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圖解簡單易行的時間管理術
- 呼志強
- 1627字
- 2020-06-24 17:15:55
03 量化計劃中的目標
人生計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個不斷前進的過程,計劃中一個個量化的標準,如同前進路途中的里程碑和加油站。每個量化的標準都是一次評估、一次安慰、一次鼓勵、一次加油。
曾有人做過一個試驗,組織三組人,讓他們分別沿著三個10公里的道路向同一村子步行前進。
第一組人不知道村莊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遠,只告訴他們跟著向導走就行了,剛走了兩三千米就有人叫苦喊累,有人幾乎憤怒了,他們抱怨為什么要走這么遠,何時才能走到,走了一半路程時甚至有人不愿意再走了,越往后走他們的情緒越低。
第二組人知道村莊的名字和路程,但路邊沒有里程碑,他們只能憑借經驗計算行程和距離。走到一半路程時,人們就開始討論他們已經走了多少路,有的人說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有人說走了l/3的路程。大家還是互相鼓勵著向目的地走下去。當走了3/4路程時,大家情緒低落,覺得疲憊不堪,沒有人知道真正走了多少路程,只覺得目標似乎遙不可及。
第三組隊員不僅知道村莊的名字、路程,而且在每一個公里處都出現一塊里程碑,人們每前進一段就知道自己離目標還有多少距離。隊員們邊走邊看里程碑,每縮短一公里大家便一陣快樂,心中又輕松了許多。他們甚至在路上唱起了歡快的歌曲,大家都沒有疲勞的感覺,情緒一直很高漲,結果第三組最先到了目的地。人生就如同一個不斷前行的旅途,我們在每個時候都會有自己要到達的目的地,目的地就是目標,我們通過生活和工作去實現這些目標。我們把計劃清楚地表達出來,盡可能量化計劃中的目標,這樣能幫助我們集中精力,用最好的狀態發揮出最大的效率。表達自己計劃時,我們用夢想和個人信念作為基礎,有助于把計劃定得具體,且具有現實可行性。
計劃能產生作用的關鍵秘訣在于明確,計劃的目標必須明確,目標不應該是某種抽象描述的生活方式,而是能用數字、時間等清楚表示的具體事情。只有量化了才能測定,可以測定才能積累。
計劃中量化標準對成功有益,能否量化,是目標與空想的分水嶺。很多時候,我們不是缺少進步的想法和美好目標,而是缺少堅持的毅力和決心。要實現人生目標,首先需要決心和毅力,而其中也有許多讓我們堅持的技巧。
當我們把一個長遠的目標清楚地表達出來時,就需要制訂一個明確的計劃,明確的計劃中就必須要有量化的標準。當我們按照計劃中的標準,一步步向我們的目標前進時,我們會充滿力量。失敗只有一種,那就是半途而廢,量化自己的目標計劃,為的是讓我們堅持到最后的勝利。
1985年,在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奪得了世界冠軍,當記者問他憑什么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說了這么一句話:“戰勝對手憑的是智慧。”
當時很多人認為這個偶然跑到別人前面的矮子選手是在故作深沉,故弄玄虛。馬拉松賽是體力和耐力的運動,只要身體素質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奪冠,爆發力和速度都在其次,說靠智慧取得勝利實在有點讓人匪夷所思。
兩年后,意大利國際馬拉松邀請賽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蘭舉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參加比賽,這一次他又獲得了世界冠軍,記者又問了同樣的問題。山田本一性情木訥,不善言談,回答記者的還是上次那一句話:靠的是智慧。這次記者沒有挖苦他的意思,只是更加不解和好奇。
十年后他出版了自傳,在書中他對這個問題作出了解答。在書中他這樣寫道:每次比賽之前,他會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看兩遍,并且把醒目的標志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志是銀行,第二個標志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志是一個藍色的房子。這樣一直畫到比賽的終點。比賽開始時,他以最快的速度沖向第一個標志,接著還是以最快的速度沖向第二個標志……40千米內的路程被分解為這么幾個小的目標,輕松就完成了整個比賽。起初,并沒有意識到小目標的作用,當他把目標定在40千米處的終點線上時,結果他跑不到一半已經疲憊不堪了,他被前面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

我們不妨學一下山田本一的智慧,把我們人生的大計劃,分為若干個小計劃,分段完成。完成一個小計劃之后再激勵自己完成下一個小計劃,回頭看時,會發現自己已經走了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