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情緒控制方法
- 韓佳媛
- 1800字
- 2020-07-07 16:00:50
情商與情緒管理
我們所說的情緒控制與管理能力被心理學家引申為“情商”這個概念。1990年,一個心理學概念的提出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一場人類智能的革命,并引起了人們曠日持久的討論,這就是美國心理學家彼得·塞拉維和約翰·梅耶提出的情商概念。緊跟其后的1995年10月美國《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丹尼爾·戈爾曼出版了《情感智商》一書,把情感智商這一研究成果介紹給大眾,該書也迅速成為世界范圍內的暢銷書。
過去,人們往往認為智商比情商更重要,從而忽視了對情商的開發和培養。但現實告訴我們,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與人打交道會遇到不同性格、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情商高的人,往往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夠如魚得水、游刃有余。
超市等著結賬的隊伍排得越來越長。瑪格麗特大概排在隊伍的第十位,因此不清楚前面發生了什么事。只見到有人叫來主管,要打開收款機檢查,看來還得等很長時間了。
瑪格麗特等得有些不耐煩了,但是理智告訴她不能發火,因為她認為出現故障也不是收銀員的錯。時間過去了10分鐘,收款機還是沒有修好,這時隊伍遠處發出喊叫聲。隊伍前面有個男子在罵收銀員和主管:“你們是什么專業素質啊!這么大的超市怎么會犯這種低級的錯誤呢?你們不會修好收款機啊?沒看見隊伍有多長嗎?我還有事,太可惡了。”
收銀員和主管只好道歉,說他們已經在盡力修了,建議男子換個收款臺。“為什么要我換啊?是你們的錯,又不是我的錯,浪費我的時間,我要給你們領導寫信。”男子丟下滿是物品的購物車,氣憤地離開了超市。
男子離開后一兩分鐘,又發生了三件事。為了不耽誤這個收款臺的顧客交款,超市在旁邊又專門開了一個收款臺;剛才壞了的收款機也修好了;為了表示道歉,主管給瑪格麗特及這個隊伍中的其他顧客每人5英鎊的優惠券。
瑪格麗特挺高興的,買東西還得到了優惠。但是,那個憤怒的男子卻既沒有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又沒得到優惠券,還跟人生氣發火。
在這個故事中,誰運用了情商?顯然是瑪格麗特,她雖然也有些生氣,但她沒有發火,只是耐心地等待,她站在別人的角度分析了情況,而她前面那個憤怒的男子完全沒有控制自己的情緒,情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有些不足。
情商不是天生注定的,它由下列5種可以學習的能力組成:
1.了解自己情緒的能力
這種能力包括能立刻察覺自己的感覺、情緒、情感、動機、性格、欲望,以及基本的價值取向等,行動上以此為依據。能夠了解情緒產生的原因,能夠適時地認識到自己的負面情緒。了解自己的真實感受的人才不至于淪為感覺的奴隸;掌握自己的感覺,個人才能成為生活的主宰,對人生大事做出妥善的選擇。
2.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
這種能力是能夠認識和協調自己的快樂、憤怒、恐懼、愛、驚訝、厭惡、悲傷、焦慮等情感。能夠安撫自己,擺脫強烈的焦慮、憂郁以及能夠控制產生刺激情緒的根源。懂得進行自我調節,把負面情緒拋到九霄云外。這方面能力較匱乏的人往往會陷入低落的情緒之中。
3.激勵自己的能力
這種能力是能夠整頓情緒,讓自己朝著一定的目標努力,增強注意力與創造力。自我激勵能夠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發。人生難免會碰到一些挫折和困難,面對這種情況,積極的人往往會自我激勵,迎難而上,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提高自己;而消極的人,常常會往壞處想,越想越壞、越做越糟。
4.了解別人情緒的能力
這種能力體現在能夠理解別人的感覺,察覺別人的真正需要,具有同理心,即能善于感覺別人的感受。認知他人的情緒是與他人正常交往,實現順利溝通的基礎。一般,有同理心的人能從微小的信息上感覺他人的需求,了解他人的情緒、性情、動機和欲望等,并做出適度的反應。要學會察言觀色,善于從對方的語言、語調、語氣、表情、手勢和姿勢等來判斷他人真實的情緒和情感。善于識別他人的情緒,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
5.維系融洽人際關系的能力
人際關系屬于一門管理他人情緒的藝術,一個人的人際和諧程度、領導能力通常與這個人能否細微地關注、恰當地對待他人的情緒有關。要能夠理解并容忍別人的情緒。人際交往能力是情商的核心部分,高情商的人都是人際交往能力強的人,而溝通和交往的要點是善解人意。
以上幾種能力中,情緒控制、自我激勵是中心問題,它們和其他幾種能力相互補充、相互貫通、相互制約。
自我激勵的方法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問題并不可怕,難的是我們該如何去面對。那么我們該如何激勵自己呢?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堅持不懈,永不放棄,持之以恒。在前進的路上不斷地鼓勵自己就是不斷地建立和積累自信的過程。