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準瑜伽解剖書3:身體后彎及扭轉體式
- (美)瑞隆
- 781字
- 2020-08-24 18:55:26
練習指南
我們整天思慮不斷,操心工作、人際關系以及眼前面臨的問題。練習瑜伽能讓我們暫時擺脫俗事,轉移注意力。直到返回日常活動的那一刻,我們才發現自己看待事情的角度改變了,不管何事盤踞腦海,心境已然不同。
禪定冥想和體式練習,都強調凝視點,其梵文是“drishti”,它可以落于呼吸,也可落在身體某個部位、某處收束,乃至墻上某一點。哈他瑜伽是進入禪定的有效途徑,一旦開始練習,身體就成了傳輸的媒介——練習者通過肉體層面的聚焦,帶動心靈層面的轉換。
我們可借助三角形原理(Triangulation)鎖定體式的焦點。三角形原理原本是電影工作者為了將注意力集中在特定角色而發展出來的敘事手法。例如,兩個角色串通,影響到第三方,于是第三方做出反應,又引發新的動作,如此不斷循環,保持故事發展。整個過程運用了三角形原理,劇中每個角色代表三角形的一點。
三角形原理也可應用在體式練習上,比如在坐立前屈式中,收縮腰肌,以屈曲髖關節,造成骨盆前傾、腘繩肌的起端后移。然后,收縮股四頭肌,以伸展膝關節,令腘繩肌的止端(附著在小腿上)往足底方向移。骨盆拉著腘繩肌一端,脛骨則拉著腘繩肌另一端,伸展焦點于是就落在腘繩肌上。
動作并未就此結束,凝視點會隨動作改變而轉移。我們同樣用坐立前屈式講解,通過收縮肱二頭肌,以屈曲肘關節,凝視點現在移到手臂。同時啟動腹肌,以屈曲軀干。兩個動作(或角色)一結合,便可拉長背部的豎脊肌。
姿勢流動串聯,能刺激人體分泌神經傳導物質,也就是俗稱的腦內啡。腦內啡作用的大腦感受器和止痛劑(嗎啡)作用的對象相同,因此,腦內啡也會使人產生幸福、安適之感。若將科學知識融入體式練習,便會增加腦內啡的分泌,擴大意識轉換的幅度。
練習時,凝視點應落在控制體式的肌群,如此一來,你的體式和冥想入定的狀態才會進步,產生正向反饋回路。練習體式時,生物力學提供功能性焦點,體式又引起化學變化,加強禪定的深度,拉長冥想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