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自驅動團隊作者名: 趙英著 張雙霞本章字數: 1428字更新時間: 2019-09-29 13:59:28
推薦序一
至今依然清晰地記得,初識本書作者趙英著是在清華大學校園,當時我非常有緣地和英著分在同一個MBA班,并且十分巧合地分到了同一個學習小組。那時,英著還是某出版社的副社長,然而在2013年年底,他果斷地放棄了鐵飯碗,獨自出來創業。當時我很欽佩他的這種果決和行動力,五年間,我見證了英著從一名普通的講師,逐步成長為一位在國內頗有影響力的創新與領導力培訓專家,而他也給自己起了一個綽號——“南風”,取自管理學中的“南風效應”,意在希望自己用領導力與創新方面的研究成果,像徐徐南風一樣,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各個層面的管理者樹立真正的創新意識,有效提升管理能力。現在,他的很多企業家學生,都已經很習慣地稱呼他為“南風老師”了。
本人工作了二十余年,也曾讀過不少管理學的書籍,有關管理思想方面的書,大致上有這樣幾類:一類是翻譯的國外書籍,其中不乏一些管理學大師如稻盛和夫、拉姆·查蘭等人的力作,但可惜的是,廣大讀者對譯者的翻譯水平多有詬病,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這些管理學精華書籍的參考價值大打折扣;還有一類是本土書籍,主要從某個角度,如績效管理、團隊領導等角度來闡述主題,亦或是剖析國內某些知名企業的成功管理經驗等,其中也不乏佳作,但就本人感覺而言,這些書籍可以達到拓寬視野的目的,但讀者很難將書中所學第一時間直接應用于實際,而且內容適合不同管理層級的讀者閱讀的作品很少。
直到2018年9月20日,在我拿到了英著花了一年多時間撰寫的這本《自驅動團隊》的書稿,并花了4天時間通讀了一遍以后,我知道自己終于找到了這樣一本可以覆蓋讀者范圍廣泛、對現實團隊管理及領導力提升有著極佳指導效果的本土管理學書籍。
首先,這本書篇幅不長,四個部分共十七個章節,很適合讀者一口氣讀完,對打造自驅動團隊建立初步認識,然后再進入精讀階段,細細品味和理解其中的精髓。
其次,本書最能體現出南風老師用心良苦之處的,在于圖表的大量運用,這也是目前管理學書籍最缺乏的特點。本人通讀此書,不僅未覺疲乏,反而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這就是圖表的功勞。全書中豐富的圖表幾乎形成了每頁所談理論的可視化總結,而且每張圖表都是英著親手所繪,是多年來通過百余部書籍的閱讀與提煉、上千場企業培訓課的驗證,精益求精的干貨。
再次,本書邏輯結構非常清晰,先談自驅動團隊的價值,開宗明義,然后再講方法論,指導讀者,不但要學會創建自驅動團隊,更要學會如何結合實際去改造傳統團隊為自驅型團隊,這點對于讀者最具現實指導意義,因為從零到一創造一個自驅型團隊也許會很快,而把一個組合多年的傳統團隊改造為自驅型則絕非易事。本書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最后部分的答疑解惑,你讀到此處時心里產生的疑問和困惑,都會被一一解開,你會突然覺得“為啥我心里想的,都被南風老師算到了呢?”我可以負責任地說,英著絕無特異功能,只是傾注全部精力把管理思想應用于實踐,繼而又從實踐中提煉管理思想的精華,才得以做到及人所念、超人所想。
此書的風格與“南風”之綽號非常契合:在不急不徐的節奏中,伴隨著一張張精妙的圖表,潛移默化地指導讀者如何構建適合自己所處環境的自驅動團隊,而且無論是大企業的高管團隊還是創業團隊,無論是高層領導還是項目經理,都可以從中提取有價值的內容。
最后,借此機會,對英著表示感謝。我自2016年開始投入創業以來,一直以他的經歷作為榜樣,每遇困惑之時,蒙英著的幫助和指導,便會豁然開朗,得以抖擻精神,繼續前行。有此良師益友,實乃人生一大幸事!
范勇
北京光曦國際咨
詢有限公司合伙人
201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