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早期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論萌芽

一、早期的管理實踐和管理思想

管理的活動或實踐自古有之,它是人類集體協作、共同勞動所產生的。人類進行的管理實踐,大約已超過6000年的歷史。埃及金字塔、巴比倫古城、我國的萬里長城等,都是古代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也是歷史上偉大的管理實踐。

埃及人很早就懂得了分權。法老作為“賴神之子”享有神權,而輔助法老的宰相則集“最高法官、宰相、檔案大臣、工部大臣”等職銜于一身,掌管全國的司法、行政及經濟事務,但軍權由法老直接掌管,宰相不兼軍務。還有,埃及人可能是首先意識到“管理幅度”的實踐者,因為從法老的陪葬品雕像中發現,每一個監督者大約管理著10名奴仆。

巴比倫重新統一兩河流域以后,建立了古巴比倫王國,統治者漢謨拉比建立起了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并且制定了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法典中,有許多條款都涉及了控制借貸、最低工資、會計和收據等經濟管理思想。

古羅馬帝國的興盛,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其有效的組織。戴克里先成為皇帝后,實行了一種把中央集權控制與地方的分權管理很好地結合起來的連續授權制度。羅馬天主教會早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前,就采取按地理區域劃分基層組織,并在此基礎上采用有效率的職能分工,成功地解決了大規?;顒拥慕M織問題。

漢高祖劉邦總結其取得天下的原因,關鍵是在管理中遵循了用人之長原則。我國古代的《周禮》《墨子》《孫子兵法》等書籍中也體現了不少管理思想。秦始皇確立的中央集權體制,不僅當時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而且對我國延續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制度也有重大的影響。

二、管理理論萌芽

(一)社會背景

資本主義經歷了簡單協作、手工制造和機器大工業三個階段。18世紀到19世紀的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的機器大工業代替手工技術為基礎的工場手工業的革命,既是生產技術上的又是生產關系上的重大變革,使以機器為主的現代意義上的工廠成為現實。而工廠制度的發展,促使了人們對管理的關注。

(二)有關管理問題的主要論點

隨著工業革命以及工廠制度的發展,工廠以及公司的管理越來越突出。許多理論家特別是經濟學家,在其著作中越來越多地涉及有關管理方面的問題。這一時期的著作,大體上有兩類:一類偏重于理論的研究,即關于管理職能和原則的研究;另一類偏重于管理技術和方法的研究。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關于企業所有權和管理權的關系問題

第一個明確地把管理作為生產的第四個要素而同土地、勞動力和資本相并列的是法國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的創始人——讓·巴蒂斯特·薩伊。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也認為,企業的所有權和管理權一般是分開的,特別是賺錢的時候。

2.關于管理的職能

經濟學家們各自都特別強調不同的管理職能。薩伊強調計劃職能的重要性。鮑克認為管理人員的主要職能是組織和指揮。人事職能中的職工培訓和管理人員教育,受到了當時一些經濟學家的重視,組織職能受到這些經濟學家廣泛的注意。在控制職能方面,研究注意力從防止盜竊方面的控制轉到防止浪費方面的控制。

3.關于專業化和勞動分工

經濟學家做了較詳細的闡述,將這個問題分作三個層次來處理: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勞動分工,形成國家和地區的專業化;組織的勞動分工,形成公司的專業化;職業上的勞動分工,形成個人在工作上的專業化。

4.關于動作和工時研究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第一章中事實上已進行了有關動作和工時的初步考察。

5.關于管理技術教育

法國管理學家查爾斯·杜平最早提出管理技術可以通過教授來獲得,他把管理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來進行教學,他通過傳授管理知識直接影響到法約爾的管理思想。

6.關于工資和激勵

這一時期的經濟學家對工資和激勵問題有較多的論述。德·拉維勒認為,凡是能實行的地方,計件工資最能提高生產率,而穆勒認為可采取多種工資形式。

總的來說,這一時期有關管理問題的論述,還未能建立起管理理論。但它們已經區分了管理職能與企業的職能,意識到管理將會發展成一門具有獨立完整體系的科學,預見到管理的地位將不斷提高,為管理學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贺兰县| 萝北县| 若羌县| 囊谦县| 清苑县| 青浦区| 东港市| 吉安市| 法库县| 土默特右旗| 赣州市| 金溪县| 北京市| 陆良县| 高要市| 清水县| 龙州县| 兴隆县| 华阴市| 修水县| 灌南县| 南川市| 双辽市| 榕江县| 曲沃县| 新化县| 承德县| 抚远县| 巴南区| 商洛市| 敦煌市| 尼勒克县| 晋江市| 宁强县| 贵州省| 临漳县| 武夷山市| 南涧| 文化| 广平县| 大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