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太甲(中)

【原文】

惟三祀十有二月朔[1],伊尹以冕服奉嗣王歸于亳[2]。

作書曰:“民非后[3],罔克胥匡以生[4];后非民,罔以辟四方[5]。皇天眷佑有商[6],俾嗣王克終厥德,實萬世無疆之休[7]。”

【注釋】

[1]三祀:殷商稱年為祀,三祀,指太甲繼位的第三年。朔:陰歷每月初一。

[2]冕服:天子所穿戴的禮帽、禮服。奉:進獻。

[3]后:指君主。

[4]罔克:不能。胥:相,互相。匡:幫助,扶持。

[5]辟:治理。

[6]眷佑:愛護幫助。

[7]休:美,美事。

【譯文】

【引文】(太甲放逐桐宮的)第三年十二月初一,伊尹帶著君王的禮帽禮服,迎接在位的太甲返回亳都,寫文章說:“百姓如果沒有君主,就不能互相扶持而生存下去,君主沒有百姓,則無法統領天下。偉大的天帝牽掛護佑著商朝,讓繼承王位的您能夠成就美德,這著實是世代稱頌的好事啊!”

【原文】

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厎不類[1]。欲敗度,縱敗禮,以速戾于厥躬[2]。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3]。既往背師保之訓[4],弗克于厥初[5],尚賴匡救之德[6],圖惟厥終。”

伊尹拜手稽首曰:“修厥身,允德協于下[7],惟明后[8]。先王子惠困窮[9],民服厥命,罔有不悅。并其有邦厥鄰,乃曰:‘徯我后[10],后來無罰[11]。’王懋乃德[12],視乃厥祖,無時豫怠[13]。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視遠惟明,聽德惟聰。朕承王之休無斁。”

【注釋】

[1]厎:止,到。不類:不善。類,善。《詩·大雅·瞻印》:“威儀不類。”毛傳:“類,善。”

[2]戾:罪。躬:自身。

[3]逭(huàn):逃避。

[4]師保:古時負責教導貴族子弟的官職,有“師”,有“保”,統稱“師保”。此處指伊尹。

[5]弗克:不能。初:謂繼位之初。

[6]尚:還,猶。賴:依。

[7]允德:誠心誠意的實德。協:和諧。

[8]明后:英明的君主。

[9]子惠:蔡沈《書集傳》:“困窮之民,若已子而惠愛之。惠之若子,則心之愛者誠矣。未有誠而不動者也,故民服其命。”

[10]徯:等待。

[11]后:君主,此指成湯。罰:謂夏桀時刑罰之痛。

[12]懋:勉力,努力。

[13]豫怠:安逸怠惰。

【譯文】

【引文】太甲跪拜扣頭之后說:“我小子不懂得君德,致使自己步入歧途。貪欲敗壞了法度,放縱破壞了禮儀,因此給自身招致了罪行。上天降下了大禍還能夠避開,自己造成的禍端則無法逃避。過去背離了師保您的教誨,初始時不能自我反省其中的利害,期望能夠依賴于您來扶植恩德,為我謀求好的結果。”

【引文】伊尹跪拜叩頭,說:“修養自己的德行,又使用誠信來讓群臣和睦,這就是賢明的君主、先王成湯慈愛窮困潦倒的百姓,因此人民服從他的教導,沒有不滿心歡喜的。就連他的友邦與鄰國都如此說:等待我們的君主吧,我們的君主來了,就沒有禍患了。大王要增進你的德行,效法你的先祖,不能有片刻的安逸懈怠。侍奉先人,應當孝順;接見臣子,應當考慮恭敬。觀察遠方,眼睛要明亮,順從有德耳朵要靈敏。如果您做到了這些,我就可以承接王的美德,永沒有止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乐市| 土默特左旗| 宜君县| 安义县| 蛟河市| 永登县| 枣强县| 莲花县| 华容县| 平安县| 循化| 开远市| 佛坪县| 宣恩县| 特克斯县| 随州市| 寻乌县| 睢宁县| 永济市| 阳曲县| 库伦旗| 海淀区| 盘山县| 三门县| 茶陵县| 三门峡市| 道孚县| 西城区| 紫阳县| 博白县| 内江市| 莱阳市| 历史| 民乐县| 南安市| 乌海市| 凤庆县| 冕宁县| 乌拉特后旗| 荔波县| 岱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