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8章 有些事,明白得越早對你越好
- 第7章 贏在職場,要能力更需要好脾氣
- 第6章 發怒之前,請先讓自己保持冷靜
- 第5章 看開些,你只不過是較真而已
- 第4章 活得真實一點,不浮躁的人不煩躁
- 第3章 選擇好的心態,壞脾氣自然就少了
第1章 看清楚,這就是壞脾氣帶來的傷害
脾氣,不僅僅反映的是人內在情緒以及心情,更是一個人情商高低以及對待人生態度的體現。一個人脾氣的好壞,不僅關系到他人生所能取得成功的大小,更關系到他的人生是否美滿幸福。在現實的生活中,許多人生活在不如意的狀態中,人生充滿了種種的不幸,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他們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以一種正確的積極態度去面對人生,從而讓焦慮、憂慮、易怒等壞脾氣毀了自己。
人生從此更凌亂
倘若說人生是一場電影,沒有人希望自己的人生電影以悲劇收場。可是,在我們的身邊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人仍然在用一種不幸或者悲劇的方式演繹自己的人生呢?大多是因為“壞脾氣”改寫了他們的人生劇本。
在我認識的眾多人之中,不乏在某方面能力較為出眾,且有著偉大理想和抱負的人。憑借他們的能力,原本可以擁有較為不錯的人生。但令人遺憾的是,他們的生存狀態并不怎么如意,甚至可以說有些糟糕。
有人可能會說,這是由于現今社會變化太快,競爭太過于激烈,還有許許多多的套路。說得簡單一些,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世界太過于“險惡”,沒有一定的關系或者說是背景,是真的難以有著較好的發展的。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么為什么依然有人能獲得成功?我們又為什么要努力奮斗呢?
我們人生發展的最大阻礙,就是壞脾氣。有不少人就是因為缺乏一定的自制力,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脾氣不好,使得這原本就充滿了種種險阻、困難的人生,變得荊棘叢生,讓自己的世界變得凌亂,而最終失去了方向。
我與何先生認識的時候,他剛剛大學畢業,因為他就讀的是國內較為知名的院校,難免會有那么一點點的傲氣。當時他跟我說,他現在出來工作是為了積累經驗,為以后自己創業做準備。事實上,他在我們公司工作的時間沒有超過兩個月,他是突然間離職的,至于離職的原因我并不清楚,據說當時他還跟領導吵了一架。
不久后,他又找了一份工作。我原本以為他找的是跟前一份工作同行業的工作,然而事實是他的新工作跟原來的行業沒有任何的關系。與前一份工作一樣,他又沒有干多久就離職了,接著又開始尋找新的工作。
一轉眼3年的時間過去了,我雖然和他不怎么見面,但也時常保持聯系,因而也知道他的一些事情。在這3年的時間內,他已經不知道換了多少次工作,始終沒能安定下來,當然,他整個人的狀態也不怎么好。
在電話或者QQ、微信聊天的時候,我也勸過他,說他年紀已經不小了,應該穩定下來。他說他知道這些,在從事每一份工作的時候,都想過要認認真真地做下去,但是有時候就連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干著干著就覺得沒什么意思,變得有些煩躁,一旦遇到上司或者同事說些什么讓他感到不順心的事,他就會忍不住發脾氣,甚至會選擇離職。他還跟我說,其實在很多的時候,他并不是真的想要離職,而是因為一時之間太過于沖動,話已經說出口,收不回來了。
他一再跟我說會改,但結果是,一旦感到不滿意,或者覺得委屈,就什么也不顧了,任憑情緒操縱自己的言語和行為。
在前不久的某一個深夜,我突然接到了他的電話,他說他的工作又丟了。這一次是公司炒了他的魷魚,并不是他主動提出的離職。他顯得很是迷茫,說他真的很想找一份工作,認真地干下去,可是,現在競爭這么激烈,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干什么,似乎在這個世界上找不到了自己的位置。
在現實的生活中,類似何先生的人不在少數,他們雖然有著雄心壯志,但卻因此而變得茫然;他們雖然有一定的能力,但能力卻讓他們變得更為焦慮;他們雖然勤奮努力,但正是因為勤奮努力,而讓他們變得憂郁……真的是他們的運氣不好,命運使然嗎?
說白了,就是他們不懂控制自己的情緒,讓壞脾氣趕走了自己的好運氣。無論我們的理想有多偉大,不管我們的能力怎樣卓越,要想將理想變成現實,擁抱人生的快樂和幸福,唯一的途徑就是去做,盡自我最大的努力把它做好。
當然,要想把一件事做好并不是容易的事。就像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那首歌唱的一樣,“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不經歷風雨怎么會見彩虹”。我們在做的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阻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這些困難和阻礙有時候是出乎我們想象的,只有當我們真正地靜下心來去面對它,才能找到相應的方法去解決。反之,如果我們不能控制住情緒,因為這些困難和阻礙影響了自己的情緒,變得抱怨、煩躁,甚至是憤怒,又怎能正確地面對這些困難和險阻,如何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呢?
有一句話叫作“沉得住氣,方能發得了力”。我想這里的“沉得住氣”所指的并不是單純的忍耐,還有控制住情緒,管理好自己脾氣的意思。
再想想,我們身邊為什么有那么多人會突然間變得煩躁、憤怒,甚至情緒失控?不就是因為遇到了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或者是不開心的事,從而將內心世界感受體現出來嗎?而對每一個人來說,人生是春暖花開還是落葉凋零,跟自己的內心世界有著密切的關系,實質上,只有我們的內心達到一種平和狀態后,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一種淡定、從容的態度去面對人生中所遇到的人和事,才能讓理想朝著現實行進。
好運永遠靠邊站
你或許常常會羨慕身邊有些人,他們無論做什么都可以輕輕松松地做好。有人會說像那樣的人都是命好,運氣好。但是又有誰知道,他們之所以會有這種好運氣,大多是因為他們都是能控制得住情緒,擁有好脾氣。
生命即關系。就我們每一個人來說,能不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好,走向成功的人生,不僅僅在于自身擁有著怎樣的技能,還在于我們是不是能處理好與身邊的人,尤其是與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有關系的人之間的關系。否則的話,即便是我們再怎么有能力,再怎么努力也是枉然,因為這是一個需要合作和協助的時代。
那么,我們怎樣才能處理好與他人之間的關系,得到他人的幫助以及協助呢?其中有一點極為重要,那就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懂得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緒。在現實中,不少人難以獲得成功,或者說是想要做成一件事要比他人付出更多的艱辛與努力,原因就在于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壞脾氣而使得自己與他人的人際關系變得緊張,進而失去了原本的好運氣,讓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為艱難。
在這兒,我不由得想起了不久之前發生的一件事。
在一個周末的下午,我遇到了將近10年未見的初中同學小秦。如果不是他先跟我打招呼,我都難以相信站在眼前的是他。
從他的穿著打扮以及精神狀態來看,有那么一些落魄。這不免讓我感到有些不可思議了,因為在我的印象中,小秦的學習成績很好,是一個相當優秀的學生,按理來說,這么多年沒見,應該是事業有成,春風得意啊!為什么看起來好像狀況不怎么好呢?
雖然我心中充滿了疑問,也不敢相信自己的推測,但是當我們找了一個地方坐下聊天時,才了解到我印象中這位優秀的同學,現在的狀況真的不怎么如意,甚至可以說很慘!
“你說說看,我這個人的運氣怎么這么差,不管做什么事都不順……”一坐下,他就開始抱怨起來。他說了很多很多,而在他的言語中,我所能得到的只是這樣的一種信息,那就是他很努力地去做一件事,但不管他怎么努力,最終還是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失敗了。而他之所以失敗,就是在需要他人幫助或者協助的時候,沒有人能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為什么會這樣呢?若要追尋其中的原因,那就是他喜歡發牢騷、抱怨,說話的時候不經過大腦,口不擇言的壞脾氣毀了他自己。
小秦在大學讀的是中文系,加上他從小就喜歡文字,所以畢業后他選擇從事文字工作,在一家文化公司做圖書編輯。由于他有著較好的文字功底,再加上喜歡,很快就熟悉了編輯工作的業務流程,工作了一段時間后,他經手的書有一兩本賣得還不錯。
對于年輕人來說誰能真正地甘于平庸,誰不想做出一番更大的成就出來呢?看到身邊有不少同事離職后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都混得不錯,原本小有才華的他也心動了,經過一番思想斗爭后,他也離職了,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因為他曾經做過幾本市場銷售量還算不錯的書,有一些圖書公司就答應跟他合作,并且很快就談好了合作方案。于是,雄心壯志的他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旅程。開始的時候,他跟合作方合作得還算愉快,對方大多是按照合作合同上規定的給他支付稿費。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再加上圖書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有一次合作方因為資金周轉出了些小問題,未能按照合同上的規定及時給小秦結款。這原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可是小秦卻不干了,三天兩頭給對方打電話,不僅說話不好聽,還跟自己認識的一些人說合作方不講信用、騙他之類的話。
小秦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或許并沒有什么惡意,有可能是想發泄一下心中不滿的情緒罷了。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因為一時之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所說的一些牢騷話傳到了合作方的耳朵里,不僅僅得罪了合作方讓他們之間的合作難以繼續下去,就連其他的一些圖書出版公司也拒絕跟他合作。
他把自己人生、事業的發展之路堵死了。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諸如此類的話,都告訴了我們一點,那就是一個人一生成就的大小,不僅在于他自身的勤奮努力,還在于他的人際圈子,在于他是不是一個受歡迎的人。
你可能會說:只要我有著相應的能力,又何愁不能闖出一番天地呢?但我要告訴你的是,能力雖然重要,但你總是一副很拽、亂發脾氣的樣子,你的能力只會讓你變得更為焦慮。因為有能力,他人會欣賞、佩服你,但不一定會走近你。人們喜歡的是那些脾氣好、容易接近的人,會把這樣的人當成真正的朋友,去跟他們分享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相應的幫助。
想想看,當你在為一件事而絞盡腦汁卻始終想不出一個更好的辦法時,你身邊正好有一位朋友恰好曾經遇到過類似的事,他把他的經驗說出來,對于你來說不就是遇到了一個貴人,擁有了一份好運嗎?如此一來,你的人生自然會順利很多。反之,你一個人在苦斗,在摸索,即便你最終解決了問題,但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又會是多少呢?
錯失機會空哀嘆
“我只是缺少一個好的機會,如果有一個好的機會,那么自己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不堪。”當我們在抱怨的時候,又有誰知道,正是我們的一些壞脾氣讓機會離我們遠去。
我們常常會聽到一些人在抱怨,說什么難以突破自我,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擁有更加美好的人生,其實你所欠缺的只是一個好機會。那么,什么是好的機會?為什么別人能有好的機會,你卻沒有呢?當我們在抱怨的時候,是否這樣思考過?
其實,我們所想要的機會一直就在身邊,只是因為未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能控制好自己的壞脾氣,心難以真正地靜下來,變得浮躁、焦慮,忽略了它們,或者是遠離了它們。
小張是我認識多年的一位朋友,他在現在的這家公司工作了將近4年。在現今競爭激烈、充滿各種誘惑的時代背景中,跳槽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現象。像他這樣,在一家公司一干就是4年的人還真的不怎么多見。按理來說,他在這家公司做了這么長的時間,也是老員工了,暫且不說職位是否得到提升,再怎么著應該薪水不薄。可是現實總會出乎我們的想象,小張依然還是一名普通員工,所拿的薪水較之剛進公司時也沒有漲多少,甚至比一些新進公司的同事還要低。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什么都見漲,就是工資不漲。
如果換作其他人,大多數恐怕是毫不猶豫地選擇離職,重新再找一份工作。因為,像這樣做下去也是沒有什么發展前途的。他的一些朋友也曾勸過他,讓他想想,考慮找一份新的工作,可是他拒絕了,說:“沒有合適的機會,換什么工作都一樣。”他說著這些話的時候,語氣中充滿了抱怨,似乎是在哀怨自己的命運是如此的不濟,又像是在責備上天對他是如此的不公。
難道說,他真的就是這樣一個被“命運之神”遺忘的不幸者嗎?而對他有所了解的我卻知道,他并不是沒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而是因為自身的一些壞脾氣促使原本屬于他的機會遠離了他。
記得小張進這家公司一個月后,他曾無比興奮地告訴我,說他的上司很欣賞他,準備重用他。但不久之后,他再見到我的時候,卻總是有意無意地說出一些上司不懂得識人用人、現在自己做的是一些瑣碎的事情,沒有什么實際意義,難以體現出自我能力、實現自我價值之類的話。由此看來,他對目前所做的工作有著諸多的不滿。
“總是跟我說這說那,我才懶得跟他客氣,我就是不按照他說的做,看他怎么辦”“我為什么要跟他客氣,跟他爭幾句又怎么啦”等類似這樣的話,也常常從他的口中說出。
他這樣已經不像是要把工作把事情做好,而是有點跟他的上司對著干的意思。我想在任何一個單位,任何一位領導都不會喜歡這樣的員工,即便他的能力很出色,他的這一脾氣秉性,也會使他喪失被重用的機會。
一說到機會,很多人便認為機會是別人給的。殊不知,機會在于創造,在于主動爭取,在于我們是不是能夠真正地靜下心來,將自己真正的能力和優勢發揮出來,創造出應有的價值。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要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管得住自己的脾氣。
有一次,一位深圳的朋友來北京出差,他是一家公司的總經理。我們聊天時無意間說到關于一個公司的老總喜歡并愿意重用什么類型的員工的話題。他幾乎想都沒想,就說:“態度,態度好的員工。”
他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我一時之間沒有反應過來,便好奇地問他為什么。
他說態度決定成敗,一個人不管能力怎樣,如果沒有一種正確的態度,是很難認真地面對工作,去把工作做好的。他反問我:“如果一個人能力突出,但是他動不動就跟你鬧點小情緒,發點小脾氣,像這樣的人你敢重用,愿意把一些重要的事交給他去做嗎?”
他說完這些話后我仔細地想了想,覺得他說得很實際,現實也是如此。我們仔細觀察身邊那些在職場上春風得意,在生活上快樂幸福,似乎被好運緊緊圍繞著的人,他們哪一個不是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和工作的?這些人不會經常抱怨,也不會因為一些小事就動不動發脾氣。再看看那些在人生的旅途中艱難前行,總是在抱怨自己沒有機會,才華難以得到施展的人,他們一有不順心的事,就抱怨不已,有時甚至因為控制不住脾氣,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例如,有些人在公司沒干多久,因為某種原因跟領導或者同事產生了矛盾,就一怒之下憤然離職。
我不由得想起了上面所說的小張,他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將近4年,為什么一直沒有得到重用,是他的能力不夠嗎?當然不是,如果是能力不夠的話,恐怕早就被炒魷魚了。他之所以沒有得到能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實力的機會,最為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在于態度,他在工作中未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讓一些不好的脾氣使自己失去了進一步發展的機會。而從他上面的一些言語中,我們也可以得知,小張確實是一個脾氣不怎么好的人。
你是不是像小張那樣,覺得自己未能有更好的發展是因為自己的運氣不好,沒有好的機會呢?別再抱怨自己沒有好的機會了,要怪就怪你自己,怪你的態度,怪你管不住自己的壞脾氣。
你要知道,壞脾氣給人的不僅僅是一種不成熟、不理智、不負責任的印象,也給他人接近和了解你添了一堵墻。想想看,你再怎么有能力,再怎么優秀,別人不知道,怎么可能把好的信息、好的機會給你呢?
你或許很有能力,但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管不住自己的脾氣,就很難進一步上升和發展的機會,雖然你看上去是那樣的勤奮努力,那也是義務使然。倘若遇到一些阻礙以及其他事情的影響,你便很難堅持下去,讓曾經的努力變成白費力氣。這樣的話,好運何時才能降臨到你的頭上?
遠慮過剩壓力重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雖是真理,但是如果遠慮過多,就會陷入另一個極端——無端制造很多不存在的壓力,讓自己的心情變得越來越糟,脾氣也就變得越來越壞。在這種情緒和心理的影響下,我們的人生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憂慮,難以真正地快樂起來。
有這樣一個故事,想必大家都很耳熟。老太太雨天擔心開洗染店的兒子布料曬不干,晴天又擔心賣雨傘的兒子生意不好做,這就是典型的杞人憂天。“遠慮”沒有什么不好,但是沒有限度地擔心未來,那么就會永遠被壓力包圍。
在一座寺廟里,有個小和尚被安排每天清掃院子里的落葉,到了秋天,小和尚每天都要早早起來,花費很多的時間去清掃成堆的落葉,著實是一件苦差事,為此小和尚很是頭疼。后來一個和尚給他提醒:“你可以在打掃時用力地搖晃樹干,多搖下些樹葉,這樣你就可以幾天都不用掃了。”小和尚聽后覺得很有道理,于是第二天早上他早早起床,使出全身力氣搖晃院子里的樹,樹葉落得滿地都是。最后他興奮地把所有樹葉都掃干凈了,看著干凈整潔的院子,想象自己未來幾天都可以不用早起掃院子了,小和尚非常高興。
第二天,小和尚遲遲才起床,走到院子里,他不禁吃了一驚:院子里依舊滿是落葉。
這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走到他身旁,意味深長地對他說:“傻孩子,在這種時候落葉每天都會飄落,就算你前一天多么用力,第二天落葉還是照常飄落啊!”小和尚聽后恍然大悟。
現實中很多人生活得不快樂,時常抱怨壓力大、任務重,往往是因為沒有明白這個道理,總是企圖把人生中可能遇到的所有煩惱都解決掉,殊不知未來的煩惱就像不斷飄落的樹葉,從來都是無法提前清掃的。
在撒哈拉大沙漠里生活著一種土灰色的沙鼠,每每旱季來臨之前,它們都會含著草根在自己的洞口進進出出,囤積大量的草根,忙得不可開交。即便草根足夠它們度過整個旱季,它們仍然不肯罷休,還是繼續拼命工作著,直到洞穴裝不下更多的草根為止,這樣它們才會安心,踏實地度過旱季,否則就會表現得焦躁不安。
后來科學家針對這一現象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沙鼠的這種行為是由于受到了遺傳基因的影響,使它們形成了一種本能的擔心。其實它們完全不需要這樣賣命和勞累。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常常會為了明天可能遇到的麻煩惴惴不安,總是要把一切可能出現的情況都思考一遍,唯恐自己到時候束手無策,結果使自己始終生活在緊張和不安當中,壓力也就隨之而來。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麻煩、困難和挫折,未來是無法預知的,即便我們再三思慮,前面總有問題等著我們。所以思慮沒有用,解決才是硬道理。
被譽為“樂圣”的貝多芬,4歲時開始練習鋼琴,10歲便發表了第一首鋼琴變奏曲,在他20多年勤奮的學習之中,曾受到多位音樂大師的贊賞與肯定,25歲那年,他憑借彈奏自己創作的作品,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終于成為維也納藝術舞臺上的一名鋼琴演奏家。
然而就在貝多芬的音樂事業飛黃騰達之時,遭遇了一生中最大的挫折,他的聽力開始出現異常,耳朵里時常發出嗡嗡的聲音,多次醫治,卻不見任何好轉。最后在貝多芬32歲時,他的耳朵徹底失聰了,對于一個熱愛音樂并忠于創作的音樂家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盡管如此,他的音樂之路卻并沒有結束,反而在耳聾之后又創作了大量聞名世界的鋼琴曲,其中包括經典之作《命運》交響曲,著名政治家恩格斯還曾盛贊這部作品為“最杰出的音樂作品”。
貝多芬晚年時,還為匈牙利著名的音樂家李斯特命題,在貝多芬面前,李斯特演奏出了一串串美妙的樂符,然而貝多芬卻一點兒也聽不見,但是他仍能憑借李斯特的手指動作和面部表情判斷李斯特的造詣。
如果貝多芬因耳聾擔憂不已,又怎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不對未來擔憂,不給自己施加壓力和阻礙,就是輔助自己成功最簡單最直接的途徑之一。
車到山前必有路。不同的問題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法,未來不可知,我們就更沒有必要為此而惴惴不安。即便是明天的早餐,也不值得我們思慮,明天來了,我們自然會有解決的辦法。
有一個貧窮的鐵匠,他每天都生活得十分壓抑,他時刻都在擔心一連串的問題:如果我沒有足夠的糧食,下一個冬天沒有保暖的衣服,吃不飽穿不暖,那么我就容易生病啊;生病了我就沒法打鐵了,這樣我就掙不到錢了,我的生活就會更貧困……就這樣,他始終都被重重的煩惱包圍著,日復一日,他的身體也越來越弱,以至于有一次昏倒在大街上。
當時他身邊正好經過一位醫學博士,博士詢問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對他非常同情,于是就送給他一條項鏈,并對他說:“這是一條金項鏈,不到萬不得已,你都不要賣掉它。”
從此之后,鐵匠再也沒有憂愁過,在生活遇到困難時,他總是想:還有一條金項鏈呢!如果窮得實在無法活下去,我還可以用它換錢。雖然鐵匠經歷了很多困難,但是他都堅強地挺了過來,并且非常努力地工作,十幾年過去了,鐵匠憑著精湛的手藝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生活也漸漸富裕了。后來鐵匠不再工作了,閑暇之余,他忽然想道:何不拿那條項鏈到商店去估個價?但是結果卻令他大吃一驚,商店老板告訴他,這條項鏈并非真金,只是銅質的罷了。鐵匠頓悟道:“原來博士給我的不是一條項鏈,而是一劑解開我心結的良藥啊!”
生活中總有像鐵匠一樣的人,不僅為了明天的煩惱憂慮不堪,而且還會無故放大困難,想象最糟糕的結果,于是整天都生活在無盡的擔憂中,害怕現實真的會如自己所想的那樣。其實很多問題并沒有想象的那樣嚴重,人們之所以會失敗,往往是將事情看得太難了,無形中給自己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壓力。過多遠慮才是阻擋快樂和成功的最大障礙。
所以對于明天甚至迫在眉睫的問題,我們都應該理智對待,不要無端放大困難,始終給自己帶一條“金項鏈”,讓自己多一份安心,拋掉過多的壓力,全力以赴地迎接困難,我們會發現:那些遠遠看來難以跨越的障礙,其實并不高。
小說家大仲馬曾經說:“人生其實就是由無數小煩惱組成的一串念珠,懂得自我人生價值的人會笑著數完它。”既然生活中總會遇到壓力和煩惱,與其憂愁度日,思前想后,倒不如勇敢地迎接它們,微笑著解決它們。
心存嫉妒難開懷
人都有好勝心,看到別人比自己強的時候,心里都會有一些難過,看到別人比自己過得好時,就會感到不平衡,如果說人生就像走鋼絲,那么這些不平衡很有可能使我們失足。
法國作家大仲馬的經典作品《基督山恩仇記》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年輕英俊的水手愛德蒙從海外歸來,擁有美麗的未婚妻和稱心如意的工作,有著美好的人生前景,然而他的一切卻遭到了他人的妒忌。在他的同事、鄰居還有情敵的合謀陷害下,愛德蒙被打入了死牢,未婚妻也離他而去,投入了他人的懷抱,看到愛德蒙的遭遇,三個人天真地以為徹底地打敗了愛德蒙,并且認為他必死無疑。
可憐的愛德蒙并沒有就此氣餒,獄中和他關押在一起的人是法利亞神父,從這位神父那里,愛德蒙學到了很多知識,并學會了幾種語言,還從神父那里獲得了基督山寶藏的秘密。
經歷了十幾年的牢獄生活后,愛德蒙在一次難得的機會中成功逃脫,找到寶藏,并遵循神父的教導,幫助了需要幫助的人,化名基督山伯爵。最終,三個陷害愛德蒙的人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愛德蒙的勇敢和忍辱負重的精神著實值得我們學習,但是我們也能從中悟出另一個道理:那就是嫉妒別人并不能讓自己脫穎而出,反而還會使自己掉進深淵,品嘗自釀的苦果。
我們都知道,嫉妒會讓一個人對那些所謂的幸運者充滿冷漠、貶低、排斥甚至敵視,更可怕的是,嫉妒別人就如同服用慢性毒藥,如果一個人每天都會因為自己不如別人而痛苦不堪,為現實的不公平而大肆抱怨,甚至對別人產生仇恨心理,使自己永遠沉浸在負面情緒中,這無異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己和自己過不去。
有個人每天早中晚3次做禱告的時候,都在禱告的內容中附加自己的愿望,他希望能見到上帝,哪怕只是一次,他也非常滿足。終于有一天,他遇見了上帝。
上帝對他說:“我可以滿足你任何一個愿望,但你的鄰居會得到你所得到的雙份。”那個人聽第一句話時,高興不已,但聽到第二句話時,心想:如果我得到一份遺產,我的鄰居就會得到我的雙倍;如果我要一箱黃金,那鄰居就會得到兩箱;更要命的是如果我要一個老婆,那么那個光棍就會同時得到兩個老婆了。
這個人想:“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別人得逞。”他不知道自己該提什么要求才好,實在不甘心被別人占優勢,最后他說:“唉,你還是挖掉我一顆眼珠吧。”
人都有好勝心,看到別人比自己強的時候,心里都會有一些難過,這樣的難過就是嫉妒,看到別人比自己過得好,就會感到不平衡,如果說人生就像走鋼絲,那么這些不平衡很有可能使我們失足。
年輕的馬蒂爾德在公司很受大家的歡迎,人們常常夸獎她。她有能力,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很好;人也很開朗,不論在什么樣的場合,她都能保持自己儒雅的風度。她還很勤奮,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克服。
但是,有一天,公司里來了一位新同事,是一位容貌非凡的女士。因為馬蒂爾德的同事以男士居多,所以這位小姐很受大家的歡迎。很多人幫助她熟悉業務,還有人跑前跑后地為她安排工作。馬蒂爾德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有一次,大家去參加一個舞會,馬蒂爾德想和新同事攀談,也想趁機顯示自己的魅力,但是直至舞會結束,馬蒂爾德都沒有機會。男人們都圍著新同事,對她說好聽的話,然而昔日那個位置都是馬蒂爾德的。
馬蒂爾德漸漸地改變了,她不再勤于工作,每天都在嫉妒的怒火中煎熬。她經常神思恍惚,有時候甚至會一直盯著那個新來的同事,很多人都發現了她的異樣。在一次年終的獎勵大會上,新來的同事因為人際上的關系使公司的贏利提高了很多,所以很多上司也圍繞著她,恭維她,馬蒂爾德最終忍耐不住,辭去了工作,而且一個月都沒有走出家門半步,最后她患上了抑郁癥。
一個人只嫉妒比自己強的人,尤其是曾經和自己平起平坐甚至還不如自己、后來卻超過了自己的人。每當與這些比自己強的人在一起時,嫉妒心就會油然而生,內心就會受到痛苦的折磨,從而造成心理上對別人的抵觸,最后甚至把這種變態的情緒發泄到對方身上,以解心中的不快。
事實上,嫉妒正是把自己身邊最美好的東西拱手送給了別人,有時候,幸福就在自己的身邊,但是因為嫉妒,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幸福從自己的手中溜走。其實,幸福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看見別人有成就的時候,保持一顆平常心。
正如莎士比亞所說:“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個綠眼的妖魔。”但是現實中有些人卻樂此不疲,殊不知,因為嫉妒自己已經丟掉了大把的快樂。
執著公平抱怨多
同樣是石頭,一個被人踐踏,一個被人膜拜,看起來好像真的很不公平。可是靜下心來想想,為什么人家要選它而不是選你做佛像?
有一天,寺廟里鋪在地面上的一塊大石頭抬起頭來對正上方的佛像說:“我們原本是來自于山上的同一塊石頭,可現在我躺在這里,灰頭垢面,受萬人踐踏,而你卻坐在那里,高高在上,受萬人膜拜,世道為什么如此不公平呢?”佛像說:“是的,我們來自深山的同一塊石頭,但我經過了幾個石匠數年的打磨,才站在了這里,而你只接受了簡單的加工,所以就只能鋪在地上給人墊腳啊。”
同樣是石頭,能不能被雕成佛像,差別真的很大。
生活中,我們誰又比誰差呢?可命運女神注定要把我們分成坐車的、趕車的、造車的和修車的。在同一個院子里一起長大的小伙伴,以后注定會走上不同的道路,有的會成為一個在小氣候里呼風喚雨的人,有的會成為某方面的專家、精英,而有的人則可能一輩子做一個普通打工者。
難道世界就是這么不公平嗎?
無巧不成書,小張、小李、小楊不僅是高中同學,并且大學時也是同一個班級的,畢業后一起進入了同一家公司。
但一段時間后,他們的薪水卻大不相同:小張的月薪是5000元,小李月薪是3500元,小楊月薪2000元。于是,小李和小楊都感到不公平,尤其是小楊,總是抱怨經理對自己有成見,和自己過不去。
有一次,他們一起回去看望自己的恩師,小李和小楊就把自己的不滿告訴了老師,得知他們的薪水差距之后,老師很納悶。于是找了個機會去看望他們,順便問總經理:“在學校,他們的學習成績都差不多,為什么畢業一年就會有這么大的差距呢?”
總經理聽完老師的話,笑著對老師說:“在學校他們是學習書本知識,但在公司里,卻是要行動,要結果,公司與學校的要求不同,員工表現與學校的考試成績不同,薪水作為衡量的標準,就自然不同了。”
看到老師疑惑不解地皺著眉頭,總經理對老師說:“這樣吧,我現在叫他們三人做相同的事情,你只要看他們的表現,就知道答案了。”
總經理把三個人同時找來,然后對他們說:“現在請你們去調查一下停泊在港口邊的船,船上毛皮的數量、價格和品質,你們都要詳細地記錄下來,并盡快給我答復。”
他們三個人接到任務后都忙去了。
小楊想,自己去港口一趟多費事,正好有一個朋友在港口辦事,讓他幫忙就是了。
小李到了港口后,按照經理吩咐的,把任務完成了。
小張聽了總經理布置的任務后,先到總經理的助理那兒了解了一下情況,然后趕到港口,認真做了自己該做的事。
一個小時后,他們三個人都回來了。
小楊先做了匯報:“那個港口有一個我的老朋友,我給他打了電話,他愿意幫我們的忙,明天給我結果。我為了保證明天他能給我結果,我準備今天晚上請他吃飯。經理您放心,明天一定給您結果。”
接下來,小李把船上的毛皮數量、品質等詳細情況給了總經理。
輪到小張的時候,他首先重復報告了毛皮數量、品質等情況,并且把船上最有價值的貨品詳細記錄了下來。然后表明,他已向總經理助理了解到總經理的目的,是要在了解貨物的情況后與貨主談判。于是,他在回程中,又打電話向另外兩家毛皮公司詢問了相關的品質、價格等。
此時,總經理會心一笑,老師恍然大悟。
看到這種情況后,任何一個人都會像那位老師一樣,一下子就會明白,為什么他們的薪水會有這么大的差別。同時,我們也會明白為什么我們周圍的人薪水都比自己高的原因了。
同是石頭,一個被人踐踏,一個被人膜拜,看起來好像真的很不公平。可是靜下心來想想,為什么人家要選它而不是選你做佛像?同樣的道理,起初水平相當的兩個人,一個人升職了,漲薪了,另一個卻原地踏步走,也是有原因的。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年輕人常常抱怨公司領導對自己不公、不重視自己,有什么新鮮創意都得不到領導的賞識。一次次的會議,作為普通職員的自己也沒有參加的機會,而那些衣著體面的高級經理只是動動嘴就決定了他們的去留和前途。
一天,他向一位智者講出了自己的煩惱,智者聽后無言,只是把他領到海邊,智者隨手撿起一塊鵝卵石,拋到了一堆鵝卵石當中。
智者問:“你能把我剛才扔出去的鵝卵石撿回來嗎?”
“我不能。”
“那如果我扔下一顆珍珠呢?”智者再問,并別有深意地看向年輕人,年輕人恍然大悟。
如果自己只是一枚平淡無奇的鵝卵石,就沒有權利抱怨領導的不公平,因為你沒有被重視的價值。要想引起關注,想擁有自己的立場和聲音,就要努力提升自我的價值,成為“珍珠”。
同一塊石頭,選它而不是選你做佛像肯定是因為它更有資質(石頭的質地紋理)。而且人家成為佛像,也是要忍受著一錘一錘的敲擊,一刀一刀的切割,就如同鳳凰浴火,涅槃重生。如果你自信自己也有這種資質,那么也許有一天你也會被石匠發現,即使成不了佛,成為一個石磨,成為一個石杵,又有何不可呢?
因此,一個心胸開闊的人,能夠正確地看待自身與他人的差別,既不會自輕自賤,崇拜英雄或偶像,把任何人都看得比自己優越,也不會盲目自信,無謂地貶低他人。他不會計較在每件事上是否都公平,只愿意讓自己的內心快活與充實。
別讓痛苦成為壞脾氣的根源
有時可能別人對你的痛苦不能感同身受,但至少對你的關心是沒有虛假之意的。因此,不要因為你的痛苦而去遷怒他人,亂發脾氣。痛苦的時候,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而要敞開心扉,讓周圍的人靠近你,讓陽光撒進去。
有段日子我非常激憤,少年喪母不是每個人都能放在心里的。我黑口黑臉,把每一個問起我母親的人都當作敵人。我在日記里對自己說,當悲劇發生在自己身上之前,所有人都可以唏噓一把的——不過是哀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我就那樣封閉著,像一只流浪狗。狗是會咬人的,而且我是那種尖牙利齒的狗,誰都難以接近我。我自己也覺得沉重和痛苦,也想和別人一樣,過著那個年紀應有的生活。可是我好像做不到了。收養我的外婆憂心忡忡,我的班主任找她家訪時,她說,怎么辦,這孩子竟然沒有一個朋友。
班主任是個剛畢業的女孩,當時才二十來歲,長得清秀。她找我談心,講關于阿修羅的故事。她說,阿修羅是佛經中八種神道怪物之一,阿修羅性子執拗、剛烈,能力極大,凡與之接觸,倘不蒙他喜悅,就必然遭殃。
我打斷她,說:“《天龍八部》我小學時就看過。”
她仍然溫柔地看著我,慢慢地說:“可我希望你知道,阿修羅在傷害別人的同時,受傷最深的,卻是他自己。”
我知道她的用意,也明白她講的道理,可我不能改變自己。我的阿修羅已經長在那里了,連根帶刺。
那個時候,除了她,還有一個和我同桌的女生,叫華,常常找我說話,通常是她說十句我答一句。我記得那是一個冬天的晚自習,休息的時候我一個人到操場,她跟上來,找我說話。我照例有些不耐煩,突然她就說:“有件事一直想告訴你,放在我心里很久了,我想說出來對你有幫助。”
她說了。在那天,在我母親死去的那天,我沒能來上晚自習。當時他們都不知道我為什么沒來,所以當和我住同一條街的男同學小田來的時候,他們都問我為什么沒來。他們的話音未落,就看見小田伏到課桌上號啕大哭,哭得他們都傻了,以為小田家出了事。小田哭著說:“郭葭的媽媽死了。”
華說,她到現在都記得小田說那句話時的樣子。小田一直是個沉默少言的男生,成績也不怎么好,雖說和我同住一條街,但和我這個優等生幾乎沒說過什么話。我母親對他而言,只是位鄰家和藹的阿姨。小田說,他那天早上還見過我媽媽,早上還是好好的啊……
華哽咽著說不下去,華說:“我只想讓你知道,不是每一個人都拿著你的不幸對比自己的幸福,就算有那樣的人,也不是全部。小田不是,我也不是,還有很多人都不是。”
我呆住了,想起那天小田在回家路上對我說:“郭葭,你以后想考什么大學?”我卻冷冷地回答:“這和你有關嗎?”我清楚地看到他臉上的笑是怎樣收住的。我好像一下子心軟了,有種平和、溫柔的情緒,慢慢浮起。想起班主任說過的阿修羅,我第一次覺得自己是做錯了。
10年過去,我從那場悲哀中走過。我和小田一直沒有說過什么話,我看著他沒能考上大學,接父親的班進工廠,一年前他下崗,兒子5歲,上不起托兒所。當我從華那兒聽說他想做點小生意需要錢時,我便寄給他一筆錢。小田在電話里說了太多感謝,他根本已忘了少年時為我母親號啕大哭的事,我也沒提起,只說,我最近發了筆小財,想當股東再賺點小錢。
在這個27歲的春天里,我希望我的故事幫助正在自我傷害和掙扎著的阿修羅們。也許痛苦是不能被安慰的,可是畢竟好過自我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