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自序
創造增長機會,激活組織活力

2014年從華為退休以后,我就產生了一個想法,希望有一天能夠對華為的思想方法和實踐經驗有所總結,給其他企業一些借鑒,也算是一種社會貢獻吧。但繼而又想,自己了解中國的企業嗎?它們管理上的痛點是什么?它們的迫切需要在哪些方面?對于我們這些長期在華為工作、未涉足其他行業和領域的人來說,這些問題很難回答,甚至可以說我們在這方面的認知幾乎為零。如果僅憑自己的想象和一廂情愿,盲目地去總結,未必能給這些企業帶來實質幫助,弄不好還可能造成誤導。想到這一層,我決定還是先緩緩吧,找機會到一些企業進行實踐,等自己有所了解、有所積累后再說。

這幾年與很多企業打交道,我也結交了很多企業界的朋友,基本上知道了他們在企業管理上一些共性的困擾。這些困擾,其實華為在3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也同樣遇到過,而在華為都是有解的。我自己便嘗試著把華為的做法和這些企業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幫企業做了一些方案,多數情況下起到了較好的效果。于是我就想,是時候把這些共性的東西整理整理,以便更多的企業有所觸動,有所啟發,有所參照。所以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不光寫了華為的思想方法和實踐經驗,還寫了很多其他企業的案例,目的是想告訴讀者,當華為的思想方法和實踐經驗映射到特定企業的特定管理情景時,我們到底該如何轉化它們,如何將其變成一個適合本企業的有效方案。

現在市面上寫華為的書很多,但這些書要么是單純在講華為的管理理念,要么是單純在講華為成長中的人和事,而少有人去挖掘華為管理理念背后的技術訣竅(know-how)及其應用邊界,更缺少與其他企業進行連接方面的內容和思考。尤其是在理念落地關鍵的“最后一公里”,這些書往往語焉不詳,一些企業高管看了之后直說,華為的理念好像都對,可就是不知道自己該怎么做。我不能保證本書能夠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但我的初衷是竭盡我之所能,努力去延展自己在這方面的思考。

如何實現持續有效增長是每個管理者都要回答的問題。我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兩點:一是企業要學會攻擊前進,去創造增長機會;二是要綱目舉張,激活組織活力。對于前者,攻擊前進的能力主要包括如何實現客戶增長、合理利潤率的成長最大化,以及不確定性的應對戰略。對于后者,綱目舉張,“綱”是什么?就是我們企業的文化;“目”是什么?就是人才發展機制和激勵機制。本書六個部分的內容,就是和這六個方面相對應。

第一部分內容是想告訴企業界的朋友,企業賺錢的源頭在客戶那里,要想辦法去開源。企業要生存,就要賺錢,但企業如果把思維定格在賺錢上,可能就賺不到錢。根據我的觀察,企業講以結果為導向的多,講以客戶為中心的少。為什么?因為在大家的理解里,以結果為導向是為了保證企業自身的利益,以客戶為中心是為了保證客戶的利益。這兩句話有本質區別嗎?我們假設員工想獲得年薪A,那么他必須給企業創造毛利B;企業要獲得毛利B,就必須從客戶那里獲得收入C;企業要獲得收入C,就必須給客戶創造價值D……由此我們不難理解,這兩句話只是角度不同而已,本質其實是一樣的,以客戶為中心就是以結果為導向,以結果為導向就是以客戶為中心。企業一定要從思想層面認識到,客戶利益和企業利益是統一而不是對立的關系。

第二部分內容是企業特別關心的利潤增長的話題。很多企業日子不好過,增長乏力,所以我想給企業一些建設性的內容輸入,其中最核心的一點是,企業要自我打破增長問題上的思維局限。比如,看到同行不增長,自己增長了5%~10%就沾沾自喜,要知道社會成本是在不斷上升的,企業只要一算賬,就很容易發現這樣的增長率其實是“溫水煮青蛙”。再比如,企業要均衡發展,單純追求利潤或規模都不可能支撐企業長久生存。華為在增長上的兩點經驗是值得很多企業學習的:一是高目標快速突破和占領當前機會窗,二是不計成本地爭奪未來的戰略制高點。

第三部分是企業如何破局增長,同時涉及企業的動態管理。這部分闡述了企業如何跳出當前的生存局限,去提高前置性布局能力,積極創造機會,讓企業進入戰略無人區,攫取高價值,實現更高層次的生存與發展。同時在內部管理上,企業要懂得如何利用矛盾,引導矛盾的發展,在矛盾的運動中前進。在一些人的認知里,利潤等于收入減去成本,這其實只是財務上的計算方法;在經營上,利潤的本質是未來的不確定性風險。因此,企業要想活得更好,就必須想辦法爭搶未來,并處理好未來和現在的關系。在這個過程中,企業一定會出現各種新情況、新問題,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并存,這時企業就需要實事求是,在實踐中總結適合自己的最佳管理實踐,化繁為簡,找到簡單有效的管理辦法。

第四部分內容重點闡述如何打造能創造業績增長的人才團隊。絕大部分企業對人才不可謂不重視,可在人才發展上真正有實效的卻寥寥無幾,問題的關鍵是人才觀念不正確,人才出不來。比如,人才是成本還是資本?把人才看成成本,管理上就是降本思維;把人才看成資本,管理上就是增值思維。再比如,人才是英雄還是平凡人?把人才看作英雄,就只能得到人才稀有的結果;把人才看作平凡人,就能產生“人才倍出”的效果。此外,觀念正確了,還要有一套簡單可行的人才機制。華為的人才機制非常實用且適用,特別值得推薦,它就像一個選拔和淘汰的篩子,通過挑戰性的實踐任務,把人才自然篩選出來。

第五部分內容是闡述企業的增長驅動機制,即如何強健內部的價值鏈管理,打通內部的“任督二脈”,讓價值源源不斷地導入企業。企業在這方面犯的錯誤非常多,典型的有三點:一是人性,很多企業建章立制往往缺少人性維度的考量;二是利益驅動,目標和利益之間如何建立關聯關系,這對企業來說很多時候是一筆糊涂賬;三是價值評價體系混亂,價值評價注入了太多的水分,從而導致價值評價結果失真,壓力傳導困難。第五部分對這些現象和問題都進行了澄清和糾偏。

第六部分講增長的內核,也就是我們說的企業文化。人們一般把文化當成軟件,其實它是組織中最堅硬的東西,是組織的硬核。員工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是從小養成的,調整起來非常困難。所以,文化建設跟業務經營不一樣,業務經營強調結果導向,文化建設要強調過程導向,要通過各種鮮活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員工。但對一個企業影響最大的還是最高管理層的思想,他們的基本假設才是決定企業未來的關鍵。企業的很多問題其實是由最高管理層的基本假設造成的。結合自己對企業的了解,我在這一部分列出了一些典型的基本假設,并給出了自己的觀點。但基本假設的改變,主要靠最高管理層自己的心靈覺醒。

需要說明的是,書中談到的有關華為的內容,是本人在華為17年的工作生涯中對華為零距離的觀察和體會,是“我所認為的華為”,而未必是“華為的華為”。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每個人對同一事物的認知也會不一樣,所以見仁見智,有不妥之處,敬請包涵!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任丘市| 珲春市| 恩施市| 万荣县| 临颍县| 理塘县| 呼图壁县| 建水县| 轮台县| 黄陵县| 宣威市| 嘉黎县| 湄潭县| 安岳县| 洪雅县| 绿春县| 吴忠市| 象州县| 岢岚县| 达日县| 江口县| 苍山县| 高青县| 库车县| 普格县| 新源县| 安图县| 湖南省| 遵化市| 古丈县| 磐石市| 息烽县| 平昌县| 铁力市| 措勤县| 富川| 山东省| 睢宁县| 泗水县| 余姚市|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