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子的思想世界
- 楊國榮
- 443字
- 2019-12-06 20:04:42
第一章 天人之辯
在總論莊子思想時,荀子曾批評其“蔽于天而不知人”[1]。以先秦的天人之辯為背景,這一評論同時從一個側面表明:莊子哲學與天人關系難以分離。作為中國哲學的重要論題,天人之辯既涉及天道觀,也以價值觀為其內容,荀子的以上批評更多地指向價值觀。在價值觀的論域中,“天”主要與寬泛意義上的自然相關,包括本然的存在形態與本然的存在方式,“人”則與人的存在價值,人的歷史活動及其結果(包括不同的文明形態以及文化創造成果),作為“當然”的社會規范系統等相聯系。與之相應,荀子所謂“不知人”,首先意味著莊子忽視了人及其存在價值。自荀子之后,凡論及莊子者,每每沿襲了這一看法。從某些方面看,上述批評無疑不無所見,然而,如果對莊子在天人關系上的看法做更深入的考察,便不難發現,事實似乎并非如其表面所呈現的那樣簡單。這里的問題首先在于:對莊子而言,“人”在何種意義上展現了其內在價值?什么是合乎“人”性的存在?如何達到這種存在形態?正是圍繞這些問題,莊子展開了其天人之辯,后者構成了哲學的內在主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