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讀國學·弟子規(guī)
- 蕭史
- 351字
- 2020-05-22 15:28:40
苦心勸父
原文
親有過,諫使更,
怡吾色,柔吾聲。

春秋銅蓋鼎
釋義
父母有了過錯,做子女的要耐心勸說,讓他們改正;他們也許不耐煩,但你還是要和顏悅色、輕聲細語地勸下去。
故事
春秋時期,有個叫孫元覺的少年,小時候就十分懂事,可他的父親對祖父卻極不孝敬。
有一天,父親要把病弱的祖父扔到深山里去。孫元覺哭著跪倒在父親面前,懇求他不要這樣做。可是父親卻哄騙他說:“爺爺年老了,年老不死會變成妖怪的。”來到了山里,父親把爺爺放下就要離開。這時,孫元覺對父親說:“扔了爺爺,把筐子拿回去吧!”父親不明白他的意思,孫元覺說:“等到您老了,我好用它來裝您,把您扔到山里來呀!”父親一聽,大吃一驚,他覺得自己做得確實過分,給兒子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于是他最終改變主意,把父親接回了家。

南宋佚名繪《孝經(jīng)圖卷》之《庶人章》,講述百姓的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