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慢病人群居家鍛煉指南作者名: 孫飆 趙彥本章字數: 945字更新時間: 2020-03-12 23:50:30
(三)運動情況
運動情況的調查主要涉及運動地點、運動頻率、運動時間、運動后主觀疲勞感覺、運動方式的選擇和影響運動的因素等。
1.運動地點
該問題主要調查大眾在疫情期間運動地點的選擇情況。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人選擇了在家運動,這與當前疫情下各小區封閉管理的現狀吻合。近1/3的人不運動,而只有少部分人選擇了室外運動和室內室外相結合。其中男性不運動的比例要低于女性,選擇室外運動和室內室外相結合的運動則高于女性。40歲以下人群不運動的比例要高于40歲及以上人群,各種運動地點的比例均低于40歲及以上人群。
2.每周運動次數
該問題主要調查有運動的人群在疫情期間的運動次數。調查結果表明,每周運動1~2次和每周運動3次及以上約各占50%。其中男性每周運動1~2次的比例少于女性,而每周5次以上的比例要多于女性。40歲以下人群每周運動1~2次的比例要高于40歲及以上人群,每周運動3次及以上的比例均低于40歲及以上人群。
3.每日運動時間
該問題主要調查有運動的人群在疫情期間的每日運動時間。調查結果表明,每日運動10分鐘以內的超過1/3,20分鐘以上的占2/5。其中男性每日運動時間高于女性。而40歲以下人群每日運動時間要低于40歲及以上人群。

4.運動后主觀感覺
該問題主要調查有運動的人群運動后的主觀疲勞感覺。調查結果表明,比較輕松和有點累的人群各占接近一半,另有極少部分人群感覺很累。其中男性和女性的主觀疲勞感覺差異不大。而40歲以下人群感覺比較輕松的比例低于40歲及以上人群,感覺有點累的比例高于40歲及以上人群。
5.運動方式選擇
該問題主要調查有運動的人群采用的主要運動方式占總數的比例(注:該問題為多項選擇,所以總比例超過100%)。調查結果表明,選擇有氧運動的比例最高,其余依次為力量練習、其他運動和傳統健身功法。其中男性選擇有氧運動的比例低于女性,選擇力量練習的比例高于女性。而40歲以下人群選擇有氧運動的比例低于40歲及以上人群,選擇力量練習的比例高于40歲及以上人群。
6.影響運動的主要原因
該問題主要調查阻礙人群運動的各種原因占總數的比例(注:該問題為多項選擇,所以總比例超過100%)。調查結果表明,選擇“懶惰”的比例最高。其中男性選擇“懶惰”的比例低于女性,選擇“沒意思”的比例高于女性。而40歲以下人群選擇“懶惰”和“沒意思”的比例高于40歲及以上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