泄情緒的好辦法,情緒好轉了,許多事也就解決了。

消極情緒就像污染源,它會把你的人生弄得烏煙瘴氣,既然我們認識到了消極情緒的危害,就應當有意識地避開消極情緒,當它出現(xiàn)時,可以多想一些高興的事,自覺地用樂觀情緒來代替悲觀情緒。樂觀情緒調動起來就會使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狀態(tài),可以逐漸淡化消極情緒。

樂觀是無形的,但它是有力量的,而且樂觀的力量又是超乎想象的。樂觀的人就是這樣變通地看待生活和問題的,他們總能在困難和不幸中發(fā)現(xiàn)美好的事物。他們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主宰一切,正如哈佛教授亨利·霍夫曼所說:“你是否快樂或痛苦,不完全取決于你得到什么,更多地在于你用心去感受到了什么。”

1%的壞心情導致100%的失敗

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見到有人因情緒失控而亂發(fā)脾氣,也經(jīng)常看到有人因為發(fā)了脾氣而把事情搞得一團糟,其中的原因不是這個人的工作能力不高,更不是這個人缺乏與人溝通的能力,而是因為這個人1%的壞心情,導致了最后100%的失敗。

或許你不信這個結論,也或許你認為這么說有點夸張。其實不然,一個人的心情和一個人手頭所做的事情有著很緊密的聯(lián)系,心情好,手頭的事情也相對完成得好,或者說是完成的質量較高,相反,心緒不穩(wěn),總是左顧右盼,胡思亂想,根本就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這樣的心態(tài)又怎么能把事情做好呢?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是一個能正確對待自己壞心情的陽光人士,而他的對手恰恰是因為不能控制這1%的壞心情,導致了最后的失敗。

在法庭詢問上,對手律師的態(tài)度明顯懷有惡意,甚至有羞辱之意,可以想象,當時洛克菲勒的心情有多么糟糕,如果這個時候他也發(fā)怒,必將掉入對方設計的陷阱之中,不過洛克菲勒很聰明,他明白這個時候控制自己的情緒有多么重要,自己一定不能和對方的律師一樣魯莽,更不能讓自己這種氣憤的心情有所流露。

“洛克菲勒先生,我要你把某日我寫給你的那封信拿出來。”對方律師很粗暴地對他說。洛克菲勒知道,這封信里面有很多關于美孚石油公司的內幕,而這個律師根本就沒有資格來問這件事情,不過洛克菲勒先生并沒有進行任何的反駁,只是靜靜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沒有任何表示。

“洛克菲勒先生,這封信是你接收的嗎?”法官開始發(fā)問。

“我想是的,法官先生。”

“那么你對那封信回復了嗎?”

“我想沒有。”

這時法官又拿出許多其他的信件來,當場宣讀:

“洛克菲勒先生,你能確定這些信都是你接收的嗎?”

“我想是的,法官。”

“那你說你有沒有回復那些信件呢?”

“我想我沒有,法官。”

“你為何不回復那些信,你認識我,不是嗎?”對方律師開始插嘴。

“是的,當然,我想我從前是認識你的。”

至此,看到洛克菲勒絲毫不動怒,像什么事都沒發(fā)生過一樣。對方律師心情已經(jīng)壞到極點,甚至有點開始暴跳如雷了,而洛克菲勒還是坐在那里絲毫不動,似乎眼前的事情根本就沒有發(fā)生過,全庭寂靜無聲,除了對方律師的咆哮聲。

最后對方律師因為情緒失控,在法庭上把真相說漏了嘴,最終結果可想而知,洛克菲勒不僅贏得了官司,還在美國人眼中留下了一個很優(yōu)雅的形象。

這位律師因為自己的暴怒情緒,而將自己弄得方寸大亂,很多言行都被情緒控制,而不是頭腦控制,這時的他就像一個掉線木偶,情緒受對手也就是洛克菲勒影響著,壞心情一點點擴大,最后輸了這場官司。

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例子,由于自己不懂得控制壞情緒,最后釀成難以挽回的錯誤。情緒的力量可見一斑。

當然一個人也不能像一根木頭一樣,沒有情緒,沒有思想,不可能永遠都不發(fā)怒,不可能永遠都能心情很好地走進每天的生活。可是當你真正發(fā)怒的時候,你試想這樣會發(fā)生什么樣的后果?這樣到底會不會損害你的利益,會不會動搖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如果你能真正意識到這一點,真正明白發(fā)怒只能把事情搞砸,而絕對不能把事情完美解決的話,你肯定就會好好地約束自己的情感,好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也就能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一樣,輕而易舉地打敗對方。

恐懼來自情緒的幻覺

我們恐懼什么?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恐懼來源于自我意象的提示。就像我們做了一個不好的夢,心里就會想一定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將要發(fā)生,有了這種心理暗示,我們的緊張情緒就會被調動起來,進而讓我們產(chǎn)生恐懼心理。

其實,我們最害怕的事物往往并不存在,那只是想象中的影子罷了。

衛(wèi)斯里為了領略山間的野趣,一個人來到一片陌生的山林,左轉右轉,迷失了方向。正當他一籌莫展的時候,迎面走來了一個挑山貨的美麗少女。

少女嫣然一笑,問道:“先生是從景點那邊迷失的吧?請跟我來吧,我?guī)愠÷吠较纶s,那里有旅游公司的汽車。”

衛(wèi)斯里跟著少女穿越叢林,陽光在林間映出千萬道漂亮的光柱,晶瑩的水汽在光柱里飄飄忽忽。正當他陶醉于這美妙的景致時,少女開口說話了:“先生,前面就是我們這兒的鬼谷,是這片山林中最危險的路段,一不小心就會摔下萬丈深淵。我們這兒的規(guī)矩是路過此地,一定要挑點或者扛點什么東西。”

衛(wèi)斯里驚問:“這么危險的地方,再負重前行,那不是更危險嗎?”

少女笑了,解釋道:“只有你意識到危險了,才會更加集中精力,那樣反而會更安全。這兒發(fā)生過好幾起墜谷事件,都是迷路的游客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一不小心摔下去的。我們每天都挑著東西來來去去,卻從來沒人出事。”

衛(wèi)斯里冒出一身冷汗,對少女的解釋十分懷疑。他讓少女先走,自己去尋找別的路,企圖繞過鬼谷。

少女無奈,只好一個人走了。衛(wèi)斯里在山間來回繞了兩圈,也沒有找到下山的路。眼看天色將晚,衛(wèi)斯里還在猶豫不決。夜里,山間極不安全,在山里過夜,他恐懼;過鬼谷下山,他也恐懼。況且,此時只有他一個人。

后來,山間又走來一個挑山貨的少女。極度恐懼的衛(wèi)斯里攔住少女,讓她幫自己拿主意。少女沉默著將兩根沉沉的木條遞到衛(wèi)斯里的手上。衛(wèi)斯里膽戰(zhàn)心驚地跟在少女身后,小心翼翼地走過了這段“鬼谷”。

過了一段時間,衛(wèi)斯里故意挑著東西又走了一次“鬼谷”。這時,他才發(fā)現(xiàn)“鬼谷”沒有想象中那么“深”,最“深”的是自己的恐懼。

有些人對一些本來并不可怕的事情卻產(chǎn)生了緊張恐怖的情緒。他們自己也能意識到這種恐懼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甚至能意識到這是不正常的表現(xiàn),但卻不能控制自己,即使盡了很大努力也依然無法擺脫和消除,因而感到極為不安。

許多人對一切都懷著恐懼之心:他們怕風,怕受寒;他們吃東西時怕有毒,經(jīng)商時怕賠錢;他們怕人言,怕輿論;他們怕困苦,怕貧窮,怕失敗,怕收獲不佳,怕雷電,怕暴風……他們的生命充滿了恐懼。

從前,有一個國王,他提供了一份非常優(yōu)厚的獎金,希望有人能畫出最平靜的畫,以便自己在心情煩躁時能拿來緩解情緒。許多畫家都來嘗試,國王看完所有的畫,只有兩幅他最喜歡。

一幅畫上是一個平靜的湖,湖面如鏡,倒映出周圍的群山,上面點綴著如絮的白云。大凡看到此畫的人都同意這是描繪平靜的最佳圖畫。

另一幅畫上也有山,但都是崎嶇和光禿的山,上面是憤怒的天空,下著大雨,雷電交加。山邊翻騰著一道涌起泡沫的瀑布,看來一點都不平靜。但當國王靠近一看時,他看見瀑布后面有一個小樹叢,其中有一雌鳥筑成的巢。在奔流的水流中間,雌鳥臥在它的巢里——平靜安詳。

國王選擇了后者,把獎金給了畫這幅畫的作者。

平靜并不等于完全沒有困難和辛勞,而是在一切紛亂中心中仍然寧靜。

一幅畫就能帶給一個人內心的安寧,這說來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可思議。我們總是把情緒和幻覺重疊,無法辨認哪些是真實存在的、哪些是虛幻的。因為情緒本身就有不確定性,它很容易被外界所影響。

對自我進行深刻的剖析,認清自己的情緒,才是主宰自我的根本所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思南县| 阳谷县| 安泽县| 铜川市| 故城县| 彰化市| 五家渠市| 特克斯县| 大安市| 尚志市| 武功县| 遵义县| 邓州市| 乐安县| 益阳市| 巴南区| 黄石市| 德州市| 诸暨市| 堆龙德庆县| 翁源县| 界首市| 忻州市| 蓝田县| 和政县| 五莲县| 于田县| 青田县| 贵南县| 绵阳市| 榆树市| 邛崃市| 泾川县| 开远市| 隆尧县| 龙岩市| 红安县| 儋州市| 台江县| 长宁县| 芦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