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瑜伽體式TOP101
- 亞歷克斯·巴拉克斯
- 1628字
- 2020-04-22 11:19:07
第一章 瑜伽是什么?

瑜伽這個詞來自梵語“yuj”,意思是一個人的意識或心靈與宇宙意識的結合。瑜伽認識到了人類大腦工作時所表現的多重特性,它是一種基于自我探究和經驗練習。在瑜伽練習中,頭腦、身體和呼吸被認為是一個人多重特性的統(tǒng)一結合體。各種瑜伽技術和實踐都有助于培養(yǎng)這種聯(lián)系的平衡,從而讓頭腦變得更清晰并達到內在的和平。
瑜伽的練習有助于提升身心健康和幸福感,從而讓人在情感、心理、社會和身體方面感到更幸福。實踐瑜伽技巧,如身體運動和姿勢、呼吸練習和呼吸意識、注意力和放松、冥想和自我探索,有助于培養(yǎng)身心合一和整體幸福感。練習瑜伽的核心追求就是以一種能增強平衡與和諧的方式對待生活。練瑜伽需要一種情感上的融合,同時也需要一種精神上的提升,這種提升也會觸及一些神秘的元素,從而使一個人擁有超越所有想象的覺知水平。
瑜伽也可以被定義為一種精神學科,它包含了極其微妙的科學,并側重于營造身體、心靈和精神之間的和諧。這是一門關于健康生活的藝術與科學。根據瑜伽經文,瑜伽實踐往往都能讓一個人的個體意識與宇宙意識相結合,然后在身體、心靈和精神三方面取得完美的平衡。現代科學家表示,宇宙萬物都是同一個量子空間的直接表現。一個人如果能體驗到自身與宇宙之間的同一,他/她就可以被稱為是瑜伽士,這意味著他們能夠達到一種自由的狀態(tài),而這種狀態(tài)也被稱為涅槃、摩卡或彌陀。練習瑜伽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自我實現,以及培養(yǎng)克服各種痛苦的能力,從而使自己處于解放、自由、健康和和諧的狀態(tài)。基本價值觀也包含在瑜伽練習中。
瑜伽史
據說瑜伽起源于5000多年前文明的曙光中,比任何宗教或信仰體系的出現時間還要早。根據瑜伽知識,濕婆神被認為是第一位瑜伽士和第一位上師。這一切都始于喜馬拉雅山的坎蒂薩羅瓦湖畔,在那里,阿迪約吉與傳說中的薩帕特里希人,即七位圣人分享了深刻的知識。圣賢們隨后將瑜伽科學帶到世界各地,包括亞洲、北非、中東和南美。然而只有在印度,瑜伽系統(tǒng)被充分地吸納和表達了出來。阿加斯蒂亞是其中一個薩帕特里希人,他游歷了印度,并將瑜伽理念融入進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當中。
古印度薩拉斯瓦蒂河出土的眾多化石遺跡和圖章,展示了表演瑜伽動作的人的圖像,這表明在古代印度瑜伽就已經存在了。在民間傳統(tǒng)、《吠陀》和《奧義書》典籍、印度河流域文明以及佛教和耆那教傳統(tǒng)中也出現過瑜伽。盡管瑜伽在前吠陀時期就已經在練習了,但偉大的圣人馬哈爾希·帕坦賈利將現存的瑜伽鍛煉法及其意義和相關知識編成《瑜伽經》并加以系統(tǒng)化。在帕坦加利之后,還有許多瑜伽大師和圣人為瑜伽的發(fā)展和傳承做出了貢獻,留下了瑜伽實踐的文獻資料。
公元前500年至公元800年被認為是瑜伽歷史發(fā)展的經典時期。印度偉大的宗教老師馬哈維亞和佛陀對瑜伽實踐也作出了巨大貢獻,佛陀提出了通過“八重道路”法練瑜伽。這些瑜伽練習方式仍然是人類智慧的杰出代表。
消除與瑜伽有關的誤解
很多人把瑜伽練習限制在體位或姿勢上,但事實并非如此。姿勢被認為是一個預備過程,使身體在練習瑜伽時獲得更高水平的能量。練習瑜伽的整個過程,始于借助姿勢給身體熱身,然后再去關注呼吸、頭腦,并最終了解內在自我。瑜伽通常被認為是一種鍛煉方式,或是一套為了改善健康的治療體系。然而,練習瑜伽的目的是相當深遠的,因為它是為了幫助人們協(xié)調個體與宇宙力量。瑜伽是一門將人類個體活動與宇宙結合起來,以達到最高層次的覺知與和諧的科學。瑜伽不遵循任何特定的宗教傳統(tǒng)、社區(qū)或信仰體系,它一直被作為一門科學來實踐,以獲得內心的幸福。
全民瑜伽
瑜伽最秒的地方就在于,不論年齡大小,任何人都可以練習瑜伽。無論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瑜伽姿勢去練習,一點也不吃力。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瑜伽姿勢的理解也會發(fā)生變化,變得更加深刻。然后,他們在做瑜伽運動時,就會專注于動作與內在的協(xié)調,追求身心之間的平衡。瑜伽是人們在無意識之中,一直練習的一種修行方式。
練習貓式可以強化脊柱,仰臥抱膝能促進消化系統(tǒng),你會發(fā)現練瑜伽是一件很貼近生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