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唐代七言絕句詩(2)

“錦城絲管日紛紛”,首句寫成都城內各種音樂整日里鳴奏著,熱鬧非凡。“紛紛”二字常常形容一些具體事物,但這里作者把它用在了抽象的樂曲上,這就把作者看到的樂器和聽到的聲音融合在了一起,形象準確地描繪了弦管發出的優柔的靡靡之音。“半入江風半入云”,這句話也是在描繪音樂的效果。樂曲從管弦中出來,飄出花卿家,隨著風飄飛到錦江上,飄入白云間。其中,兩個“半”字,給詩文又增添了一份活潑和靈動,詩趣更濃,情趣盎然。作者將無形的音樂化成了有形的事物,生動傳神,音樂那行云流水般美妙的曲調,仿佛就在耳邊縈繞。

作者聽著這如此美妙的音樂不禁感嘆道:“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意思是,這曲子只能是天上的神仙的樂曲,人間難得一聞啊。“天上”這里既是虛指仙界,同時也是在指朝廷,宮廷中的曲子本不應該出現在鄉野山城中的,更不應該是“日紛紛”,這些矛盾點,將作者暗諷當時朝廷昏庸無道的主旨顯現了出來。

作者在這首七絕中,虛實結合,惟妙惟肖地表現了音樂的美妙,同時詩詞柔中帶剛,意蘊悠遠,將忠言委婉含蓄地恰當地表達了出來,非常完美絕妙。

江南逢李龜年

【原文】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譯文】

當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見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賞你的藝術。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時節,沒有想到能巧遇你這位老相識。

【賞析】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這兩句主要寫了杜甫早年間和李龜年交往的情景。“尋常”“幾度”都表明了李龜年常常出入于富豪權貴之間。當年,王親貴族都愛好文藝,李龜年善唱歌,成為極負盛名、榮顯一時的藝人,而杜甫因才華卓著,受到岐王和崔滌的賞識,他們常常邀請杜甫一起欣賞李龜年的歌唱。當時兩人都是青春年少,充滿抱負、躊躇滿志。這也暗示著盛唐時的繁榮和興盛,表現了作者對盛世和平年代的無限懷念。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這兩句點出了兩人再次相逢的季節和地點。看似輕松的兩句,其中包含著深沉的情感。在風光秀麗的江南,看到的是花朵凋零,遇到了潦倒的朋友,不禁感傷滿懷。兩人世事滄桑,人生巨變,八年“安史之亂”后,唐王朝國勢已衰,兩人也因為戰亂而各自漂泊在異地,居無定所,落魄潦倒。兩位老人艱辛的經歷和潦倒的晚年,也是國家由盛轉衰這一歷史的反映。作者回想過去榮顯時光,簡直像是遙不可及的夢境,讓人感到無限悲哀和沉痛。

這首詩簡潔凝練,高度概括,把讀者帶入了宏闊的歷史長河中,給人留下了無限的回味空間。國情家事的巨大變化凝聚于簡單景象中,舉重若輕,內涵卻極為豐富,可見作者功力之深厚。

蜀相

【原文】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譯文】

蜀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尋找?在錦官城外柏樹繁茂的地方。映著石階的綠草自成一片春色,隔著樹葉的黃鸝徒有好聽的聲音。

三顧茅廬頻繁討論天下大計,輔佐兩代君主忠心耿耿。出師還沒有取得最后的勝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淚滿衣襟。

【賞析】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到達成都,定居在了浣花溪畔。次年春,他來到諸葛武侯祠,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表現了作者對諸葛亮的無限敬仰之情。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作者沒有說“蜀相”而是在寫“丞相”,顯得分外親切,表現了作者對諸葛亮的敬慕之情。“尋”字表明作者不是漫無目的地漫游而來到諸葛祠堂前,而是誠心來探訪諸葛亮祠堂的。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這兩句作者從近處著筆,細致地描寫了祠堂的景物。祠堂階梯上生長了春草,暗示了很少有人來這里。“隔葉”句呼應“柏森森”,說明黃鸝深藏在柏樹間,柏樹枝葉繁茂,所以作者只能聞其聲,不見其形。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兩句作者用深沉雄健的詩筆概寫了諸葛亮的雄才偉略和他忠心報國、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這也正是作者敬仰諸葛亮的原因所在。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寫了諸葛亮為伐魏,六出祁山最后病死沙場的事,集中展現了諸葛亮報效國家的赤膽忠心,表現敬仰他的人對他的痛惜之情。同時也有意抒發自己的懷才不遇。敘述和抒情結合,感情表達強烈,卻又余味無窮。

絕句四首·其三

【原文】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

兩只黃鸝在新綠的柳枝間鳴唱,一行白鷺列隊飛向青天。從窗口望去,西嶺上千年不化的積雪,似乎近在眼前;門外江上停泊著行程萬里、從東吳歸來的航船。

【賞析】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兩句用了“黃”“翠”“白”“青”四種鮮艷明麗的顏色,編織成了一幅絢爛美麗的春景圖。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作者憑窗遠眺,西山頂上白雪皚皚,在碧藍的天空中顯得恢弘壯麗,色彩明麗,物像清晰。向門外看去,只見江岸停泊著船只。在戰亂年代,船只在江水中通行不暢,重重受卡,而戰亂平定,船只暢行無阻了,那么自己就有回家的希望了。最后一句,氣勢宏闊,意韻深遠。

全詩每句一景,共寫了四景,這四景形成了一個完美統一的意境,其中滲透著作者或喜悅或懷思的細微而復雜的情感。語言優美,色彩明麗,如詩如畫。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早年與元稹齊名,并稱“元白”。晚年與劉禹錫齊名,稱“劉白”。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元和年間他提倡新樂府,主張“辭質而徑”“言直而切”“事核而實”。在詩歌創作理論上,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現存詩三千多首,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五卷。《全唐詩》編其詩三十九卷。

長恨歌

【原文】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馀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云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天旋日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霑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苑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譯文】

漢皇看重傾城傾國貌,想要找一位絕代佳人。可惜多少年一直沒處尋。楊家有位剛長成的少女,生活在深閨里沒人見過她容顏。天生麗質無法埋沒,終于被選到皇上身邊。她回頭嫣然一笑,百般嬌媚同時顯現出來。六宮的妃子,跟她相比全都黯然無色。正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她肌膚如凝結的油脂。侍女扶出浴,正嬌懶無力,原來是剛得到皇上的寵幸!花一般容顏云一樣鬢發,金步搖在頭上顫。繡有蓮花圖案的帳子很溫暖正適合度春宵,春宵太短!太陽很高了,天子才睜眼,從此不再早早上朝去了。追陪歡樂,伺候宴席,她總在皇帝身旁轉。春天隨從春游,夜晚也是她獨占。后宮的美女有三千人,皇上把對三千人的寵愛都集中在她一身。深宮的夜晚,她妝飾好了去伺候圣君。玉樓中宴會,她醉態中含著春情。弟兄姐妹都封了大官,好讓人羨慕呀,一家門戶盡生光。叫天下做父母的,覺得生男兒還不如生個女孩。避暑的驪宮,高插云霄。宮中仙樂飄,人間到處都能聽到。宮里緩歌慢舞,徐徐地彈琴慢慢地吹簫。皇上整天看,總也看不夠。誰知道漁陽反叛的戰鼓會震地敲,把霓裳羽衣曲驚破了!皇家城闕煙塵出現,天子的大駕,一千輛車,一萬匹馬,逃往西南。才走到百來里,走走又停停。六軍不肯前進可怎么辦?宛轉蛾眉竟死在皇上馬蹄前。她的花鈿丟在地上沒人收,還有她頭上的翡翠翹呢、她的金雀、她的玉搔頭。皇上掩著臉,想救救不了,回頭看,眼淚和血一起流。棧道插云彎彎曲曲上劍閣,風刮起黃塵格外蕭索。峨眉道上沒多少行人,旌旗也沒了光彩,陽光是那樣淡薄。蜀江水這么碧綠喲,蜀山這么青翠,皇上日日夜夜懷念情思難斷絕。離宮看見月光是傷心顏色,夜里聽雨打棧鈴也是斷腸聲息。總算有一天,天旋地轉圣駕得回京城,又走到這里,叫人徘徊不忍離去。馬嵬坡下泥土中間找不著了,美人當年白白死去的那塊地。君臣互相看看,眼淚灑衣襟,向東望,信馬由韁回京城。回來看看宮苑園林,太掖池芙蓉未央宮翠柳依舊媚人。那芙蓉花多像她的臉,那柳葉多像她的眉,見花見柳怎叫人不落淚。怎不感觸啊,在這春風吹桃李花開的日子,在這秋雨打梧桐葉落的時辰!太上皇住西宮與南宛,秋草長閑庭,不掃它滿階落葉紅。當年椒房阿監青眉已老,梨園弟子頭上白發初生。晚上螢蟲飛過宮殿,太上皇悄然憶想。夜里挑殘了孤燈睡不著,只聽宮中鐘鼓遲遲敲響。夜這么長,看看天上銀河還在發光。天快亮,還不亮!房上鴛鴦瓦這么冷,霜這么重,翠被冰涼,有誰同擁?你死去了,我還活著,此別悠悠已經隔了年,從不見你的靈魂進入我的夢。京城有位修煉過的臨邛道士,能以精誠把亡魂招致。可感動的是太上皇輾轉懷念的深情,使方士殷勤地去把她尋覓。他御氣排云像一道電光飛行,上了九天,又下入黃泉,可是都沒見到她的蹤影。忽然聽說海上有座仙山,那山在虛無縹緲中間。仙山樓閣玲瓏似朵朵彩云,有許多美妙的仙子。其中有位叫太真,雪樣肌膚花樣容貌,聽來好像是要找的人。方士到了仙宮,叩西廂的門,報消息的是仙人小玉和董雙成。她聽說漢皇派來了使臣,不由驚斷了仙家九華帳里的夢。推開枕穿上衣下得床來,銀屏與珠簾都依次打開。只見她頭上云髻半偏,剛剛睡醒,花冠還沒整好便走下堂來。風吹著她的仙衣飄飄旋舉,還像當年她的霓裳羽衣舞。眼淚落下來,好似春天一枝梨花帶著雨。她含情凝目感謝君王:自從生離死別難見面,音信兩茫茫。昭陽殿里的恩愛從此斷絕,蓬萊宮里的日月這么漫長!往下看人間,只看見云霧看不見長安,只能將舊物表表我的深情,把金釵鈿盒兩樣東西帶還。金釵留一股,鈿盒留一扇,我們一人一半。只要我們的心像金和鈿一樣堅牢,即便遠隔天上與人間,總還能相見!臨走叮嚀還有一句話兒緊要,這句誓言只有他和我知道。在長生殿七月七日這一天,半夜里我們兩個說過悄悄話:在天上我們但愿永做比翼鳥,在地上我們但愿永做連理枝條。天長地久也有一天會終結,這種遺憾啊,永不會有消除的那一天。

【賞析】

這是作者游覽仙游寺時,有感于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便創作了這首千古名篇。這是一首長篇敘事詩,詩中開始敘述“安史之亂”前期,楊貴妃、唐玄宗兩人的奢靡生活,后又寫“安史之亂”中,兩人的愛情是悲劇結局,而這悲劇的釀造者正是他們自己,這也讓他們遺恨終生。

這首詩可以分為三部分進行賞析。第一部為前三十句,寫“安史之亂”前楊貴妃和唐玄宗驕奢腐化的生活。作者細膩傳神地勾勒了一位嬌柔美麗的楊貴妃形象,仿佛楊貴妃踏著金步正款款走來。楊貴妃因有色得寵,楊家“姊妹弟兄皆列土”,唐玄宗從此不早朝,在后宮縱欲享樂,終日沉湎在歌舞酒色中,引出導致“安史之亂”爆發,也是“長恨”的內因。

第二部分(從“漁陽鼙鼓動地來”到“魂魄不曾來入夢”),寫“安史之亂”爆發,楊貴妃被賜死,唐玄宗在蜀中悲思。從“漁陽鼙鼓動地來”到“回看血淚相和流”,敘述叛軍大軍進攻長安,明皇倉促逃跑,馬嵬坡兵變。在馬嵬坡“六軍不發”,憤怒于唐玄宗沉迷美色,禍國殃民,堅決請求處死楊貴妃。作者用細膩的筆觸,生動地描繪了唐玄宗不忍割愛卻又無能為力時的矛盾和痛苦心情。血淚訣別,生發了之后無盡的恨意。回京路上徘徊追思,回宮后物是人非,白日里睹物思人,從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宮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楊貴妃美麗容貌,展現了玄宗復雜微妙的心理活動。

第三部分(從“臨邛道士鴻都客”到結尾),寫道士幫助唐玄宗尋找楊貴妃。作者在這部分采用浪漫主義表現手法,大膽想象,構思一個美妙奇幻的仙境,使故事曲折回環,思念之情更深刻,也進一步深化了“長恨”這個主題,將整首詩推向高潮。最后,詩文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結束,結尾點題,使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回味無窮。

作者在這首七言古詩中,將敘事、寫景和抒情和諧交融在一起,故事曲折動人,情感纏綿悱惻,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讀來蕩氣回腸。

大林寺桃花

【原文】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譯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涪陵区| 洛浦县| 古田县| 泸州市| 长治县| 安乡县| 元朗区| 余江县| 新密市| 新丰县| 灌阳县| 洱源县| 温泉县| 勃利县| 勃利县| 定结县| 安达市| 彩票| 绥中县| 通榆县| 彩票| 佛山市| 河池市| 榆林市| 安吉县| 七台河市| 怀化市| 衡水市| 尼玛县| 绍兴县| 买车| 屏边| 华亭县| 石林| 修水县| 咸丰县| 定安县| 苏尼特左旗| 晋中市| 长武县| 赫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