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太甲(下)
- 尚書全鑒(典藏誦讀版)
- 余長保解譯
- 1237字
- 2019-09-09 14:24:11
【原文】
伊尹申誥于王曰[1]:“嗚呼!惟天無親,克敬惟親。民罔常懷,懷于有仁。鬼神無常享,享于克誠。天位艱哉[2]!
德惟治,否德亂[3]。與治同道,罔不興;與亂同事,罔不亡。終始慎厥與,惟明明后。
先王惟時懋敬厥德,克配上帝。今王嗣有令緒[4],尚監茲哉[5]。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6],必自邇[7]。無輕民事,惟難;無安厥位,惟危[8]。慎終于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諸道;有言遜于汝志[9],必求諸非道。嗚呼!弗慮胡獲?弗為胡成?一人元良[10],萬邦以貞[11]。君罔以辯言亂舊政[12],臣罔以寵利居成功,邦其永孚于休[13]。”
“嗚呼!七世之廟[14],可以觀德。萬夫之長,可以觀政[15]。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無自廣以狹人[16]。匹夫匹婦,不獲自盡[17],民主罔與成厥功[18]?”
【注釋】
[1]申:重復,一再。
[2]天位:指上天所賜予的君主之位。
[3]否德:不實施德政。否:通“不”。德:指德政,其內涵為上文所說的“敬”“仁”“誠”。
[4]令緒:美好的傳統。令:美。緒:統系,世系。猶言傳統。
[5]監:通“鑒”,借鑒。
[6]陟:遠行,長途跋涉。遐:遠。
[7]邇:近。
[8]惟:思,想到。
[9]遜:順。
[10]元良:大善,大賢。謂德行達到最高程度。
[11]貞:通“正”,謂君主。《爾雅》:“正,長也。”《廣雅》:“正,君也。”
[12]舊政:謂先王成湯的理政之法。
[13]孚:信。休:美好。
[14]七世之廟:蔡沈《書集傳》:“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七。七廟親盡則遷,必有德之主,則不祧毀。故曰:‘七世之廟,可以觀德。’”
[15]“萬夫”二句:蔡沈《書集傳》:“天子居萬民之上,必政教有以深服乎人,而后萬民悅服。故曰:‘萬夫之長,可以觀政。’”萬夫之長,指君主。
[16]自廣:自大。狹:小看,輕視。
[17]自盡:自盡其力。
[18]民主:指君主。
【譯文】
【引文】伊尹反復告誡商王太甲說:“啊!上天不會一成不變地去偏愛某個人,只會去偏愛那些恭敬他的人;百姓不會長久去歸順于某位君主,只會去歸順有德行的君主;鬼神不會一直庇佑某個人,只會去保佑那些心誠的人。上天賞賜的君主之位并不好坐啊!
【引文】施行德政,天下得到了治理,不然,就會天下大亂。采用了跟治理天下一樣的方法,沒有不興盛的;采用與致使天下大亂一樣的方法,沒有不滅亡的。從始至終要嚴謹地處理各種問題,就是十分賢明的君主了。
【引文】“先王成湯就是如此致力于修行自己的德行,因此才能遵循上天的旨意。王斌您如今繼續享有這份美好的基業,希望能夠留意這一點啊!”
【引文】“就像是登高,一定要從下面開始;就像是遠行,就一定要從近處開始。不要瞧不起百姓的辛勞,要考慮到他們的艱辛;不要安然地待在自己的王位上,要考慮到它的危險。從始至終都要倍加小心啊!
【引文】“如果有些話違背了你的心意,必須要能夠從符合道義上來判定;如果有些話恰恰迎合了你的心意,必須要從未必符合道義上來判定。
【引文】“啊!不去顧慮怎么會擁有收獲?不做事怎么能夠擁有成就?君王一個人特別優秀,天下四方才能純正無邪。君王不用花言巧語來破壞先王的舊政,朝臣們不要依靠恩寵利祿來成就自己的功名。只有這樣,國家才能長久地保持興盛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