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子騫諫父
原文
諫不入,悅復諫,
號泣隨,撻無怨。
釋義
假如你的勸說父母聽不進去,那就等他們高興的時候再勸;哪怕最后哭著苦苦哀求,甚至挨打,也不要抱怨。
故事
閔子騫(qiān)是孔子的學生,小時候經常受繼母虐待。冬天到了,繼母的兩個兒子穿的都是用棉花做的棉衣,而閔子騫穿的卻是用蘆花做的棉衣。

南宋佚名繪《孔子弟子像卷》中的閔子騫畫像

清王素繪《二十四孝圖》之《閔子騫單衣順母》
有一天,閔子騫為父親駕車,因為天氣寒冷,手腳凍僵,將趕車的韁繩掉落。父親很生氣,以為閔子騫偷懶,就用鞭子打他。鞭子把棉衣抽破,露出了蘆花,父親一下子明白了真相。他十分生氣,斥責繼母偏心,并要把她趕走。閔子騫跪在地上哀求父親說:“母親在,只有我一個人受凍;如果母親離開,那么我們兄弟三人就會孤單無靠了。”父親聽他說的有理,就打消了趕走繼母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