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4 ABC時間管理法

一天,一位專家為一群商學院學生講課。他現場做的演示,給學生們留下了一生難以磨滅的印象。站在那些高智商、高學歷的學生面前,專家說:“我們做個小測驗”,然后拿出一個廣口瓶放在他面前的桌上。隨后,他取出一堆雞蛋大小的石塊,仔細地一塊塊放進玻璃瓶里。直到石塊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問道:“瓶子滿了嗎?”所有學生應道:“滿了”。時間管理專家反問:“真的?”他伸手從桌下拿出一桶小石塊,倒了一些進去,并敲擊玻璃瓶壁使碎石填滿下面石塊的間隙。“現在瓶子滿了嗎?”他第二次問道。但這一次學生有些明白了。

“可能還沒有”,一位學生應道。“很好!”專家說。他伸手從桌下拿出一桶沙子,開始慢慢倒進玻璃瓶。沙子填滿了石塊和碎石的所有間隙。他又一次問學生:

“瓶子滿了嗎?”“沒滿!”學生們大聲說。他再一次說:“很好。”然后他拿一壺水倒進玻璃瓶直到水面與瓶口平。抬頭看著學生,問道:“這個例子說明什么?”

一個心急的學生舉手發言:“它告訴我們:無論我的時間表多么緊湊,如果你確實努力,你可以做更多的事!”“不!”管理專家說:“那不是我想講的真正意思。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如果你不是先放大石塊,那你就再也不能把它放進瓶子里。”

那么,什么是我們工作中的“大石塊”呢?我們可以根據事情的重要程度將工作分為A、B、C三類,并制定工作優先順序表。首先在紙上列下所有的工作,然后逐一評估各項工作,在最重要的工作前標上A,次重要的工作前標上B,最不重要的工作前標上C。其中A類工作最為重要,因此應先處理A類工作。當達成目標分類的工作后,再將A類中的工作依其重要性順序排列,至于B、C類的工作則可以暫時擱置。

A、B、C三類工作的優先性也可能改變,今天的A類可能是昨天的B類,今天的C類亦可能是明天的B類。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這么做:

(1)分析自己要做的工作

對每項工作逐次提出三個問題:能不能取消這項工作?能不能與其他工作合并?能不能用簡單的東西代替?然后,再把那些必須做的工作分成A、B、C三類。

A類:占全部工作的20%~30%,具有本質上的重要性與時間上的迫切性,完成與否會產生影響全局的后果。

B類:占工作總量的30%~40%,在重要性與迫切性上不如A類,無嚴重后果。

C類:占工作總量的40%~50%,無關緊要也不迫切,后果微小。

通常,處理A類工作應占全部工作時間的60%~80%。

(2)判斷關鍵工作的方法

首先看有無“四性”,即有效性、關鍵性、重要性、迫切性。有效性是指是否具備促進、限制工作效果的因素,關鍵性是對全局的影響程度,重要性是對目標的貢獻程度,迫切性是指時間上的刻不容緩。只有同時具備這四性,才能列入A類工作。

(3)確定A、B、C類工作的進行順序

若A類工作中有多件,則有個順序問題。決定工作順序有以下的原則。第一,要擺脫領導意志、各部門的壓力和事情先后順序的干擾,客觀地確定它們的重要性與迫切性;第二,是要擺脫昨天,而著重于今天。每做一件事時,都要問“這件事現在做還有價值嗎?”;第三,要看重機會,而非看重困難,成果最大的工作,往往是最困難的;第四,對采取的方法,應求其有效性和創造性,而不能僅求其安全性和簡易性。

(4)實行A、B、C時間管理法的步驟

首先是分類。每天早上抽點時間,把全天工作分為特殊工作和日常工作兩類。特殊工作按上述原則分為A、B、C三類,并確定實施順序,填入A、B、C工作分類表中。

其實是實施。全力以赴投入A類工作,直到完成或取得預期效果后,轉入B類工作。C類工作不必去做,如有人催辦,可列入B類。最后是檢查。每隔一到兩周檢查一下自己工作的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郧西县| 青阳县| 赤城县| 贡山| 新津县| 江孜县| 秦皇岛市| 桃源县| 贵州省| 镇坪县| 高雄县| 繁峙县| 乐至县| 张家界市| 榕江县| 威信县| 嘉鱼县| 济南市| 嘉荫县| 通道| 黄陵县| 孝感市| 宣城市| 唐山市| 西充县| 沅江市| 呼玛县| 延长县| 鄢陵县| 乌鲁木齐县| 阿勒泰市| 石城县| 富民县| 海伦市| 宜宾县| 陵川县| 茶陵县| 北川| 日照市| 河间市| 原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