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學生賦能:當學生自己掌控學習時,會發生什么
- (美)約翰·斯賓塞 (美)A.J.朱利安尼
- 611字
- 2020-11-21 19:59:18
令人震驚的數字
如果你成長于美國——或是教育結構與之相似的國家,那么一年當中,你可能有180天都在上學,每天會在校內度過6.64個小時,這樣的日子將會持續12至13年。
無論你如何計算,這都已經超過了14000個小時(換算成分鐘則是84萬分鐘)。
我們最好把平均每天在校內度過的那6.64個小時,也換算成分鐘。
這么一算,平均每天就是400分鐘。
時間如此之多,我們都在做些什么?或者(更為重要的)我們的學生都在做些什么?
我們并不是真的要問,學生在這14000個小時的在校時間里在學什么。對于這一問題,我們已經有了完善的記錄。
我們都知道,學生在低年級時需要先學習基礎的閱讀、寫作和數學技能,之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學習世界歷史、物理、生物學、代數及幾何等課程。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一直在用相同的模式學習相同的科目。這期間發生變化了嗎?
當然。
我們是否可以說,此書大部分的讀者所遵循的教育理念和一百多年前的傳統教育理念差不多?
是的。
那么問題來了:在這些課上,我們的學生都在做些什么?
他們在記筆記嗎?在聽老師講話嗎?在為考試和測驗而用功學習嗎?他們在看屏幕上變來變去的幻燈片嗎?在填寫表格和信息嗎?在溫習知識、回答問題、查看教科書后面的答案嗎?他們在撰寫研究論文嗎?在舉手嗎?他們在一天中有80%的時間都坐在椅子上嗎?
他們是否在循規蹈矩,并且雙眼無神地盯著時鐘,盡可能地表現出自己“遵從”的一面,以博得成年人的歡心?
或者,他們又是否在積累知識技能,為的是追求自己的激情、興趣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