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病人群居家鍛煉指南
- 孫飆 趙彥
- 1015字
- 2020-03-12 23:50:33
(六)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是以骨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多見于絕經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以骨骼疼痛、易于發生脆性骨折為特征,常常以骨折作為首發癥狀,是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疾病,又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以BMD(骨密度)或BMC(骨礦含量)值對骨質疏松癥進行分級診斷:正常為BMD或BMC在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的1個標準差(SD)之內;骨質減少為BMD或BMC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1~2.5個標準差;骨質疏松癥為BMD或BMC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2.5個標準差以上。
1.運動對于骨質疏松的意義及其作用機制
運動通過不斷的肌肉收縮,會對肌肉附著的骨骼增加機械負荷,而這種機械負荷可以有效刺激骨細胞生成,阻止骨質流失,這是運動輔助治療骨質疏松的最主要機制。運動本身還可以通過增強力量、靈敏度、提高協調性和平衡能力來預防跌倒、撞擊引發的骨折。因此運動對于骨質疏松癥人群具有明確的康復效果,是骨質疏松癥重要的非藥物治療手段。
2.骨質疏松癥人群如何選擇居家鍛煉方式
骨質疏松癥人群居家鍛煉首推力量性鍛煉,其次是有氧運動及含有平衡能力訓練的鍛煉。力量運動通過肌肉收縮對于骨骼所施加的應力刺激而發揮作用,要改善全身骨密度,就需要進行全身性力量運動,也即上肢、下肢和軀干均要加以訓練。
(1)手持水瓶的力量訓練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負荷輕,動作簡單易學,但相比徒手訓練,能施加更多對于骨骼的應力刺激,適合絕大多數人。
(2)徒手力量訓練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不需器械也可以進行全身力量鍛煉,操作更加簡便,對抗身體自身重量就足以對骨骼產生應力刺激,從而減少骨質流失。
(3)原地走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簡單易行易開展,可以對下肢骨骼施加充分的應力刺激。
(4)太極拳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太極拳是極佳的平衡訓練,對于預防老年人跌倒是最佳運動之一,而預防跌倒也是減少骨質疏松引發脆性骨折的關鍵。
(5)站樁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站樁可以充分鍛煉下肢穩定性,對于預防跌倒引發的脆性骨折很有意義。
3.注意事項
①雖然平衡訓練對于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很重要,但由于平衡訓練本身具有跌倒風險,因此平衡訓練中要選擇合理的難度,預防跌倒很重要。
②跑跳等沖擊性運動對于保持和增加骨密度很有價值,但沖擊性、爆發性運動本身也增加了骨骼所承受的應力,應當謹慎進行。
③過度扭曲、彎曲和擠壓脊柱的運動比如瑜伽某些體式,不適合骨質疏松癥人群,因為容易引發腰椎壓縮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