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健康醫療實用大百科
- 張彩山
- 905字
- 2019-11-01 20:28:02
用運動指標做免費體檢
運動可以說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它不僅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增進肌肉的力量,消耗體內的脂肪,還能增進神經系統的協調性,使反應能力增強,手腳敏捷。此外,運動還可以活動關節,使年老者的關節靈活,避免過早地發生功能性退變。除了上述益處外,運動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能給我們做免費體檢。因為每個人在運動的過程中和運動后出現的一些變化,能較為準確地反映他的健康狀況。下面就簡要介紹幾條“運動指標”作為體檢的標準,以便對照檢查。
是否有較為強烈的運動欲望。通常情況下,健康的人精力充沛,精神狀態良好,對各種運動有較為強烈的欲望,很想“一展身手”。如果身體健康狀況不佳,則會對各種運動感到索然無味,甚至一想到運動就禁不住打呵欠,流眼淚。如果出現此種狀況,毫無疑問,你的健康狀況肯定是不太好的,最好能去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
運動過程中是否有不適感。健康的人在運動的過程中會感到很舒暢,全身充滿力量,吸氣、呼氣很順暢(劇烈運動除外),如果在運動的過程中出現惡心、嘔吐、頭暈、頭痛,乏力、提不起精神,即使做一些很簡單的運動也會感到呼吸困難,這就說明你的健康狀況較差,身體某些部位可能存在致病因子。
運動后的飯量如何。一般來說,運動具有開胃的作用,因而運動后,人的食欲會大增,但如果在運動后出現食欲不振、食量減少,甚至不想吃東西,這就暗示腸胃可能存在一些問題。一旦有此種情況出現,就應該及時去醫院做腸胃檢查。需要注意的是,在運動后出現食欲不振,也可能與運動方式(如長跑后就會出現食欲減退)、運動量(過于劇烈的運動也會導致運動后出現食欲不振)有關,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運動后睡眠質量如何。人在運動后睡眠較好,不僅入睡快,睡得香,而且醒后精力充沛,如果在運動后入睡慢、且在夜間易醒,醒后感覺疲憊不堪,則說明健康狀況欠佳,需要及時進行相關檢查。
上面4條“運動指標”都是從主觀的角度上來進行測定的,因而可能在不同的人身上會有一定的差異。同時,運動還涉及方方面面的問題,如運動時的天氣狀況、運動者本身的身體狀況、運動量的大小,以及運動方式等,這也會對“運動指標”的判斷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不能僅憑這4條“運動指標”輕易做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